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行经卷第三
圣龙树菩萨集颂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提心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六
佛喜精进增安住禅定意
慜彼散心人烦恼芽间住
我今知身心不生于散乱
是故远世间亦远离疑惑
利益行可爱爱不离世间
智者乃思惟是故此皆舍
依于奢摩他尾钵奢曩等
如是而起行破坏于烦恼
先求奢摩他不藉世间行
无常而恒有于爱何得要
若见于千生不复起爱着
不乐尾钵舍亦不住等持
见已不止足是患过去渴
如实而不见安得尽烦恼
意缘于爱集被烦恼烧然
思惟彼下堕短命须臾住
善友不长久坚固法不成
行与愚迷同决定堕恶趣
何得同愚迷以毒分牵故
而于自眷属刹那获怨恨
凡夫性异生喜怒而无定
多瞋承事难远离于善利
下劣心自赞缚着憎爱罪
彼不舍于瞋当堕于恶趣
迷愚不摄心为此无功德
自赞毁谤他轮回乐自得
愚迷之所持住是等不善
不善不和合彼事皆获得
一身我所乐而意无所贪
远离于愚迷当得爱承事
不为于赞叹住于何善事
略如蜂造蜜寂静得成就
我行一切处如未曾有者
恒得于多人赞叹而敬爱
若迷于处处得意乐快乐
以此于世间得生死怖畏
是故彼智者怖畏于生死
知千种苦恼住之决定受
若于刹那顷自修于精进
获得好名称亦复多利养
以彼同利人毁我非功德
若此加毁谤我谓赞欢喜
虽毁谤不瞋称赞亦不喜
谓佛及有情种种皆如是
称赞得功德毁谤招苦报
世间不思惟是谓愚痴故
自性苦同住彼生何所乐
愚迷非朋友此乃如来说
若在于愚迷自利无不爱
若入利他门如是为自爱
不毁于有情不一心承奉
损于利物行如烦恼坏善
如彼天宫殿及于树根舍
随彼爱乐心从意得为上
自性之广大斯为无碍处
彼所未曾见亦不能观察
富贵喻坯器虽成不坚牢
受用然自由苦恼而速至
如盗他人衣分之着身上
行住不自在苦恼当求离
称量于自身彼实苦恼法
我此如是身是身必当坏
观察于此身性与身相离
性然无所坏身当为豺食
一生定一死有情界如是
彼复见何事诸大各分去
如人远路行欲及于住舍
忧苦彼别无唯求无障碍
喻轮回亦然咸受于生住
直至于四人彼方获远离
如是之一身冤家所不赞
直至如是成不厌患世间
过去世间时生死无悔恨
所行行不近能离世间苦
念佛心口同无有人嫌毁
是故身意调寂静无烦扰
如是我恒行灭尽诸烦恼
解脱于自心复解脱一切
得此心平等于今世后世
断彼苦恼缚乃至地狱等
若有男女等合掌多恭敬
善利非算数无罪可称说
有善用自金远离弃掷怖
此行若能行得最上寂静
彼人有此获我自得无异
明了如是行何不趣寂静
一心住贪爱此为下趣牵
业感焰魔门前见见可怖
彼门是汝冤烦恼今不同
分明住贪爱今见何能脱
过咎自藏护一一他眼见
彼今所食噉妬忌何不护
飞鹫常所贪唯爱此肥肉
复以血庄严此食偏所重
喻见鬼形容枯瘦及行动
相貌既如是覩之堪可怖
口吻及牙涎皆从不净生
不净非所堪食饮彼何爱
覩罗绵藏触细滑乐嬉戏
臭秽岂不漏慾者心自迷
此贪谓若盖迷者坚乐着
无着即无事云何而不离
衰老相随生肉泥加饰染
不识彼空幻而复乐歍吻
如袋不净满迷人不思惟
不净如是多彼汝何喜行
身肉非净成愚智而皆见
自性元无心云何妄爱肉
若彼无爱心是得分明见
若能无彼此自不见歍吻
别有非不净而自不希有
如是不自净彼汝非希有
愚迷不净心体喻于莲花
慧日照开敷非净身何爱
不净今无常染爱今不正
欲出正净身云何由染爱
云何歍吻他由贪彼不净
于彼不净地种子生增长
汝受不净身此身唯虫聚
是身既非净非净不可爱
不净而不一而汝自不嫌
无别不净器此器孰多爱
龙脑香米等食饮而适悦
入口味最上是地合清净
若此甚分明彼不净不离
秽恶弃尸林是身同若此
皮剥肉溃烂见之得大怖
既能知彼已复何生爱乐
白檀香复洁身无如是妙
云何殊胜香用心而别爱
自性臭若贪不乐于寂静
亦于法诸香一切皆染污
若复发甲长牙齿兼垢黑
垢腻之所持恶性身裸露
狂乱自痴迷欲用行大地
复持诸器仗一心待自杀
寒林枯骨形见乃发恶声
聚落枯骨动迷人返爱乐
不净乃如是此苦为彼爱
如彼那落中无苦痛不受
少年贪受乐不求胜善力
少年如不求老至欲何作
如彼日将落为作困不就
复如鹿兽群至夜空还去
锡杖钵随行在路而困苦
如犊随母行无所畏亦尔
若自为欲迷自卖为僕从
彼不得自在亦复随业牵
如女产林野如战命难保
迷者为欲诳恃我感奴僕
断欲者心净于苦能审察
见彼欲火烧复若毒枪刺
迷人求欲境喜获妄守护
无利事无边清净皆破坏
世间虚幻财愚人忙忙贪
轮回往来苦解脱于何时
如是贪欲味欲者受不少
喻牛牵重车至彼口无草
欲味与无草见者人难得
见已破知非刹那觉希有
而身为作此一切时疲倦
胜定业不修必当堕地狱
彼百俱胝劫分受困不觉
彼行大苦苦不为求菩提
无器仗毒火无山崖冤等
离欲者若此说离地狱苦
远离如是欲生爱乐分别
爱乐非空处而诤善林地
善财月光明白檀凉香洁
广宝楼阁间行住甚适悦
善林声不閙清净风长扇
彼处而寂静思惟心爽利
若处何可亲空舍岩树下
舍爱离烦恼自在护根识
是处主宰无自在随行住
欢喜爱快乐何推帝释天
观功德智慧如是等诸法
复正菩提心消除于疑惑
先当如是观重自他不二
我自一切行苦乐亦平等
手作多种事守护如一身
世坏不坏法苦乐等亦尔
如己之别苦一一皆消尽
如是我受持为于有情等
我若爱于他令得平等乐
彼得快乐已于自胜何夺
我若不爱他彼得诸苦怖
彼苦怖不脱于自当何胜
苦害令若得而由不爱护
未来苦害身云何而可护
我若住邪见复起于我慢
如是别得生如是别得死
作罪不作罪如彼手与足
手足苦不同云何同说护
以此知不合心住于我慢
是合当尽断彼自宜随力
种子集次第排行若军伍
若此而无苦彼不知何得
苦本非主宰世一切不胜
若住于尸罗是苦不能立
若住戒清净能障一切苦
一切苦无因诸苦而无有
悲苦云何多何力而能生
思惟于世间是故悲苦多
一苦而非多见有情获得
悲苦如是生于自他平等
自苦不消除欲消除他苦
是故妙人月说彼有情句
善者如是观他苦平等护
设在无间中如鹅游莲池
为解脱有情彼若欢喜海
如是恒不足如彼解脱味
作是利他日无我无有疑
利他无所求果报谁云爱
是故我如此无德而自谓
悲心与护心为他如是起
智者细微知输羯罗血等
智者得了此观察物不实
是身非别作何以自不知
以自知他身如是故不难
自知己有过不知他功德
自性不乐舍徒观察他施
此身之和合因缘如拍手
此是世间缘有情何不知
云何学无生如学而自知
自身而非身以自如他身
如是而利他作已不疑虑
果熟而自受当获彼无生
是故世间学悲心与护心
此爱心自蔽深重如烦恼
知有情怖畏为师而示学
若能如是学虽难而不退
沙门见怖畏彼无得护者
若自及与他急速而当救
瞋如冤怖多无爱怖获少
以最上秘密自他转行利
水陆与飞空勿令人住杀
由若于今时救度于饥渴
若人为财利杀父毁三宝
见世恶庄严死得阿鼻财
何有于智者见爱而供养
见冤不欲覩供养云何说
斯鬼而自利舍之而何受
利他而不生云何舍受用
以自利害他地狱而别生
自害而利他诸功德具足
作意善逝见如是行别处
下劣不自爱愚痴投恶趣
自利知微细今当堕奴僕
利他微细知当为自在主
世有诸苦者昔自迷贪爱
世诸快乐者于他昔利乐
何要多种说此中间已见
愚迷乐自为牟尼利他作
不求佛菩提轮回何得乐
自苦欲与他廻转无由得
观察于后世善利不成就
于奴僕起业主者而返受
互相之利乐迷者见而离
而返互相苦当受恶苦报
若得世间灾乃至惊怖苦
彼一切自作云何而此作
不能舍自身于苦不能离
如不离于火不能远烧害
自苦若能除能消除他苦
以彼自他受是故而取喻
汝今无别思利益诸有情
汝决定作意因业有分别
眼以见为能所观不为眼
手以执为用所持宁为手
但为诸有情亦不住身见
离见乃善逝常行如是利
见彼下品人而起自他见
虽观彼憎爱我心不疑惑
作此善无我获得无我我
大毁及赞叹无苦亦无乐
我所作业因获彼善安住
谦下世最上无德乃有德
以彼德不称一切德自有
谦下而若此胜我由斯得
离戒见烦恼由得无我力
如医诸病人随药力痊差
我如是救疗自见而云何
然自有功德彼德我无住
地狱之恶门于彼愁不生
以有功德故斯乃为智者
若自平等观利益自增长
自利分尊卑斗诤而成就
此一切世间谁得见功德
若此功德名不闻此人得
罪盖覆心宝是不自供养
于自利益分而总不获得
有见而暂喜久久必不喜
如是一切人哂笑而毁訾
下劣心我慢自胜嫌人同
夸智慧颜容种族财富等
以此为自德常欲闻称赞
闻赞生胜心欢喜而得乐
以此为得利自谓功德力
宿造纤毫因得此不正业
尽此少报已永在于轮回
如是轮回中受彼百千苦
过于无边劫不知其出离
被苦常大困罪心而不觉
如是不知觉久久发善种
后见如来言真实得功德
汝若见过去不受彼恶业
菩提正快乐此乐不得离
是故而取喻彼输揭罗等
汝云何更作我慢及不善
诸行及己身观之而不见
获得如是离利他汝常行
自乐而苦他此行乃下劣
汝自之一心于他作憎爱
中间忽思惟何时何此作
乃自舍快乐他苦亦不行
宁自落其头更不造别过
乃至于小过此大牟尼说
以别胜善等于他暗称赞
喻僕人事主当事于有情
彼住于过失无定无功德
自如不知人作此功德意
汝若紧迅作自为及为他
彼紧迅若此必苦恼自退
此修乃第一而未得其力
喻新住威仪以财而惊怖
如此受持身降心不散乱
汝当如是住汝此何不作
以是常观察妄心令不起
如此调伏我息一切过失
见我去何处无明一切坏
同彼过去时如汝之坏我
自利我今有此远离不远
如人卖于他苦多不自在
汝有情不与虽名不散乱
是故如以人付狱卒不殊
狱中种种事被害亦长久
此得为自利怨念彼不生
不作于自爱而自爱得有
若见自护持护持不实故
此身乃如如而作于守护
得上品柔软到此亦复然
若此而得到如地一切受
若不能圆满何人求用意
爱心之烦恼而不能破得
如彼久富贵不能求一切
若贪于他物不受于贤名
是故求增胜身心不放逸
彼爱终灭尽此动此不觉
诸恶不净身此我云何执
我此身云何虽活而必死
与土而无异我见何不破
为此不实身虚受于苦恼
何更于无情复起于瞋怒
我今徒育养终为豺鹫食
至此无爱瞋彼爱何能立
若彼住瞋怒当欢喜供养
彼如是不知何为作辛苦
我今爱此身乃为我所亲
一切爱自身云何我不爱
是故我舍身为舍于世间
观此多过咎喻如持业器
彼业世间行我去而随身
静念不散乱当断于无明
是故破烦恼我处于禅定
邪道不牵心自名最上住
菩提行经卷第三
菩提行经卷第四
圣龙树菩萨集颂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提心般若波罗蜜多品第七
如来智慧仁为一切世间
令求远离苦是故智慧生
真如及世间今说此二法
知佛真如故说法而智慧
彼世间凡夫见二种相应
害及胜害等乃世相应事
彼二事见已见之乃为智
智见世间性是喻于真如
此说无去来智者无不见
色等甚分明乃世相应事
不净而为净智者喻有利
为知世间故是说世间性
为见于真如见以刹那住
世间行相应此行无过失
知女人不净异世诸害事
谓佛福虚幻使我云何信
有情若幻境云何复生灭
彼因集和合乃得于幻缘
有情种子生云何有真实
杀彼虚幻人无心性等罪
平等心虚幻罪福得生起
真言力等持幻境心无着
以彼种种幻种种因业生
何有于一人得于一切力
若住于真如或住于净戒
如是即佛行谁云菩提行
因缘当断尽幻化不可得
因缘若断尽无生而自得
若不住疑妄幻境而不立
幻境若彼无一切不可得
如是即真如得现于心体
心如是若分虚幻何由见
心不自见心世尊之所说
如剑刃虽利虽利不自断
自性由若斯复喻如灯光
破闇然得名而不云自照
又若水精珠体本唯清澈
因青而有青影现随众色
非青而现青如心而自作
又如彼灯光智者知此说
智慧此开通知者何所说
虽开而不开如人无所覩
石女义不生与此义不二
亦同无心识缘念无所得
非念而别生虚妄念如毒
谓若因若果为法而自说
有谈眼药方见瓶而无药
若见闻觉知此有而非有
念断于苦因此实念当念
念念而无别此心当平等
前尘常惑人了之无所有
如幻而不实妄心而自见
住尘处轮回喻空无所依
住尘性亦然亦无有所得
若与不善俱不善汝所得
若心有取舍施一切如来
如是用心意而有何功德
幻境一切知烦恼云何断
于彼幻三毒远离而不作
知于烦恼心彼作而未尽
于彼得见时空有意无力
烦恼性非尽与空而相杂
至彼无所学彼后乃得尽
彼性而无得亦复不能见
彼性若无住云何住此身
若性而无有身住于无性
是性如去来随现而无着
劫树与摩尼能如意圆满
佛变化亦然当为斯行愿
喻法咒林树咒成而枯坏
毒等虽久害彼彼皆消除
菩萨之修行所作诸事业
菩提行最胜佛树能成就
以彼平等行而住于寂静
及作不思议供养得何果
随彼所行因而得于彼果
供养等真实得果而称实
云何得法空实得解脱法
不离牟尼道当得于菩提
汝不求大乘何法求圆满
二乘得成就成就非圆满
若彼所作因怖畏于大乘
别怖怖非实此怖实名怖
此法要当知大乘之所论
离此为他法知彼外道论
法乃僧根本僧知法出离
心若有着处涅槃不可得
解脱心无着烦恼得消灭
烦恼业消除斯由解脱力
爱取不相缘以此无执持
爱业而羸劣是无有痴爱
受爱得相缘此受而有得
安住有着心是得名处处
若心之不空复得名为着
心性若云空如识而无得
如应正等觉所说之妙法
是义乃大乘大乘行平等
说法之一时了一切过患
一味之平等诸佛无不说
迦叶大尊者如言之不知
彼汝云不觉不受当何作
解脱力若怖轮回得成就
迷彼苦空事而得于此果
迷空彼若此不得谤于法
此空审观察是故得不疑
离闇知烦恼因法知于空
欲速一切知彼言审观察
若物生于苦是苦怖得生
彼苦因空作彼何得生怖
若于彼物怖斯即名我所
如是我无所苦怖云何得
牙齿发爪甲骨肉并血髓
鼻洟唾脓涎脂肪及肠胃
便痢汗热风九漏并六识
如是诸法等一切皆无我
说彼智与声声恒受一切
若说声智离彼离云何知
若智之不知彼智难知故
彼智既决定乃近于智智
此智非声受彼声何以闻
彼声近于心彼知色如是
若受于色声而色复何受
如彼一父子思惟无真实
有情尘所翳无父亦无子
知声色如是亦无于自性
彼色如是知喻乐暂和合
彼自性如是彼一而言有
余色咸不实此说色下品
彼一切智心烦恼悉清净
思惟一觉心彼等彼若无
爱若虚不实云何住于见
无我而无心此心喻画像
是心智相应清净愚痴破
如是之自心彼作云何作
彼愚痴无行此我而虚作
有行自出离而无恶业果
破坏业若为善果云何得
此二之行果互相破成就
彼说知不虚彼自而无事
因果定相应恶见要不生
此行而实住作受今当说
过去未来心彼我无有生
此心生我破我无复生起
如芭蕉作柱无所能胜任
我心生亦然是得善观察
有情若不有此行云何为
彼行今若为而为有痴事
有情何实无痴喻其爱事
若灭于苦恼当断于痴事
我慢为苦因痴是得增长
彼事心不回观空为最上
无足无胫膝无腰复无腿
无臂亦无肩无脐无胸背
无肋兼无脇无手亦无鼻
无项复无头骨锁等皆尔
观此一切身不行于一处
彼行于处处何处自安住
以彼身手等一切处皆住
彼一身如是乃至于手等
无内无外身何独身手等
手等无分别云何彼复有
彼既无痴身宁云意手等
住已近殊胜观者知人喻
若彼因和合木人此可同
若了如是相彼身同此见
如是舍足指手指亦皆舍
彼初观节合后见节自离
此身破已竟彼住分别见
分别见此身得喻如虚空
如是之梦色智者何所乐
设施若无身何有男女等
若喜真得苦此者何不解
观察此云何爱乐深烦恼
乐者之不实如彼无执受
汝苦复云何如彼自无得
彼有苦微细既微而不说
以彼微细故不说令他喜
因瞋而苦生既生而有灭
若于定有见于生自不受
如是而既知如是观因果
禅爱或相应得生彼疑地
善根之所利皆为于何人
彼此何和合和合而何得
人喻于虚空虽合而无入
无入而非合是无分别行
不求和合名若见而无见
和合彼不求云何名得生
有物非和合如导而先知
而彼识无相不住于和合
彼触法如是何受而得生
我今何所为而得于苦害
若不得所受苦害而不觉
此位彼得见何爱不远离
今见此梦触自心之幻化
既见彼触性彼受汝亦得
先世与后世念念而无受
若此观自身受亦无所得
所受既不实彼即知无有
若此无自身云何如是害
色性之自住无根无中间
无内无外色别处亦不得
身若无异处无合无分别
有情之自性寂静彼无所
智者若先知云何而有着
智者同智故彼生何得着
是智是后得是智云何得
如是一切法虽生而无得
如是法若无是法云何二
彼余法若是有情皆寂静
彼他心有疑于自即无有
彼定彼后有此法无彼此
思惟于自心是二互相住
如得于正住一切智者说
若有诸智者获得于智智
智者得是智彼即是无位
智者得是智有得而无住
无住即无生彼说于涅槃
若彼之二法如是极难住
若法由于智智者何因有
是智由于知知者无所得
二法互相由是有情无性
无父定无子欲子生何得
有父而有子彼二法亦尔
芽从种子生种子得何求
知从智所生彼实何不行
芽从智种生知从智芽有
若彼知不知何得有智智
一切人因缘彼前皆已说
因果所生起等喻如莲花
因果何由作皆从于过去
此果云何得由过去业力
世间因自在自在彼何说
如是得后有彼彼名何杂
是事唯不定非心非贤圣
过恶无善报彼何得自在
不见如虚空不见自过去
自在不思议此理不应说
彼主何最上彼亦自无定
善恶各自性智者知无边
因业有苦乐彼说何等作
先因若不有果报谁云得
云何不作恒彼无于别见
彼作既无别何得见彼彼
若见和合因无复云自在
此和合无主彼法乃无主
彼爱不自爱此爱而无作
所得而由他何云自在作
彼不作过去谓若恒不灭
爱此最上数谓世间恒常
有情尘闇蔽住此恶功德
谓此说最上此说世间恶
一三之自性不合而无有
是德无所有彼各各三种
功德虽无声此声有还远
如衣等无心由此生快乐
色性之亦然观之性无有
彼等快乐因有无若衣等
此衣等快乐此乃性快乐
彼等之快乐不能得久远
彼得是微细云何彼麁细
快乐如是实思惟何不受
离麁得微细微细不久远
一切物亦然久远何不得
快乐得不麁快乐不常定
彼无有所生此说不真实
彼真实德生彼得无欲住
为食不净食而有于因果
爱无价之衣买覩罗种子
不爱世间痴彼住真如智
彼智世间有云何而不见
同彼世间量若此分明见
世量而非量彼无妄言说
是故观真如彼空而不生
知性之不触是性而无执
彼性实非实是故非实性
是故彼梦觉此疑彼无有
彼性若见有乃不实生者
是故知彼性无因即无所
一切皆无主因缘中安住
由彼无别异不住复不去
于实彼若迷返为世间胜
为从因所生为从幻化作
何来彼何去了知而若此
若此而了知乃见彼无性
云何知假实同于影像等
性若云自有是因何所立
彼若是不有彼因故不用
有无之性相因俱胝百千
彼位云何性何得于别性
彼性无性时是性何时得
无性即无生当依彼性行
性无过去性而由性不生
无有性无性喻幻化和合
一切有无性有如是不灭
此一切世间是故不生灭
知行空不实喻梦喻芭蕉
分别灭不灭一切不可得
性空乃如是何得而何受
不实恒若斯彼彼云何得
何苦何快乐何爱何不爱
彼爱何所爱要当知自性
世间亦可知何名为无上
何人何所亲何生而何得
一切喻虚空彼此受皆失
欢喜瞋相对因喜或斗诤
瞋恼诸邪行一切令破坏
罪恶自爱乐是得恶趣名
死即堕恶趣得苦而无悔
或往来天中生生而得乐
舍于多罪崖谓真实如是
如是真无性复互相憎爱
说彼将来恶溺无边苦海
色力并寿命彼得而唯少
虽获于快乐而由饥困者
眠睡灾昏迷如虚幻和合
当尽彼虚幻若此而难得
彼学何所作何行何断除
彼彼诸魔事斯为大罪崖
于彼多正道难胜而不行
复于刹那中难得生觉悟
过去未来苦难竭烦恼海
而于此苦海我恨苦求离
如是此安住若自不乐住
如须臾须臾入火而澡浴
见如是自利而受于此苦
无老死自在彼行因如是
从彼恶法来感恶而前死
苦火热如是我何时得息
自作于快乐福云生缭绕
以我何见知而说知慧空
稽首具足知稽首福德重
菩提行经菩提心回向品第八
菩提行若此思惟于行福
菩提行庄严一切人皆得
乃至一切处身心苦恼者
彼得此妙福欢喜快乐海
若有不自在而处轮回者
使得世间乐及得菩提乐
若有世界中乃至于地狱
而令彼等人悉受极快乐
寒苦得温暖热苦得清凉
菩萨大云覆复浴法水海
铁树铁山峯剑林光闪烁
一切成劫树罪人喜安乐
喻迦那摩.迦啰拏鸳鸯鹅鴈声适悦
池沼清净无浊秽微妙诸香生喜乐
地狱炉炭聚而得摩尼聚
热地水精严复宝山和合
以如是供养善逝宫皆满
炭火热剑雨今后洒花雨
彼剑互相杀今后花互散
烂捣诸身肉喻君那花色
肉骨与火同弃堕奈河水
以我善力故令得天宫殿
彼光如千日彼满那枳儞
焰魔之狱卒见者不惊怖
乌鹫等飞类悉离恶食苦
爱彼普快乐此得何善生
福喻于虚空观此上下等
如见金刚手速灭除灾患
降彼花香雨破灭地狱火
云何名快乐云何名欢喜
处彼地狱者得见观自在
同一切威德俱胝髻童子
大悲菩提心救度于一切
以彼天供养天冠及天花
乃至悲心花适悦宝楼阁
天女之言说百千种歌咏
赞大圣文殊及普贤菩萨
以此善功德同于地狱者
大圣观自在观察地狱苦
无量苦可怖手出甘露乳
济彼诸饿鬼与食与洗浴
令饱满清凉离苦得快乐
如彼北洲人色力并寿命
聋者得闻声盲者得见色
妊娠及产生喻摩耶无苦
虽衣虽饮食庄严而清净
一切随求意得利复得益
怖者不受怖不乐而得乐
烦恼得无恼见者皆欢喜
病者获安乐解脱一切缚
无力而得力爱心互相施
安乐于十方行道一切至
恶事皆灭尽当成就好事
乘船商贾人得满所求意
安乐到彼岸亲等同嬉戏
饥馑时路行得伴无所畏
不怖贼与虎复不怖迷醉
旷野无病难耄幼无主宰
贤圣悉加护诸烦恼解脱
悲愍信智慧具足相修行
恒得宿命通而得无尽藏
乃至虚空藏无缘无方便
无少才不喜有情乏名闻
当得大名称出家若丑陋
当得具色相若彼有三界
使彼得丈夫亦离高下品
当破我慢意今我一切福
利诸有情等常离一切罪
恒作善利事菩提心所行
菩提行不退远离我慢业
当得佛受记一切有情等
得无量寿命寿命得恒长
破坏无常声劫树苑适悦
一切方皆得妙法而适意
同佛佛圆满彼诸高下石
如掌而平坦柔软瑠璃色
一切地皆得诸大菩萨众
普遍诸国土以自住光明
庄严于大地诸树及飞禽
光明于虚空说法声不住
诸有情常闻佛及佛子等
彼彼恒得见无边供养云
供养于世尊天雨依时节
穀麦咸丰实世间得具足
王法得依行药力倍增盛
明力皆成就罗刹拏吉儞
斯等皆悲愍无有苦有情
无罪复无病不轻慢下劣
烦恼无所得读诵而自在
随意而行住众集乃恒常
成就于僧事苾刍住净戒
复得一切解观察于心业
舍离诸烦恼苾刍所得利
当远离斗诤诸出家亦然
不得破禁戒得戒而守护
恒乐尽诸罪若彼不破戒
得益往天趣若彼持钵者
为得于善利得清净种子
名闻满诸方永不受罪苦
恒行无苦处无边诸有情
供养一切佛当受一天身
彼成佛世间不思议有情
乐佛而得乐愿为于世间
菩萨得成就彼尊若思惟
彼有情令得辟支佛安乐
及得声闻乐天人阿修罗
意重而恒护若彼宿命通
出家此恒得若彼欢喜地
文殊师利住我若以彼位
随力而能与若知和合住
得生于一切若有欲见者
及有欲闻者如是彼得见
文殊师利尊如日照十方
为一切有情彼文殊修行
我得如是行彼或住虚空
或住于世间今我住亦然
得坏世间苦世间若有苦
彼一切我得世间一切善
菩萨之乐得一药救世间
一切皆富乐一切同利养
佛教而久住以善意清净
归命于文殊我说善知识
清净此增长
菩提行经卷第四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