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嗔恨心和嗔恨行为的果报

一次嗔恨心和嗔恨行为的果报

海涛法师编著优波笈多法师在讲法时经常对弟子说:‘比丘要时常思考道义,精进修行,不能懈怠,就能得到须陀洹果。’有一个比丘听了优波笈多法师的话,积极学习各种经论,一心想得到须陀洹果。优波笈多法师看出它的心思,就带他一同去摩陀罗国。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沿途乞食,他们终于到达最下等的旃陀..
狼狗佛性显现----舍身救人

狼狗佛性显现----舍身救人

寂洪九江市《浔阳晚报》2003年12月2日第三版刊登了《狼狗试毒救众人 众人膜拜谢厚恩》的报导,引发了读者的普遍关注与思考。事发2003年11月28日。当晚,九江市林业修理厂十余人聚餐,桌子中央摆了一锅香喷喷的狗肉。大家还没有来得及动筷子,站在地上的狼狗一反常态,对着肉锅狂吠起来。有人以为它饿了..
对佛陀最诚敬的供养

对佛陀最诚敬的供养

佛陀八十岁那年,抱病来到末罗国的拘尸那城。那时,佛陀患了严重的腹泻,到城中的沙罗林就无法再走了,遂选择在林中的双树间入灭。佛陀要求尊者阿难在双树间為他铺床,头朝北,面向西,双足交叠,保持正知正念侧卧。这时,沙罗树虽然不在开花的季节,却开起花来,花朵从树上掉落下来,纷纷落在佛陀身上..
大昭寺释迦牟尼像的故事

大昭寺释迦牟尼像的故事

大昭寺主殿供奉的佛释迦牟尼像,是唐文成公主(约公元642年)从长安带进西藏的。由于这尊佛像是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的等身像,因而在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公元六世纪末的时候,当时称雄雪域高原的第三十三代吐蕃王松赞干布,将吐蕃王都从雅砻河畔的乃东北迁至宽阔的拉萨河谷。翻开历史..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

昔梁时,招提寺僧琰师,初作沙弥。时有相师,语琰曰:‘师子虽大聪明智慧,无那相王短命,如何?’琰闻此语,遂请大德,共详其福,修何功德,更得延年。大德云:‘佛教圣言,依法受持金刚般若,功德最大,必得延年。’琰时奉命,遂即入山受持般若经。六年出来,更见前相师。云:‘法师比来修何功德?长..
贪和爱

贪和爱

在南印度,有位富翁,他虽然名义上在学道,但仍为俗习所缠缚。本来,学道人的生活,应该简单朴素。比方说,吃饭只求能饱,穿衣只求暖身就够了。而这位学道的人,饮食起居却尽量讲求享受,譬如说,用汤水洗浴啦,用酥油摩身啦等等,与不学道的人了无区别。因为他自身为这些贪爱所束缚,所以修行多年,别..
远离散乱 方成禅定

远离散乱 方成禅定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一婆罗门种姓之人,勤学吠陀等一切学问,不久即以智者赞誉而声名远播。他不但财富圆满,而且素喜布施,更深知在家乃一切过患之来源,故而他即如抛却杂草一般出家苦行。当其离家之时,钦佩他功德者皆愿跟随学法。此婆罗门不喜散乱之地,他专程前往南海歌屋地方,择一寂静地..
高僧选方丈

高僧选方丈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 「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
释迦牟尼佛布施生命救众生

释迦牟尼佛布施生命救众生

释迦牟尼佛过去行菩萨道的时候,名叫大萨他婆。 一回,大萨他婆同着一伙商人,坐船渡海,中途,忽然一阵暴风巨浪袭来,船被击坏了,海水直涌坐舱,眼看就要沉没了。众商人面面相望,急得无路呼救了。 正是危急的当儿,大萨他婆心想:“听说,大海不沉死尸的!唔,就这样办吧!”于是,就向众商人唤道:..
释尊讲布施的功德

释尊讲布施的功德

释尊在祗园精舍向僧众讲述布施的功德:“如果附近发生火灾,聪明人会想到风向、水源等事,预测危险的程度,马上搬出家财器具到安全地区。纵使房屋被烧得精光,也还有财产留下来。接着,能毫无困难地恢复家庭生计。“布施的状况也是如此。凡是明白人生无常的人,在无常之风吹来以前,就已经自动地布施行..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