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尽三昧

(术语)照解极理之禅定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为三界主,修不可称不可说法明门,得理尽三昧。同良贲疏中上曰:照解离极,故名理尽。..

理趣分

(经名)具名般若理趣分。般若十六会中之第十会,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八卷是也。与密部之理趣经大同。

理趣经

(经名)又云般若理趣经。大乐金刚不空真言三摩耶经之异名也。有不空译之理趣释二卷,日本弘法之理趣经开题五卷,亮典之纯秘钞三卷。【又】金刚智所译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一卷之略名。是般若经..

理趣释

(书名)具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二卷,唐不空译。解释密部之理趣经。

理趣三昧

(术语)诵读理趣经式。一心行此法,故名三昧。有显密之二行。显行者,读玄奘译之般若理趣分,密行者,读不空译之理趣经。

理趣礼忏

(术语)理趣三昧也。行理趣三昧者为礼忏,故云礼忏。

理论

(术语)对于事论而言。就差别之事相而论,谓之事论,就平等之理性而论,谓之理论。法华玄义六曰:理论则同如是故不异,事论有机应是故不一。..

理禅

(术语)事理二禅之一。有漏定为事禅,无漏定为理禅。四教仪集注中曰:大论云:三阿僧祇时六波罗蜜者,是乃事禅事智满耳。俱舍云:道树已前,四波罗蜜满,至佛果位。二波罗蜜满,此约缘理禅,理..

理证

(术语)事理二证之一。忆念道理而证悟之也。见戒疏上。又教理二证之一。举佛之圣教而为证凭也。见唯识论。

理忏

(术语)忏悔有事理之二种。观法之无性,而亡罪福之相,以破理障,为理忏。身口意所作,一一依于法度,对于尊像披陈过罪,以破事障,为事忏。四教仪曰: 理忏者,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

理体

(术语)万有之本体,谓理性也。

理观

(术语)道理之观念也。止观十曰: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观。(中略)习禅人唯尚理观,触处心融,闇于名相,一句不识。【又】事观之对。..

梯隥

(譬喻)渐渐升高之木阶也,以譬渐教。止观一曰:渐则初浅后深,如彼梯隥。同辅行曰:梯者,说文木阶也。极高用梯,次高用隥故。隥字亦可从足,谓升蹑也。从木者雉茎反,非此所用,从石者谓山坡..

梯罗浮呵

(地名)巴Thera-guhā,窟名。译曰上座。探玄记十五曰:梯罗浮呵者,此云上座,即尊者名也。以居此窟故,因以为名。文殊问经体毗里部。此云上座部。同此名也。..

梖多

(植物)木名。出摩伽佗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取其皮书之,本作贝,俗作梖。见酉阳杂俎。按贝叶,沤之似纱縠,可用以写经。

梅呾利耶

(菩萨)Maitreya,旧讹略而云弥勒,译曰慈。当来嗣释迦出世成佛之菩萨名。又作梅怛丽药、梅怛梨、梅呾啰曳尼、梅呾利曳尼、梅呾利曳那。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

桶底脱

(杂语)谓坐化也。赵沨诗曰:桶底脱时无一物。传灯录曰:雪峰告岩头曰:我问德山从上宗乘事,德山打一棒曰:道甚么。我当时如桶底脱相似。五灯会元曰:真歇了,八厨看煮面次,忽桶底脱,众皆失..

桶头

(职位)管掌桶类之禅寺僧也。

殑伽

(地名)又云强伽、弶伽、恒伽、恒架Gaṅgā,译日天堂来,以其原从高处神堂而来也。印度东北之大河名。为印度三大河之一、发源于雪山之南部,合大小无数之支流而东南奔流五百里,与蒲拉买普笃..

殑河女

(故事)此女爱念其子共没于殑河,死,生于梵天。心地观经三曰:昔有女人抱其子,渡于恒河水瀑流。以泛水故力难前,与子俱没无能舍,为是慈念善根力,命终上生于梵天,长受梵天三昧乐,得遇如来..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