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身华梵

又作三如来。即:(一)法身毗卢遮那如来,毗卢遮那,梵名Vairocana,意为遍一切处。法身性相常然,真如平等,身土无碍,遍一切处。(二)报身卢舍那如来,卢舍那,梵名Rocana,意为净满。报身诸惑..

三身遍相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八以虚空、日光、日影三者比喻法、报、化三身,即:(一)法身如虚空遍,谓法性之身本体周遍,譬如虚空,无有障碍。(二)智身如日光遍,智身即报身。谓究竟始觉之智能遍破无明之..

三身寿量

指法、报、应三身之寿量:(一)法身寿量,法身非色质、非心智,强指法性为身,故其寿量非报得命根、非连持之寿,强指不迁不变为寿,此寿非长量、非短量,无在世及灭度,非实非虚。(二)报身寿量,..

三车四车

车可载物,比喻佛法化度众生以至涅槃。三车指羊、鹿、牛车,加上大白牛车则为四车。法华经譬喻品有火宅三车之譬喻。(一)羊车,以羊挽车。比喻声闻之人,修四谛行以求出离三界,但欲自度,不顾..

三邪行

(一)俱舍论卷十七于色业(即身、语业),别立如下三种邪行:(一)邪语,由瞋、痴所生之语业。(二)邪业,由瞋、痴所生之身业。(三)邪命,由贪欲所生之身、语二业。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六(大二七·..

三事人胜诸天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载,人道胜于天道者有三,即:(一)能勇猛,诸天耽嗜欲乐,不复进修;人虽不见当来之果,而能修诸苦行,精进不怠,勇猛胜于诸天。(二)能忆念,诸天耽嗜欲乐,慧性常惛;人能..

三事戒

据大宝积经卷一一七载,身、言、意三种净戒,称为三事戒。(一)身净戒,谓身受诸戒而无缺漏毁犯。(二)言净戒,谓一切所说语言无有谀谄虚诳不实。(三)意净戒,谓舍除恶觉,离诸贪欲。 p558 ..

三事无尽

据众德三昧经卷三载,菩萨修道之三种无尽,称为三事无尽。即:(一)布施无尽,菩萨好为布施,乃至身命亦能施与而心不厌舍。(二)持戒无尽,菩萨护持禁戒,未曾违舍,见犯戒者怜愍悲哀,见奉戒者尊..

三供养

为普贤行愿疏所举三种供养之法。即:(一)财供养,以世间财宝及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二)法供养,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萨。(三)观..

三具足

指供养于佛前之香炉、花瓶、烛台。若花瓶与烛台左右各一对,则称五具足。 p559

三受

梵语tisro vedanāh,巴利语tisso vedanā。又作三痛。受,领纳之义。即内之六根,触对外之六境,所领纳之三种感觉。即:(一)苦受(梵duhkha-vedanā),又作苦痛。即领纳违情之境相,令身心受..

三受业

指三种受业。又作三受报业。乃就苦、乐、舍三受,将业分为三类。即:(一)顺乐受业(梵sukha-vedanīya-karma),又作福业、乐报业。为感乐受之业,始自欲界至第三静虑。今之乐受若为三受门之乐..

三和

指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触之心所。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中):“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然诸师对此说法亦有不同观点,有说“别法与心相应三和所生”者为触;故前述..

三周授记

上中下三根之声闻由于听闻法华经之三周说法而得悟,对此,佛为之各各授予作佛之记,称为三周授记。三周者,法说周、譬说周与因缘周。(一)于法说周对上根授记,如譬喻品中对舍利弗授记即是。(二)..

三周说法

又称法华三周。天台宗就法华经迹门正宗分之开权显实之说相而立之名目;亦即佛为令声闻悟入一乘实相之理,遂就上中下三根之机而反覆说法三回,称为三周说法。即:(一)法说周,又称初周。乃佛为上..

三宗

(一)华严宗之宗密将大乘佛教总分为法相、破相、法性等三宗。(一)法相宗,此宗主张一切有漏妄法及无漏净法无始以来,各有种子在阿赖耶识中,遇缘熏习。即各从自性而起,都不关涉真如,故于色心..

三宗二谛

指南齐隐士周颙于其所著三宗论中,立真、俗二谛之说,即:(一)不空假名,如经中所说色空,其性实为空,故称为空;而假色非空,此即性实。空无性实,故是真谛,不空为假名,故是俗谛。(二)空假名..

三宗论

南齐周颙撰。书中以真、俗二谛之义,论述空假名、不空假名、假名空等三宗之旨。又空假名、不空假名二宗,为成实论师之说;假名空为周颙之说。本书为复兴江南般若三论学之先驱。[中观论疏卷二末..

三定聚

梵语 trayo rā?ayah,巴利语 tayo rāsī。略称三聚、三际。“聚”即聚类、聚集之意。此系从求正果之修行立场所作之分类。众生分为如下三类: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分别而言,三定聚或作正..

三念住

梵语 trīnismrty-upasthānāni。又作三念处、三意止。(一)为佛十八种不共法之一。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而无忧喜欢戚之情。即:(一)第一念住,谓众生信佛、受行,如来亦不生欢喜..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