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力选择出家道

以智慧力选择出家道

久远之前有一方主国王,他育有一太子名为微尘。国王手下有一婆罗门名为牛圈生,牛圈生有一子名为养火。此养火颇富观察能力,智慧亦超凡脱俗,他即是后来之释迦牟尼佛。牛圈生做农活之前定要先征求养火意见,不得养火授意绝不轻举妄动。养火与微尘王子及另外六王子关系非常友善,几位还是同年出生。平日..
无着菩萨的故事

无着菩萨的故事

无着菩萨到「鸡爪山」洞,专修弥勒法。修了三年,未见成绩,心生厌倦而出山,路上遇到一位老妇,欲将铁杵磨成针,菩萨就问道:「这怎能磨成针?」老妇答:「具足坚志力,有志者竟成,虽难仍坚忍,高山亦能摧。」听了这番启发的话,菩萨深感汗颜又回山修行。再过三年仍无消息,于是倦意复萌而欲出山门,..
舍物舍身而求法

舍物舍身而求法

久远之前,于印度鹿野苑梵施国王执政之地上,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净饭施主,财富广积犹如多闻天子。他经常前往大海取宝,以种种珍宝满众生所愿。他有次将从宝洲中所得之一串珍珠项链送与国王,国王非常欢喜,而施主恰于此时听到国王公主以美妙音声正唱诵善说之偈。他一听闻便立刻生大欢喜心,以致汗毛直竖..
世间所谓不公平之起因

世间所谓不公平之起因

无量劫之前,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普救国王,拥有八万四千王妃,每位妃子都与天女一般美丽、善妙。众王妃待国王就如母亲般疼爱,对他又恭敬又喜欢。普救国王在能尽享各种世间妙欲时,就已凭修持获得从一禅至四禅之间的禅定,且一一修持圆满。 当他从第四禅中出定后,眼见众生因强烈贪执世间五种妙欲,以..
驼背出家得果因缘

驼背出家得果因缘

释迦牟尼成佛后,有次有一驼背要被五百强盗杀掉供祭,危难之时,驼背开始祈祷佛陀,释迦牟尼佛立即以天人装束、形象来至祭祀之地。众强盗见到他后各个心生欢喜,他们皆认为自己已看到天尊,于是纷纷合掌端坐其前。佛陀化现之天尊便谆谆开示:“从今往后再勿以人为供品,应尽快听闻正法。”他随即便视众..
善行巧服JN

善行巧服JN

久远之前有一具大势力且财富丰饶之国王,名为置岩。当时有一商主名为善行,精通一切论典,性情寂静、堪忍,具种种功德,实为世间无偏亲友。善行常对众人开示光明道,他也即是后来之释迦牟尼佛。 那时在鹿野苑有一天女般妖冶老鸨,经常欺诈众商主。善行听说后为摧毁此鸨母青春倨傲心理,便与众多朋友特..
灯指的故事

灯指的故事

某一年,王舍城中某一富豪家诞生了一个相貌非凡的男婴,一出生指头就放出祥光。父母看到这种情况又惊又喜,于是请来法师为儿子取名叫‘灯指’,还办了盛大的喜宴邀请所有亲朋好友来庆祝一番。 当时宴会中有一位婆罗门学者名叫苦修,他看到这个男婴的长相,便笑著说:‘这孩子应该是天人下凡,将来一定..
佛之本缘

佛之本缘

佛之本缘释迦牟尼佛又曾转生为一国王种姓之大菩萨,财富圆满、相好庄严、对一切学问皆精通无碍,人们都对他喜爱、恭敬。菩萨看到在家诸过失后,等父母一去世即将万贯家财对沙门、婆罗门、贫穷者行广大上供下施,然后便毅然出家,到一寂静地苦修禅定,并终以如理如法之行为而名扬天下。 他父亲一亲友得..
出家可报父母恩

出家可报父母恩

唐朝有一位师备禅师,俗姓谢,他的父亲是捕鱼维生的,后来因为落水而淹死了。师备也因为这个因缘接近了佛教,后来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他就发愿出家修行,希望能够报答父母养育的深恩。出家后他崇尚苦行,穿着非常简陋的草鞋、布衣,也吃得很简单,只维系活命。他从来不敢奢求,对自己要求很严,不让自..
第一个礼拜佛陀的人

第一个礼拜佛陀的人

佛弟子里,须菩提是获得无诤三昧最优秀的人,名列前茅。无诤三昧的存在是,常要关怀芸芸众生,不让他们心生烦恼。也会多予同情。许多菩萨也会发下宏大誓愿,想要渡尽天下苍生,让他们都能到达幸福的彼岸。这种同情或怜悯是一视同仁,完全平等。 须菩提平时喜好进行空三昧(浸在空的境界)。佛上忉利天..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