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积德累功

太上感应篇:积德累功

【原文】堪羡徐翁仙去时,一生功德不求知。非关上帝心偏向,父母从来爱好儿。【注解】存在心里称「德」,见于行事称「功」,由少到多称「积」,自低至高称「累」德不积不高,功不累不大。如果人能今日积一德,明日又修一德,今日成一功,明日又成一功,时时奋进,不要怕困难,不要中途而废,就会道德之心充..
太上感应篇图说191: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太上感应篇图说191: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经文: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原文】逞腥晦腊演千金,朔旦无端起怒心。秽物欲餐餐不得,白云罩处老僧临。注:自此至“杀龟打蛇”,皆不敬天地神祇之罪。晦,一月之尽;腊,一岁之尽;朔,一月之首;旦,一日之首。人当于此励志进修,乃至任情傲慢,酣歌恒舞,号呜怒叱,非朝乾夕惕之意矣。案:薛永年家饶..
印光大师:提倡因果报应,莫善于教人受持《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

印光大师:提倡因果报应,莫善于教人受持《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

又现今世道人心坏至已极,天灾人祸,不时降作。祸患之来,莫能预料,避无可避,防不胜防。若能依《文钞》、《嘉言录》所说,至诚念佛及观世音,必能于冥冥之中,得蒙加被,或转有为无,或转重为轻,决不至与不念佛人同一受殃也。现今之世,非数十年前之世。欲世道人心转回,欲家庭儿女贤善,若不认真提..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释海山·释大恩·释昌臻主编 《太上感应篇》本为道教经典,其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因果法则,主张人们应当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因地上狠下功夫,以求善果,从而把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这些主张,都与佛教的教义有相通之处。因此,不仅对于信奉道教的人..
明如居士:以虔诚的皈依心学习因果之道_太上感应篇

明如居士:以虔诚的皈依心学习因果之道_太上感应篇

我们知道,世间的道路是连接起点与终点的一条轨迹,沿着这条轨迹,人们就可以从这条道的起点到达其终点。能够将人们引到目的地的道路称为“是道”,相反,不能将人们引到目的地的道路称为“非道”。如果我们要到某个地方去,必须走在通向目的地的“是道”之上,而不能走在“非道”之上,否则永远无法到..
太上感应篇图说13:多逢忧患

太上感应篇图说13:多逢忧患

经文:多逢忧患。【原文】蹇迍非关命里该,都缘累积恶中来。假饶俯仰全无愧,忧患何由得系怀。注:“忧”从中出,“患”自外来,“多逢”言不善之人,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也。盖忧患与贫耗两相倚伏,贫耗而无忧患,则薄粥鹑衣尚可度命,惟贫耗而更加忧患,则身心俱病,虽处人世,不啻地狱矣!案:赵丰言烧..
太上感应篇图说24: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太上感应篇图说24: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经文: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原文】是道勇往践履,非道切勿胡行。阴曹榜已注分明,报应昭昭有准。邓氏子孙昌炽,冯家后代无存。休言造物有偏心,善恶凭君自审。注:前历举爲恶之报,欲人知所警戒。此则历举为善之端,欲人知所奋励。“道”,犹路也;“进”,犹行也;“退”,犹避也。顺天理,合人心,坦..
太上感应篇图说63:虚诬诈伪

太上感应篇图说63:虚诬诈伪

经文:虚诬诈伪。非笑由人面不赪(chēng),一生言行少忠诚。当时难对亲朋面,死后犹留说谎名。原文:【注解】漫无根据曰“虚”,妄有污蔑曰“诬”,诡诈蒙人曰“诈”,矫情欺世曰“伪”。此辈逞其智巧,纵能欺人一时,久必败露,身名俱丧,亦何益之有哉!【证案】邱倚相沈湎于酒,日在醉乡,生平无一实..
《太上感应篇》精选故事集

《太上感应篇》精选故事集

【注】:以下故事,精选自:释昌臻法师、释海山法师、释大恩法师,主编的《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一书。◎宇文英迪当初在黔江处理一桩官司。有一个叫扶爱之的人,因他曾经揭发某漕台 (掌管水运事务) 有舞弊行为,这时扶爱之正好因事获罪被押在狱中,有些官吏恨他,想罗织罪名加重害他。宇文英迪竭力为他..
印光大师谈《太上感应篇》

印光大师谈《太上感应篇》

印光法师谈感应篇――代重刊序弘法敬辑一、感应篇之概述 1、感应篇的来源问,《感应篇》,谁人著作。对于他教典籍,以何法辨别之。答,《感应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谓为老子所作。亦有谓本抱朴子而广之。然不必究其为何人所作,只取其书所说之益。所谓不以人废言也。圣人立法,固不必定取圣人所说为..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