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香事文物特展上海举办

历代文人香事文物特展上海举办

在嘉定区韩天衡美术馆举办的“澄怀观道——历代文人香事文物特展”,无论规模还是展品串起的历史线索及珍稀程度,不仅在上海首屈一指,在全国也难有比肩者,故而一开幕即吸引众多观众,不少香文化爱好者还特地从外省赶来一睹历史芳华。此次展览共征集到600多件展品,历史跨度绵长,脉络清晰,从春秋战..
茶道•香道的邂逅

茶道•香道的邂逅

自古以来,香道与茶道就是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兼容,但不统一。在一炉好香与一壶好茶营造的芳香世界中,当代人可充分感受到鼻孔的顺畅、咽喉的甘甜、身体的舒适、心灵的清净,体验一把香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茶午后,在绿荫下,泡一壶清茶,或小憩或沉思。袅袅茶香,伴着舒缓的古筝,显得静雅而清新。紧实..
香道的简单介绍

香道的简单介绍

这个 季节香 与 美 好 的 一 场 邂 逅线条分割线 对于香气的喜好与需求是人类的共性,不只是中国人特有的,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也是喜香的。人之喜香,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其区别仅是用香的形式和对香的不同感受而已。这种形式和感受的不同,表现出的是文化的差异。西方人的用香习惯和形式,是与西方..
香道文化

香道文化

香,物虽微而位贵,它是中华文化无形的脉搏。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华夏文明的灿烂光辉。【中国香道】温庭筠.咏香诗词 博山
隋唐的香具

隋唐的香具

自东汉明帝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焚香礼忏在奉神明或祀天地祖的仪式中,几乎经常可见。甚至,有在行道上以香铺地,使香的需求量更大。在《文昌杂录》卷三中记载:“唐宫中每有行幸,即以龙脑、郁金布地。”唐代的香具,也开始有新兴的式样。如:多足香薰、薰球、及长柄手炉,质地多为金属器或鎏金银器。唐..
宋元明清的香器

宋元明清的香器

宋人焚香,常同时使用香炉及香盒。这点从宋代绘画取香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来。添香者以食指、大拇指拈出香丸,放入堆满白灰的炉具内。宋代也流行将香料压成“香篆”,将粉末状的香料模子压出固定的形状,然后点燃。宋代曾大量进口香料,北宋时香药是市舶司收入中最大宗的物品之一。真腊、渤泥、蒲端、安..
让文化照进生活 汉合

让文化照进生活 汉合

香道与茶道、花道并称为三雅道。所谓香道,是一种以乐香为道艺的高雅艺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颖悟,通过训练让内心澄明,至清无垢,不断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它可令人们追今抚古,思慕先贤,沉浸于美妙无比的寂静之中。香道讲究静观不语,人们随着袅袅..
香道 清和寂敬、明德惟馨

香道 清和寂敬、明德惟馨

独坐闲无事,烧香赋小诗。对于古人而言,焚香是君子四艺之一,闲来无事,焚香赋诗,不失为人生一大美事。中国的香文化由来已久,它肇始于远古,萌发于先秦,鼎盛于宋元,广行于明清。之所以流传甚广,是因为它不光在嗅觉上养生怡性,更在视觉上愉悦身心。闷香,相传在春秋时已经存在,闷香的关键在于理..
西园雅集• 尚音香道

西园雅集• 尚音香道

香道文化香道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先民就有燔木升烟,告祭天地的祭祀仪式,是为香道的滥觞。香被用来当作祭祀用品,足见香在当时的地位之高。先秦时期先秦时期,香料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平民阶层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寓意驱邪纳祥、祈福禳灾。汉..
秋风起,省内山间古道走一遭

秋风起,省内山间古道走一遭

都说最美的风景总是在路上,总有一片土地触动你行走的欲望。让我们踏上林间小道,伴随着风中漂浮的马铃声,开启一段秋天的古道探秘之旅。台州仙居公盂古道华东最后的香格里拉位于仙居的公盂古道这两年受到热爱户外的游客追捧,甚至被冠以华东最后的香格里拉的名号。公盂村四面奇峰环绕,峰顶海拔在1000..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