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换个莲华化生的身体

大安法师:换个莲华化生的身体

我们确实要厌离这个身体啊,没有一点值得留恋的。我们身体是这样的肮脏啊,造粪的工具啊。再精美的饮食到了我们肚子里都变成大小便了。你说说每天早晨口里都是臭啊,你不刷牙不行。一天到晚搽点香水就能解决问题了?这种凡夫众生的地火水风的污秽,它是本质上的污秽。就是用四大海水来洗这个身体,也洗..
大安法师:念佛需要持戒吗

大安法师:念佛需要持戒吗

居士: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出家师父都没有持戒的了,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法师:这个说法是邪知邪见,大家不要去听。念佛,怎能不持戒呢?作为佛弟子,首先得要三皈五戒呀!净业三福里面,第一福就得要修十善业,第二福就得要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佛在大乘经..
大安法师:是否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大安法师:是否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居士: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不妨随意受持读诵,当以志心受持为本,且勿急欲洞彻其义理为事也,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若先欲透彻,不从志诚持诵做,即透彻亦无实益,况决难透彻”。其中一句“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请问法师,这是印祖的方便说,还是只要至..
大安法师:以折摄二门令起厌欣

大安法师:以折摄二门令起厌欣

原文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旷劫至今,曾无省励,故示苦乐两土,爰开折摄二门,激之扬之,俾欣俾厌。胜心既发,净业斯成。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然后久在泥涂,始嫌污秽;乍闻净妙,浚起愿..
大安法师:闻佛名号得大利益

大安法师:闻佛名号得大利益

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轮转三界,无有穷已。是故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用治众生虚诳三业也。云何用治?众生以身见故,受三途身、卑贱身、丑陋身、八难①身、流转身。如是等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身业。众生以骄慢故,诽谤正法,毁..
大安法师:对净土经典的介绍(二)

大安法师:对净土经典的介绍(二)

《观无量寿经》的注疏也有很多,这里就推荐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观经四帖疏》有玄义分,有序分义,有正宗分,有流通分,这四个方面。善导大师作为净土宗的第二代祖师,他在建立净土的根本理念方面,在这部四帖疏里面有详细而深入的展开。他是要把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这样的精神理念展示出..
大安法师:喜欢读经而不喜欢念佛怎么办

大安法师:喜欢读经而不喜欢念佛怎么办

问:我学习佛法一年有余,一直以来虽然知道念佛的重要,但仍然喜欢读经,而不大喜欢念佛,该怎么办?大安法师答:如果你的信愿还不是太具足,可以多看点佛经,知道一些理路;但如果信心逐步增上了,还是要以念佛为主。六字大经王是阿伽陀药,万病总治,念佛的功德比念经的功德还大。印祖曾经有过一个开..
大安法师:为什么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

大安法师:为什么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

居士: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感兴趣,对净土法门漠然,这是什么原因? 法师:年轻人学佛,多有好奇务胜者。是故一入佛门便对谈玄说妙之法,颇有好乐。加之自己稍有些文化知识,常以上根利智自许(或口头谦虚,内心如是自肯),这是可理解的正常现象。老头老太太,文才不足以广..
大安法师: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时

大安法师: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时

今生有幸,我们闻到了释迦的遗教,听闻到念佛法门,又去了解到阿弥陀佛像慈母一样十劫以来无量劫以来都忆念着我这个苦难的子女。这就好像在这种旅途潦倒、憔悴的时候,忽然接到了一封家书,是母亲寄来的,要我们赶快回去。这时候他在外面已经历经无数的沧桑和心酸了,这时候对外面的世界他不再感觉到是..
大安法师:我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对我念佛往生会有障碍吗?

大安法师:我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对我念佛往生会有障碍吗?

问题:原本我和道教颇有渊源,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对我念佛往生会有障碍吗?如果有,要怎么避免呢?答:那么跟道教的信徒在一起,首先我们对其他宗教的信徒相互尊重,它也是一个好的文化——好的宗教文化,也是善,也是提升精神的,但只是说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还不究竟而已。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慈悲心,要..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