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九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九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求彼真实无修可得,最上颠倒成就灾祸,善因无有憍慢情深,无我远离。是处伽蓝寂静无缚,布施虽多全无诤讼..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时分胜因本际如如,十善崇修流转无有,根本知见闻持具足,清净智慧自性真实,听闻相状荷负修作,正解义趣..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一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一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自性根本智慧了知,增上相状静住无恼,湛然快乐了解脱义。恶趣颠倒我执无尽,忧苦转多烦恼无替,根本灾..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二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二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颠倒垢染苦恼缠盖边际如空,所谓随顺听闻菩萨因行。云何相貌?声闻、缘觉上有可求故云动转,大乘至极安..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三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三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真实善净如是德行,染缚相尽获得安乐,如是胜义平等皆尽,发生布施圆满止寂。修胜义因殊胜有力,止息烦..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四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四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真实运载迁变希求,智性圆满世间调伏,寂静圣因荷负真实,觉位边际往古修崇。希求智慧乃至迁变,远离本..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五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五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菩萨施行庄严尊者护国本生之义次第三十。发生施义菩提胜因,清净觉慧默静能离,本修制度忍行寂静梵行调..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六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六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爱乐希求无上智力,运载有情殊胜彼岸,第六意识勤修智道,诚实布施求根本行。是处究竟制度法义,听闻亡..

普曜经卷第二

普曜经卷第二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降神处胎品第四「于是四天王、天帝释、炎天子、兜术天子、无慢天子、善化天子、魔子导师、梵忍迹天、梵满天、善梵天、光净天、光音天、大神妙天、净居天、竟往..

普曜经卷第三

普曜经卷第三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入天祠品第六佛告比丘:「菩萨适生,当尔之时,君子梵志长者二万妇生,二亲欢悦,皆奉菩萨给使左右。「尔时白净王,供给菩萨二万婇女走使所当;诸家亲族二万婇..

普曜经卷第四

普曜经卷第四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出家品第十二「尔时菩萨普观眷属,视众伎女犹如木人;百节空中,譬如芭蕉中无有实;乱头倚鼓,委担伏琴,更相扶枕,臂脚委地,鼻涕目泪口中流涎,琴瑟筝笛乐..

普曜经卷第五

普曜经卷第五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异学三部品第十四「于是菩萨游在山间,往至尼连水边,乐于闲居心意寂然,慈念十方欲益天人。」佛告诸比丘:「菩萨遥见郁头蓝弗,为诸弟子所见奉敬,达知图谶算..

普曜经卷第六

普曜经卷第六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降魔品第十八「于是魔波旬心中愦乱,恐怖色变强颜不去,不欲退还故作讹言:『我所为是,告其兵众,卿等併心皆共和同,所可见知诸天鬼神逼迫菩萨莫使纵逸也,..

普曜经卷第七

普曜经卷第七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观树品第二十一佛告比丘:「以成正觉,诸天皆来,嗟叹佛已;如来正坐一心观树,目未曾瞬,禅悦为食、解慧为浆,永安无横;宿夜七日观道场树以报其恩。过七日已..

普曜经卷第八

普曜经卷第八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十八变品第二十五佛告比丘:「如来于是转法轮已,化彼五人拘邻之等,念:『此间有优为迦叶等,大有名称,国王黎庶咸来奉之,与五百弟子俱。欲往先开化令解道..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二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二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 诏译,降生品第五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为诸天人演说正法,劝勉开晓令其悦豫。告天众言:『我当以何形像下阎浮提?』或有说言:『为童子形。』或..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三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三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 诏译诞生品第七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处胎满足十月将欲生时,输檀王宫先现三十二种瑞相:一者一切大树含花将发。二者诸池沼中优鉢罗花、拘物头华、..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四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四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 诏译入天祠品第八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生已,诸刹帝利、婆罗门、居士长者,豪富之家二万童女,皆悉拟为菩萨婇女,王及大臣亦各有二万童女,拟为..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五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五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 诏译音乐发悟品第十三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处在深宫将欲出家,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娄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梵释四王,常以种种供..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六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六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 诏译出家品第十五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于静夜中作是思惟:『我若不启父王私自出家,有二种过:一者违于法教,二者不顺俗理。』既思惟已,从其所..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