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研讨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2025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在凤凰岭校区成功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

开幕式现场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演觉法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央文史馆馆员田青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张风雷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发言,从不同视角阐述了赵朴初居士在佛教思想、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湛如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副院长清远法师、理证法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明海法师主持。

演觉法师讲话

演觉法师在讲话中指出,赵朴初居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卓越的爱国宗教领袖、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佛学家、书法家和诗人。他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复兴与发展、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以及佛教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是爱国爱教的典范。

演觉法师表示,赵朴初居士始终坚持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佛教界爱国爱教、护国利民。为佛教加强自身建设构建组织体系,为佛教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积极推动佛教院校的恢复与创办,支持各地创办地方性佛学院,形成了多层次的佛教教育体系,为佛教文化的传承培养了大批兼具佛学素养与现代视野的僧才,为佛教事业的薪火相传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致力于保护佛教文化遗产,推动重点寺院保护,保存建筑艺术瑰宝。他始终践行弘扬佛陀“人间佛教”思想的本怀,强调佛教应立足现实社会,关注众生福祉,积极推动中国佛教界与各国佛教界友好往来,促进中外佛教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增进了各国人民的友谊,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力量。

演觉法师强调,赵朴初居士的贡献不仅在于挽救了濒临断裂的佛教文化传承链条,更在于为佛教文化注入了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命力。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至今仍是中国佛教传承发展的重要指引和宝贵财富。我们要学习赵朴初居士拥党爱国、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和崇高风范,学习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菩萨行愿。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就是要深入挖掘和传承赵朴初居士的思想精髓,深入探讨其对佛教中国化、当代佛教事业发展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

本次研讨会为期一天,围绕赵朴初居士“佛教中国化探索” “与新中国宗教政策、文化事业的互动” “人间佛教思想的实践路径与当代意义” “国际交往实践” “佛教贡献影响”五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果的交流。

第一场“佛教中国化探索”主题研讨

第一场发表的法师、学者从赵朴初居士佛教教育和僧才培养、抗战时期的功业、在现代中国佛教复兴中的实践与方法、宗教文化理论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剖析,盛赞赵朴初居士在佛教中国化方面的有益探索。

第二场“与新中国宗教政策、文化事业的互动”主题研讨

第二场发表的法师、学者从佛教音乐、禅茶、慈善、区域佛教、文丛编撰等方面探讨了赵朴初居士的多元事业,突显了赵朴初居士在宗教、文艺等方面的卓越贡献。

第三场“人间佛教思想的实践路径与当代意义”主题研讨

第三场发表的学者对赵朴初居士在人间佛教思想与现代化建设、中国佛教现代化转型的范式重构、人间佛教的弘扬、中国佛教的创造性阐释等方面的贡献做出了详细阐述,清晰勾勒出赵朴初居士在推动人间佛教思想传播、佛教中国化的实践。

第四场“国际交往实践”主题研讨

第四场发表的学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梳理了赵朴初居士以佛教为纽带,与柬埔寨、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五场“佛教贡献影响”主题研讨

第五场发表的法师、学者或从大历史观,或从具体人物互动,对赵朴初居士的功德业绩和历史地位作了系统分析和评价。

闭幕式现场

在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教授作学术总结,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作总结讲话。明海法师对本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肯定。他表示,各位法师、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探讨了赵朴初居士的思想和实践,这些成果将推进今后学术界、佛教界对赵朴初居士、现当代佛教的研究,启发大家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推进佛教中国化。闭幕式由清远法师主持。

合影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赵朴初居士崇高风范与不朽功绩的深切缅怀,更是凝聚学界教界智慧,共同探索佛教在新时代中国化发展路径、积极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为继承和发扬赵朴初居士的宝贵精神遗产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推动中国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研讨会举办之际,中国佛学院校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圣凯法师专著《赵朴初与现代中国佛教》出版,圣凯法师为每位与会者签名赠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中国佛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与法师应邀出席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