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律论

经律论

廿九经律论经梵语修多罗,华译为契经,因上契十方诸佛所说之理,下契听经一切众生的根基,故称契经。又是线义,即贯串佛所说的法和道理,以免失散,经为三藏之一,即佛所说的经。经行在一定的地方兜圈子,其目的在於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或睡眠。经论经藏与论藏,经是佛所说的,论是诸佛菩萨所著的。经藏..
慧印三昧

慧印三昧

三二慧印三昧慧。正确了解诸法真相及契合真理的正确认识。慧力。智慧有消除烦恼的力量。慧日。佛的智慧圆净无所不照,如红日之光。慧眼。智慧的眼睛,在人的眉间中上一点位置。慧门。通入智慧的法门。慧命。把智慧当生命,修行人全靠智慧,所以修行人便把智慧当成生命。慧剑。智慧锋利如刀,能斩断一切..
戒定律藏

戒定律藏

三十戒定律藏戒。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以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戒力。戒律的力量,持戒的力量。戒行。恪守戒律的操行。戒名。在受戒时师父赐给的法名。戒法。佛所制的戒律法规,叫戒法。戒香。戒行庄严,以德为香。..
僧伽蓝摩

僧伽蓝摩

十四僧伽蓝摩僧。即出家人、比丘、比丘尼、和尚、尼姑、僧宝僧是奉行真理的人,是三宝之一,是世出世间所最尊重和最难得的。僧戒。出家人所受的戒,如沙弥之十戒,比丘的具足戒。僧伽。和合众的意思。比丘三人以上,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以这六和的和谐合聚的..
佛的知见

佛的知见

十二佛的知见佛。佛陀的简称,称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大圣人。有称世尊、慈尊、释迦佛、如来佛等。佛陀。佛的简称,觉者的意思。佛身。佛的身体,有法身、报身、应身、化身之别。佛祖。佛与祖师,佛教之主,即释迦矣尼佛。佛号。佛名。佛教。佛对世人训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释迦矣尼佛为教主..
四无 量心

四无 量心

四四无量心四心。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四无量心。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佛恩。四修。净土宗所立的尊重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尊重修:又名恭敬修,至心恭敬礼念彼佛和圣像,无有懈退,名尊重修,又名恭敬修。无余修:福德和智能二种资粮,具修而无缺少,故名无余修。无间修:勇猛精进..
八圣道分

八圣道分

八八圣道分八宗。即佛教八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轮宗、法相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八定。色界的四禅定与无色界的四空是,合称为八定。四禅定是初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四空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过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八念。有两种解说:一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
二空真如

二空真如

二二空真如二如:即随缘真如与不变真如。随缘真如是一种不守自性的真如,它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不变真如则是清净本然,虽随缘千差万别的诸法。但它的自性从无迁变。随缘真如如波,不变真如如水,不变之水起波相,但随缘之波并不失水性,以随缘之故,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二光。两种解..
七菩提分

七菩提分

七七菩提分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珍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七..
六度万行

六度万行

六六度万行六入。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六凡。天、人、修罗、畜牲、饿鬼、地狱。因这六者都是凡夫位,故叫六凡。六行。指佛的六行:十信行、十住行、十行行、十回向行、十地行、等觉行。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