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度关—王行者

天桥度关—王行者

天桥度关王行者明朝嘉靖十五年的时候,京城里有一名巧手灵心专塑佛像的塑匠王行者。他的雕塑,技艺非凡,这都是由于他平日信佛诚笃,修持有素所致。有一天,他塑好一尊佛像,准备送到五台山某名剎。可是这尊巨大的佛像实在是又重又大,到了龙泉关,关口的门太小,佛像根本通不过去。这实在是当初料想不..
往来自在—三沙弥

往来自在—三沙弥

往来自在三沙弥元魏大孚年间,五台山有座灵鹫寺,寺内住着三个小沙弥,听说山中常有圣灵显迹,于是相约带了口粮,动身前往深林沟壑,一路访求着,幽谷险道,无不遍至。走过了许多密林,口粮也吃光了,还是矢志不归,宁可采叶充饥,也一定要见到圣迹。游方寻访足足经历了三个月,偶然间在大树底下歇息,..
遇圣解怨—环先二人

遇圣解怨—环先二人

遇圣解怨环先二人隋朝代州赵良相,家庭富裕资财巨万,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盈,次子叫孟。盈的身体比较强健,孟的身体比较孱弱。他们的父亲去世前,就把家财分成了两份。等到父亲死了,没想到盈就把财产全部霸占强取了,仅仅留下一间房屋给孟居住,孟祇好自力更生,并替人工作赚取生活费。没有多久,赵..
称名脱难—曹一贵

称名脱难—曹一贵

称名脱难曹一贵明朝宣德年间,定州有一位叫曹一贵的居士,平时他最尊崇文殊大士,也因此时时称念文殊菩萨的圣号。「畅游天下名山,参访奇人异士,从大善知识处闻法获益,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主意既定,便约了同伴共六个人一齐去游五台山。山势雄伟,愈至高处,仿佛踏入..
凡情失圣-明勖

凡情失圣-明勖

凡情失圣-明勖高齐年代,在定州有一位法师叫释明勖,少年时潇洒倜傥,并怀有很大的志气,他常常读诵华严经,知道清凉山乃是文殊菩萨所驻锡的地方。于是他背起简单的行囊一路游方参访,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深山幽谷之中,一路走一路探询,都没有人知道大圣究竟驻锡何处。无意中他遇到一位面貌奇特的出家人..
普贤化身-拾得大士

普贤化身-拾得大士

普贤化身-拾得大士拾得大士和丰干禅师、寒山大士同为唐朝人。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据说有一次丰干禅师游松林,漫步在天台县赤城山道路旁,偶然听到小孩的啼哭声,寻声找去,原来是一个相貌清奇的小男孩。禅师看了看四周,无有什么人,只好问在附近牧牛的人知不知道这孩子是哪家..
书经感通—释福登

书经感通—释福登

书经感通释福登明朝万历初年代,有一位出家人释福登,居住于龙门妙德庵。他每日用功勤修耐力是相当惊人的,原来他竟然刺舌尖让血流出来,然后将血分成二分,一分研朱砂书写华严经用,另外一分持咒施食给鬼神。他这么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没有一天间断过。有一天黄昏时分,他在窗下阅经,担心..
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万缘立度阐教禅师清朝有位通理法师,字达天,是直隶(今之河北)冀州新河赵氏之子。生于康熙辛巳年间,甫一出生就具有圆满而庄严的身相有着七处平满的异征、双手下垂时长度超过了膝盖关节、口中并有四十颗牙齿的具足之相。他出家受了具足戒以后,曾经历过许多次的讲经宏法,对一切经论,好象是宿世以来..
光流五窍—僧福运

光流五窍—僧福运

光流五窍僧福运唐朝释福运,乃是代州总因寺里面的一位和尚,不幸他身体染有重病,长时间都没办法医好。于是他到清凉山(五台山亦名清凉山)去修行。有一天,他在金刚窟前向佛礼忏,由于疲惫不堪就睡着了,迷茫中感到有人用水浇灌他的头部,醒来以后就获知自己的宿命,见到往昔自己原来是一名大法师,只..
心空及第—令休大师

心空及第—令休大师

心空及第令休大师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圣迹,遍历了各大名山。他素来听说清凉山上,文殊菩萨的事迹灵感异常,心里面十分的向往。由于这个念头存在心中很久了,有一天终于机缘成熟,就动身前往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令休志向坚定、心意又切,就在古木幽径之间来回地寻访着。..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