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解救苦难地藏菩萨

2.解救苦难地藏菩萨

解救苦难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地」是大地,「藏」是宝藏。大地能承载万物,含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是现代人所共知的事实,用来形容我们的心地也含藏无量的宝藏,要以孝道来挖掘。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为我们介绍地藏菩萨在忉利天宫接受释迦牟尼佛的嘱咐,在世尊圆寂之后、弥勒菩萨成道之前,在这..
3.般若智慧文殊菩萨

3.般若智慧文殊菩萨

般若智慧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是梵语音译,意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文殊菩萨是般若智慧的代表,经常出现在般若系的经典之中,与普贤菩萨同为华藏世界的上首。经典中常说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诸佛之母,这是说般若智慧是诸佛的老师与母亲,众生非般若不能成就佛道,佛陀非智慧不能出现世..
2.泡沫般的美丽

2.泡沫般的美丽

2.泡沫般的美丽从前,在摩竭国有个观园,里面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这一天,有一男一女在园内烧香拜佛。那个男子是城中一个大臣的儿子,名叫畏间;那女子是个漂亮的女人,名叫上金光首。这两个人被彼此吸引,在拜佛时一直忍不住偷偷看着对方。突然上间,金光首仰翻在地上,四肢僵硬。畏间非常惊讶,过去..
3.贪睡的比丘

3.贪睡的比丘

3.贪睡的比丘佛陀常教导弟子们在学习佛法时要认真,要用心,绝不能懈怠、懒惰。大多数弟子都遵从佛陀的吩咐,勤奋修行,很多弟子因此得了道,修成罗汉,消除许多烦恼和痛苦。但是有一个比丘,就是不肯用功,每当别人在打坐修行时,他却呼呼大睡。僧团里的师兄弟们劝了他好几次,他还是照样我行我素。这..
4.无心之过

4.无心之过

4.无心之过从前在舍卫国里住着一个老人,他和一个儿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后来老人受到佛陀教义的启发,就和儿子一起出家,老人当了比丘,他的儿子当小沙弥,两人成为师徒。这天,老比丘带着小沙弥一起出去化缘,师徒俩不知不觉越走越远,等他们想到要回去时,天已经快黑了。师父年纪大,走得..
5.习气难断的罗汉

5.习气难断的罗汉

5.习气难断的罗汉习气在人的身上,就像装过酒的酒瓶,虽然将酒倒光了,但瓶中仍有酒味一样的难以断除。像毕陵伽婆蹉阿罗汉就是一个例子。毕陵伽婆蹉阿罗汉曾经五百次投生在高贵的婆罗门家,所以造成他骄傲轻慢的个性。「你算什么东西?我可是五百世的贵人福种,你这个暴发户区区几十年又算什么!」对于..
6.看见佛陀

6.看见佛陀

6.看见佛陀毗舍离国有五百个盲人,他们因为看不见,做不了任何工作,只能各自乞讨度日,受尽人们的歧视。这时,悉达多太子成佛了,佛陀出现于世的消息传到这五百位盲人的耳里,他们心里再也不能平静了。因为凡是见到佛陀的人,所有病痛折磨都能一扫而光,所有的痛苦都能化解,一切忧愁、烦恼都能解脱。..
7.为法衣发无上道心

7.为法衣发无上道心

7.为法衣发无上道心舍卫城里有一个长得非常美的女子,她有窈窕的身材,漂亮的脸蛋,眉毛弯弯的,嘴巴小小的,尤其一双大眼睛更是楚楚动人,城里的男子都为她着迷。这漂亮女子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价和魅力,每天都跟不同的男子出去游玩。这天,有个大官的儿子陪着漂亮女子出去游玩。他们坐在一辆马车上,刚..
8.为度人而破戒的焰光菩萨

8.为度人而破戒的焰光菩萨

8.为度人而破戒的焰光菩萨很久以前,有个一心求菩萨道的人,名字叫焰光。他清心寡欲,摆脱了世俗种种名利烦恼,独自在深山中修行已经四百二十多万年了。如今他修行已满,于是安然地走出森林,来到人世间。他走啊走,下午时到了沙竭国境。他看到街上充满着人,人们在街上忙着各自的事情,但是这么大的沙..
9.想成佛的喜见菩萨

9.想成佛的喜见菩萨

9.想成佛的喜见菩萨从前有个喜见菩萨,他一心想成佛,为成佛而努力地修行着。他修行了两万年,经历无数的劫苦,终于得到神通。有一天,喜见菩萨看见恒河沙世界的河流干枯,大地干裂,毫无生机,便运用神通下了场大雨。雨后河水涨满了,山峦也绿了,喜见菩萨还从天空中降下曼陀罗花与旃檀香。人们看到这..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