站内搜索
香道故事‖ 红袖添香
https://www.tfoyin.com/show/34926.html红袖添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很隽永的意象,并且无可否认的是非常之美的一种意象。只是今天的人,大约并不了解红袖当年是怎么添香的。我们所熟悉的焚香方式,是点线香。那种装在纸筒里、像挂面似的细细香棒,插一枝在香炉中,点燃香头,就有香烟从香棒上袅袅升起。但是,红袖添香绝非拿一枝线香往..
古代“口香糖”鸡舌香
https://www.tfoyin.com/show/34915.html中华古国是礼仪之邦,许多事都是围绕着一个礼字,亲友相敬是礼,朝堂行止更是礼。香也跟它息息相关。上溯到黄帝时期,中国就有了燔香祭祀的礼,以表对天地人神的谦卑和敬意。个人修养中的干净整洁更离不开香,居家生活也要常常焚香,读书前,弹琴前,心中怀着恭敬,净手,整理衣冠,焚香。 自先秦..
香药四方
https://www.tfoyin.com/show/34885.html李珣是唐末五代『花间派』的重要词人,其家族『以鬻香药为业』。他所著《海药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外来药专著,现存131种药物条目中,香料药物多达五十余种。李珣所录『香药』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一说香药主要产自异域,通过海上运输传入古代中国,所以香药就是『海药』;一说香药顾名思义,指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
十三棍僧救唐王是传说还是确有此事?
https://www.tfoyin.com/show/34863.html十三棍僧救唐王是中国的一个传说故事,由于电影《少林寺》而使这个传说变得广为人知。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最早见于民国初年梁启超为《中华新武术棍术科》一书所作的序,文中说:隋大业末,天下乱。流贼万人,将近少林寺。寺僧将散走。有老头陀短棍冲贼锋,当之者皆辟易,不敢入寺..
真禅法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曹溪禅之二
https://www.tfoyin.com/show/34858.html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曹溪禅之二中国禅宗的祖师,修行的目的在於明心晃性,即明真如心,见自性佛。四祖道信在其《入道安心要方便门》中说:“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又说:“悟佛性者,名菩萨人”(《大正藏》卷八十五,一千二百八十九页上)。惠能未出家前就是一位佛性论者..
印顺法师:切莫误解佛教“人生是苦” 不是悲观之意
https://www.tfoyin.com/show/34842.html在中国,信佛法的与不相信佛法的人,对于佛教,每每有些误会,不明佛教本来的意义,发生错误的见解,因此相信佛法的人,不能正确的信仰,批评佛教的人,也不会批评到佛教本身,我觉得信仰佛教或者怀疑评论佛教的人,对于佛教的误解应该先要除去,才能真正的认识佛教。由于佛教教义..
宣化上人:因为这个,所以在中国有个孟子。
https://www.tfoyin.com/show/34821.html自由发展不是真正的自由 帮助他就是:对的,就让他自由发展;不对的,就应该告诉他不要那样子。◎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日中午开示于万佛圣城这个世界上特别的事情很多,是人想像不到的。虽然想像不到,可是,什么事情一半是天造的,一半是人为的。天造的,人若不为,也不会成功..
太虚大师:发扬中国文化与佛教以救国救世界
https://www.tfoyin.com/show/34798.html发扬中国文化与佛教以救国救世界──二十二年八月在庐山大林寺讲──一为民的中国文化二为众生的佛教三近代欧美文明的立国做人之道四发扬中国文化及佛教以救国救世界这庐山大林寺有了十来年的历史。在最初发起重建大林寺时,即预备每年暑期开演讲会,为来山避暑者作佛学的研究..
第四届中国香文化高峰论坛在石家庄成功举办
https://www.tfoyin.com/show/34796.html10月28日,由全国燃香产品分技术委员会、中国香文化研究会主办,长城网、《中华香道》编辑部、河北省茶文化学会香文化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协办的香约香见第四届中国香文化高峰论坛在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中国香道名家、香道研究学者陈云君为大家讲解中国香..
太虚大师:佛教美术与佛教
https://www.tfoyin.com/show/34786.html佛教美术与佛教──二十三年九月在武昌美术学校讲──今天到贵校来参观,见贵校收集关于佛教历史上的各种佛像、雕刻、以及见到贵校近来的作品,皆具有深义,对于国家社会有大益处。佛教在世界历史上,总在两千五百年以上了。发源的地方是印度,约合我国周朝的时代;到东汉时才传入中国。然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