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二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一之五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是善男子、善女人等随喜回向,为最为胜、为尊为高、为妙为微妙、为..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弥勒菩萨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四宿作因论者犹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广说如经。凡诸世间所有士夫补特伽罗所受者。谓现所受苦。皆..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三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二「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不为引发八解脱故,应引发般若波罗蜜多;不为引发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故,应引发..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一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十八空义第四十八(卷三十一)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弥勒菩萨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五复次云何杂染施设建立。谓由三种杂染应知何等为三。一烦恼杂染。二业杂染。三生杂染。烦恼杂染云何。嗢拕南曰。自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四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三「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多,于眼界不作大不作小,于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亦不作大不..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二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四缘义第四十九(卷三十二)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经】「菩萨摩诃萨欲知诸法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当学般若波罗蜜!」【论】一切有为法,皆从四缘生,所谓..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观天品之三十九(夜摩天之二十五)「复次,夜摩天王善时鹅王及说法鸟众现前,为令魔王大臣放逸等得调伏故,说迦叶如来修多罗,从昔天子传闻而说。『已..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三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到彼岸义第五十(卷三十三)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到有为、无为法彼岸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论】彼岸者,于有为、无为法尽到..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一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一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观天品之四十(夜摩天之二十六)「『复次第五,闻法利益安乐一切人天,谓何等法?所谓说法,说于一切布施之法,说诸善法。一切尊中,闻法最胜,能断..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四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见一切佛世界义第五十一之余(卷三十四)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诸佛所说法:已说、今说、当说,闻已,欲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五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五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四「复次,世尊!若新学大乘菩萨摩诃萨依般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罗蜜..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弥勒菩萨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六复次业门云何。此略有二种。一与果门。二损益门。与果门者。有五种应知。一与异熟果。二与等流果。三与增上果。四与..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六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六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五「复次,世尊!若新学大乘菩萨摩诃萨依般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五

大智度论释报应品第二(卷三十五)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经】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作是功德,是时四天王皆大欢喜,意念言:『我等当以四钵奉上菩萨,如前天王..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二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二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观天品之四十一(夜摩天之二十七)「时,孔雀王菩萨知天众心,复为宣说第十六法,告诸天众:『复有善法、可爱乐法,能制放逸犹如铁钩,应念修行。何..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七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七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六「世尊!若新学大乘菩萨摩诃萨不依般若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安忍波罗蜜多、净戒波罗蜜多、布施..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弥勒菩萨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七欲爱云何。谓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爱云何。谓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色界行染污..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六

大智度论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余(卷三十六)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经】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过声闻、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净佛道?」【论】问曰:舍利弗何因作是问?答..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三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三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观天品之四十二(夜摩天之二十八)「尔时,鹅王告诸天众:『常当听法,勿行放逸,当近善友能利他者,诣之听法。闻正法已,以敬重故,是人善心乃至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