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智法师:《优婆塞戒经》中关于在家人做生意如何说的?(347-350)

纯智法师:《优婆塞戒经》中关于在家人做生意如何说的?(347-350)

纯智法师:《优婆塞戒经》中关于在家人做生意如何说的?(347-350)347、什么情况下不请法不犯戒? 答:1,自己正在病中,根本不能起身; 2,自己本身力量不够,无法请法师说法; 3,知道某个说法..
索达吉堪布:观修不净观是否能彻底地断除贪欲之心?

索达吉堪布:观修不净观是否能彻底地断除贪欲之心?

索达吉堪布:观修不净观是否能彻底地断除贪欲之心?问:观修不净观是否能彻底地断除贪欲之心? 索达吉堪布答:我们知道了身体的不净后,能否彻底断除贪心呢?从究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入..
纯智法师:YIN欲的过患有哪些?(281-285)

纯智法师:YIN欲的过患有哪些?(281-285)

纯智法师:YIN欲的过患有哪些?(281-285)纯智法师:淫欲的过患有哪些?(281-285)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281、淫欲的过患有哪些? 答:淫欲的过患很多,简单说三点: 一,似乐实苦——世间男女..
索达吉堪布:通过网络等渠道发现了上师的一些不如法行为,该

索达吉堪布:通过网络等渠道发现了上师的一些不如法行为,该

索达吉堪布:通过网络等渠道发现了上师的一些不如法行为,该 索达吉堪布:通过网络等渠道发现了上师的一些不如法行为,该怎么做?问:有的居士在皈依上师后,通过网络等渠道发现了上师的一些不..
索达吉堪布:随顺众生是否意味着佛教修行人尽量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生活?

索达吉堪布:随顺众生是否意味着佛教修行人尽量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生活?

索达吉堪布:随顺众生是否意味着佛教修行人尽量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生活?问:修行人应“随顺众生”,这是否意味着,佛法修行人应尽量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生活? 索达吉堪布:世间习俗大多是随..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358、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 答:是不是成为一个大乘行者,关键全在你是否已发了大菩提心。如你没有发菩提心..
索达吉堪布:该如何破解自私的执著心?

索达吉堪布:该如何破解自私的执著心?

索达吉堪布:该如何破解自私的执著心?问:一旦跟自私的执著心发生冲突时,很多善法对自己来说都成为一种困难。该如何破解? 索达吉堪布:作为大乘佛教徒,毕竟都属于众生,所以除了利益众生之外..
纯智法师:什么是化相三宝(51—60)

纯智法师:什么是化相三宝(51—60)

纯智法师:什么是化相三宝(51—60)《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51、什么是化相三宝? 答:(一)释迦佛成道而之入灭的阶段中,释迦佛便是佛宝;(二)佛陀当时向弟子们所说的种种教示,如四圣谛、八正道..
纯智法师:什么是开佛眼(191—200)

纯智法师:什么是开佛眼(191—200)

纯智法师:什么是开佛眼(191—200)191、请简单讲一下菩萨的阶位? 答:从初住到十回向,一共三十个阶位,就是菩萨的贤者位,通常简称为三贤位。十回向的最后一念,首先破一分无明,便入初地。..
索达吉堪布:选择佛教的理由

索达吉堪布:选择佛教的理由

索达吉堪布:选择佛教的理由问:我对宗教很有兴趣,如果要选择佛教,最能说服人的理由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上师答:佛教的智悲,其实远远超过其他宗教。尽管其他很多宗教对人类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