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书生的传家宝_2

穷书生的传家宝_2

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有位书生以教书维生,但是家乡环境贫困,教书所得很微薄,他只好远离家乡到遥远的都市教书。二十年后,好不容易积存了一些钱,他带着这些钱,和一位同乡结伴启程回乡,想用这些钱让妻..
满财长者与须摩提

满财长者与须摩提

满财长者与须摩提具有宏观的正信,可以使全家和乐,推而广之,则能使人普遍得到法益。在《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舍卫国有一位具足财势、名位的好施长者,也就是「给孤独长者」。邻国有一位满财..
普天三无

普天三无

明理者要有宽大的度量,来容纳世间的人事,不可得理不饶人!人人皆有佛性,也有相异的习性。此乃众生之习气染浊所致。处处「理直气壮」,好胜、争赢,则过于刚强,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若能不执着于..
当一滴烛泪落下来

当一滴烛泪落下来

当一滴烛泪落下来证严法师▲只要缘深,不怕缘来得迟;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凡事对机即是好。▲我们若有纯良的种子,一定要把握因缘时机,赶紧种入土中,并且要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才..
渡河

渡河

佛陀在世时,有一次在河的对岸讲法。有许多比丘想渡河去聆听,但是,河边只有一条船。船主告诉比丘们:「我的船已经很旧了,你们这么多人要坐,会很危险!」由于比丘们急着要到对岸听法,根本无视船主的..
琉璃太子

琉璃太子

琉璃太子怨恨是非常可怕的心念,一念瞋心起,八万四千烦恼生。两千多年前(佛陀成道后的十几年间),印度曾经分成几个小国家。当时佛陀回到迦毗罗卫国(即佛陀出生地)弘法,佛陀至高无上的成就..
灵验和不灵验

灵验和不灵验

远古篇灵验和不灵验贪婪渴求人生贫困的「因」,心中无欲即远离求不得的苦果。在日本有一个村庄,东边是高山,西边是一片宽广的平原。某天,突然有一位老公公来到这个村庄,前面背着一尊地藏菩萨..
掌厨事的老和尚

掌厨事的老和尚

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丛林修行后,就一直负责掌厨的工作。当他年老时,当家师父就问他:是否要换人做掌厨的工作?老和尚说:「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和大家结缘,我不..
不安分的牛儿

不安分的牛儿

相斗的牛只有一次,佛陀和弟子在回精舍的路上,遇到一位牧牛人正赶着牛群要回去。这时,忽然有两只牛斗了起来,后来竟演变成群牛相斗。佛陀看了,不禁摇头、叹气。回到精舍后,阿难就问:「佛陀..
求救的鱼

求救的鱼

求救的鱼行善,贵在诚意,量力而为,随缘布施。《庄子》一书中有个故事--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欠缺米粮。所以向朋友监河侯借米粮,监河侯说:「可以啊!不过我家里现在没有那么多米粮,你稍等..
每天投五毛钱作救人基金

每天投五毛钱作救人基金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时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间是为了救世,但要怎么救世呢?我想应该要先救心。若人人的心都净化了,就会互相敬爱、互相尊重,自然而然家庭和睦、邻里和睦、社会祥和。这么多..
不要把有限的光阴浪费在犹豫不决上

不要把有限的光阴浪费在犹豫不决上

老和尚带著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著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小沙弥走著走著,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
生死自在处红尘

生死自在处红尘

有一次我到慈济医院探视病患时,有位护士小姐跟过来说:「师父,您能不能再去看一位患者?她昨晚做了一个梦,醒来之后一直放不下,情绪很不好。」我说:「好呀!」身病了,心不要跟着病那位患者是个肝癌..
一点点的善心净念都可以累积成大福缘

一点点的善心净念都可以累积成大福缘

人与众生的差别就在于人有礼义廉耻;当佛陀住世时,有这么一段故事:有一次佛陀带着僧团游化诸国,经过一个很小的国家,这个小国家的国王很景仰佛陀,听到佛陀要经过他的国度,认为机会难得就赶..
傲慢障道--阿难的悟道因缘

傲慢障道--阿难的悟道因缘

傲慢障道--阿难的悟道因缘佛陀在世时,他带着弟子在一池边坐下来,有一位比丘问道:佛陀,阿难尊者经年跟随在您身边,他的记忆智慧都很高超,为什么大家都证得罗汉果,偏偏阿难心中还有烦恼,这..
净化生命的基因

净化生命的基因

在无常的人生历程中,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我始终坚信两件事:一是相信“因缘果报”;另一是相信“前世、今生、来世”。一般人所信的“因果”,只限于“我前世欠他,今生还他就好”,并没有进一步..
做大地的园丁—环保地球

做大地的园丁—环保地球

诸位大德:阿弥陀佛!今天的幸福人生讲座已是第一百零二场了;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嘉义乡亲见面。昨天慈济大林医院举行动土典礼,聚集了一万五千多人一同庆贺。我非常感恩,云嘉地区的委员及慈诚队..
比丘与毒蛇

比丘与毒蛇

佛陀在世时,有一段时间住在竹兰园精舍,比丘们则散居在山洞或树下,各自用功修行。有一天,一位拘那罗那先比丘,在山岩下一个洞窟里打坐时,忽然听到声音,睁开眼睛,赫然看到一条毒蛇!拘那罗那先本能..
拘那罗王子的眼睛

拘那罗王子的眼睛

佛灭度后,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心地善良,对百姓施以仁政。他有一个儿子,眼睛非常美丽,几可媲美印度的一种美目之鸟──拘那罗鸟。国王便以「拘那罗」为儿子命名。太子长大后,剑眉星..
德高望重的祇夜多尊者

德高望重的祇夜多尊者

古时有位修行人祇夜多,以大威德著称。两位比丘慕名前往求法,途中见一年老憔悴的比丘燃木生火,趋前询问祇夜多尊者的住处,老比丘回答:「他就住在上面第三个洞窟。」来到第三洞窟,这位老比丘..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