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故事

佛祖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佛教教主,无论是否信仰佛教,大概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但是,非佛教人士,却很少人了解祂的生平,一个王子得道变佛陀的故事。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
佛陀对波斯匿王开示-不可轻视幼小

佛陀对波斯匿王开示-不可轻视幼小

在《杂阿含经》中,有一段记载: 有一天,波斯匿王来到佛陀座前,疑惑的问道:「我听说佛陀您自称已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是真的吗?」佛陀面带笑容的对他说:「大王!我确实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波斯匿王还是不相信的再问道:「现今有许多年高的沙门、婆罗门等等,他们都出家修行很久了,可是他..
观音菩萨转世 - 慈航大士转世

观音菩萨转世 - 慈航大士转世

观世音菩萨,乃妙庄王的三公主,名字叫妙善!在2500年前,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有许多关于观音菩萨的传奇故事,自今都家喻户晓。 观音菩萨原本是天界的一位仙子,名叫慈航大士。有一天,慈航大士在天界莲花池边同众佛谈经并观看人间。他们看到人间有许多苦难众生,同时也见到有许多愚钝之人贪图酒色、欺..
这个穷苦的老阿妈就是伟大的燃灯佛!

这个穷苦的老阿妈就是伟大的燃灯佛!

很久以前有一个穷苦老阿妈,她每日靠沿街乞讨饭食为生,当她看到许多有钱的人到庙宇去给佛菩萨作供养,献酥油点长明灯。她心头就生起一个强烈的愿望:如果她能给佛菩萨供养酥油点长明灯那该有多好!于是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个愿望变为现实。从那时起她在乞讨的时候都请人家只要给酥油,不给饭食也行。..
传统节日元宵节来源于佛教

传统节日元宵节来源于佛教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五十六个民族的庆贺方式各异不同,不同中有着中华民族的核心点——团圆 。就是这一天不仅要全家团圆,也意味着农历新年才算真正的过完了。在我们举家团圆吃着甜美的元宵时不仅产生疑问,这元宵节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元宵节源于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东汉..
修行之道--爱语沟通

修行之道--爱语沟通

愛語溝通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需要好的人際關係,希望與別人相處和睦,能夠建立良好的友誼,彼此溝通意見,互信互助。人際關係相處得好,就是通常所謂的人緣好。人緣好是安全感的來源,是事業成功的要件。佛法認為善緣是助道的工具,是實現圓滿人生的機會,也是與別人互相影響,提昇人性的橋樑。因此..
百喻经--愚人食盐喻(一)

百喻经--愚人食盐喻(一)

愚人食盐喻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难,无益於道。 如彼愚人,以盐美故,..
释迦牟尼佛弟子阿难尊者施食焰口饿鬼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弟子阿难尊者施食焰口饿鬼的故事

阿难尊者施食焰口饿鬼的故事流广于世。根据《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记载,佛在迦毗罗城尼具律那僧伽蓝,为诸比丘并诸菩萨说法。那时,阿难尊者独居闲静处习定。到了夜晚三更后,看见一个饿鬼,名叫“焰口” (又译作“面燃”)。 长得丑陋枯瘦,口中喷火,咽喉像针锋一样细小,头发蓬乱,爪牙长利..
百喻经-愚人集牛乳喻(二)

百喻经-愚人集牛乳喻(二)

愚人集牛乳喻原文: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预于日日中吸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吸取。”作是念已,便捉牛母子,各系异处。 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吸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
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三)

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三)

以梨打破头喻原文: 昔有愚人,头上无毛。时有一人,以梨打头,乃至二三,悉皆伤破。 时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何不避去?乃往受打,致使头破。” 愚人答言:“如彼人者,傲慢恃力,痴无智慧。见我头上无有发毛,谓为是石,以梨打我,头破乃尔!” 傍人语言:“汝自愚痴,..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