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67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67

正文:见他色美,起心私之(3)译文:看见漂亮的男人或者女人,就动了淫欲的心念,想要与他或她私通。六、劝教师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就应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绝不能做风流教..
太上感应篇新证第七章恶报3

太上感应篇新证第七章恶报3

正文: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226)救饥,鸩酒(227)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译文:凡是贪取不义之财的人,就如同吃到了被房屋漏下的雨水浸泡了的肉,喝了被鸩鸟毛浸过的酒一样,不但不能..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62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62

正文:损人器物(140),以穷人用译文:有的人故意把别人所使用的工具器物损坏,让人使用时不得其便,以致误事。故意损坏别人的器物,用心实在太险恶了,在心计上,就已经进入恶的范围了,更何..
太上感应篇:无故杀龟打蛇

太上感应篇:无故杀龟打蛇

【原文】唯龟与蛇,物之最灵。藏身洞窟,与世无争。打之杀之,是诚何心?报仇槐宅,雪怨江滨。出尔反尔,如影随形。【分析】应世真人说:「一切的物命,都不可以杀,而龟蛇阴精;与北方的真武星宿..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61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61

正文:紊(139)乱规模,以败人功译文;有的人暗中破坏别人的计划和规模,使他人的事业不能成功。分析如果是恶事,是危害国家、社会安定和他人安危的事,使之紊乱,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如果是..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八章 指微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八章 指微

正文: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起心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译文:人只要在心头生起善念,这件善事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感动了天地,所以吉神就会跟随着护卫他,希望他..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二章  示警 ( 2)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二章 示警 ( 2)

原文:人皆恶之,刑祸随之译文:人们都厌恶他,不愿意与他交往,刑罚和祸殃也会与他寸不离。分析什么叫业力?凡是身所作的事,口所说的话,心所想的念头都叫做“业。”由业所产生的作用就叫做“..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64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64

正文: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译文:有的人看见别人富有钱财家产,就希望他倾家荡产。分析人们不只是做坏事才会产生恶的果报,其实一动恶念也会产生恶果,有人今生富有,广有财产,这是过去世种下的..
太上感应篇修学心得

太上感应篇修学心得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
太上感应篇图说20: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太上感应篇图说20: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经文: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原文】不守庚申更不疑,此心常与道相依。三尸纵具如簧舌,敢向天庭播是非。从寇皆因为奉亲,一朝转念即忠臣。身经万刃甘心死..
太上感应篇:积德累功

太上感应篇:积德累功

【原文】堪羡徐翁仙去时,一生功德不求知。非关上帝心偏向,父母从来爱好儿。【注解】存在心里称「德」,见于行事称「功」,由少到多称「积」,自低至高称「累」德不积不高,功不累不大。如果人能..
太上感应篇图说191: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太上感应篇图说191: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经文: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原文】逞腥晦腊演千金,朔旦无端起怒心。秽物欲餐餐不得,白云罩处老僧临。注:自此至“杀龟打蛇”,皆不敬天地神祇之罪。晦,一月之尽;腊,一岁之尽;朔,一月之首..
印光大师:提倡因果报应,莫善于教人受持《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

印光大师:提倡因果报应,莫善于教人受持《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

又现今世道人心坏至已极,天灾人祸,不时降作。祸患之来,莫能预料,避无可避,防不胜防。若能依《文钞》、《嘉言录》所说,至诚念佛及观世音,必能于冥冥之中,得蒙加被,或转有为无,或转重为..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释海山·释大恩·释昌臻主编 《太上感应篇》本为道教经典,其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因果法则,主张人们应当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因地上狠下功夫..
明如居士:以虔诚的皈依心学习因果之道_太上感应篇

明如居士:以虔诚的皈依心学习因果之道_太上感应篇

我们知道,世间的道路是连接起点与终点的一条轨迹,沿着这条轨迹,人们就可以从这条道的起点到达其终点。能够将人们引到目的地的道路称为“是道”,相反,不能将人们引到目的地的道路称为“非道..
太上感应篇图说13:多逢忧患

太上感应篇图说13:多逢忧患

经文:多逢忧患。【原文】蹇迍非关命里该,都缘累积恶中来。假饶俯仰全无愧,忧患何由得系怀。注:“忧”从中出,“患”自外来,“多逢”言不善之人,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也。盖忧患与贫耗两相倚伏..
太上感应篇图说24: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太上感应篇图说24: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经文: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原文】是道勇往践履,非道切勿胡行。阴曹榜已注分明,报应昭昭有准。邓氏子孙昌炽,冯家后代无存。休言造物有偏心,善恶凭君自审。注:前历举爲恶之报,欲人知所警..
太上感应篇图说63:虚诬诈伪

太上感应篇图说63:虚诬诈伪

经文:虚诬诈伪。非笑由人面不赪(chēng),一生言行少忠诚。当时难对亲朋面,死后犹留说谎名。原文:【注解】漫无根据曰“虚”,妄有污蔑曰“诬”,诡诈蒙人曰“诈”,矫情欺世曰“伪”。此辈逞..
《太上感应篇》精选故事集

《太上感应篇》精选故事集

【注】:以下故事,精选自:释昌臻法师、释海山法师、释大恩法师,主编的《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一书。◎宇文英迪当初在黔江处理一桩官司。有一个叫扶爱之的人,因他曾经揭发某漕台 (掌管水运事..
印光大师谈《太上感应篇》

印光大师谈《太上感应篇》

印光法师谈感应篇――代重刊序弘法敬辑一、感应篇之概述 1、感应篇的来源问,《感应篇》,谁人著作。对于他教典籍,以何法辨别之。答,《感应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谓为老子所作。亦有谓本抱..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