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四章 识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第十卷 第四章 识阴境界十种魔境(上)

第十卷 第四章 识阴境界十种魔境(上)《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堕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
第八卷 第十章 欲界六天

第八卷 第十章 欲界六天

第八卷 第十章 欲界六天《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
第十卷 第二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中)

第十卷 第二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中)

第十卷 第二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中)《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
第十卷 第五章 识阴境界十种魔境(下)

第十卷 第五章 识阴境界十种魔境(下)

第十卷 第五章 识阴境界十种魔境(下)《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无相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断灭种。又善男..
第十卷 第六章 再说五阴虚妄

第十卷 第六章 再说五阴虚妄

第十卷 第六章 再说五阴虚妄《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即从坐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明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佛告..
第六卷 第七章 成佛第二三明诲——断杀盗

第六卷 第七章 成佛第二三明诲——断杀盗

第六卷 第七章 成佛第二三明诲——断杀盗《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即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尚为地行罗剎。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第二卷 第四章  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

第二卷 第四章 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

第二卷 第四章 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
第六卷 第十五章 十八界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二

第六卷 第十五章 十八界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 第六卷 第十五章 十八界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二六意界法界意识界非因缘生非自然有原文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
第七卷 第十七章 释疑一 为何禅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有为相之二

第七卷 第十七章 释疑一 为何禅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有为相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 第七卷 第十七章 释疑一 为何禅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有为相之二一颠倒妄想的世界相续原文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
第十三卷 第三十六章 正法末世建坛修行仪轨

第十三卷 第三十六章 正法末世建坛修行仪轨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三卷 第三十六章 正法末世建坛修行仪轨内容提要:详细介绍涂抹场地、布置法器、张挂画像、净身进坛、持咒修行等具体修行仪式轨则。原文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提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