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泰

唐代僧。籍贯不详。初住蒲州普救寺,及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六月,玄奘于京师弘福寺译经,与灵润等十一人共至译场,任证义之职。显庆二年(657)敕主西明寺。翌年四月召佛道七人于合璧宫对论..

神回

唐代僧。幼习佛道,博学多闻。从大义修习天台学,复从左溪尊者学三观,皆能精通奥旨。于宝应年中(762),声名远播,四方钦仰。生卒年不详。 p4250 ..

神勒寺

位于韩国京畿道。创始年代不详。高丽辛禑王二年(1376),王师懒翁慧勤示寂于本寺,建有墓塔(石钟)。八年,花山君权僖等人于寺南建重层阁。至李朝,一般倾向于排佛,当时本寺与王室关系颇深,..

神清

(?~820)唐代僧。昌明(四川彰明)人,俗姓章。字灵庾。少习儒典,多闻强记,工诗文。于长投绵州(四川绵阳)开元寺出家,致力经论史传。后以辞章仕于大内,备受礼遇。晚年辞归故山,住梓州..

神通

梵语abhijā,巴利语 abhiā。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

神通月

又作神变月、神足月、三长斋月。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月为持斋行善之月,故称三长斋月。据释门正统卷四载,于此三月,诸天以神足巡行天下,考查众生之善恶,故此时宜持斋行善,以修福德,利..

神通光

又作圆光、现起光、放光。佛菩萨身上所发之光焰,恒常不灭,乃非寻常之光,故称神通光。法华经序品(大九·二中):“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往生论有“相好光一寻”之语,此乃..

神通寺

位于山东济南东南约四十六公里处。前秦皇始元年(351,即东晋永和七年),僧朗移居泰山与隐士张忠结交。未久,秦主苻坚召忠,忠奉召而行,至华阴山卒,僧朗乃于泰山西北之金舆谷昆仑山中建精舍..

神通乘

指密教。三密之教法具有速疾之力,故喻称为神通乘。佛教之目的乃在于渡越生死海,达于解脱之境,故若以教法而别,二乘可喻为羊车,显教诸大乘可喻为马车;与此二车比较之,则密教可称为神通乘。..

神智

(一)无碍自化,彻见事理之智慧。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中):“神智洞达,威力自在。” (二)(819~886)唐代僧。婺州义乌(浙江金华)人,俗姓力。出家于云门寺。日持大悲咒,常以杯水..

能被法

对“所被”之机而言,指能被护众生之教法。 p4297

能造所造

能造与所造之并称。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具足五因(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能造作诸色,故称为能造;其他一切色法皆四大种所造作者,故称为所造。说一切有部称四大种为能造,五根五..

能诠

“所诠”之对称。诠者,诠释经典之文句,以其能解释、显现经中之义理,故称为能诠;反之,被解释、显现之义理,则称为所诠。[四教义卷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阅“能所”4296) p4298 ..

能遍计

“所遍计”之对称。第六识、第七识普遍计度诸法而妄执有实我、实法,故称能遍计。唯识三性中,遍计所执性之自性系由能遍计与所遍计所共形成。据摄大乘论本卷中之说,意识即是能遍计,此因意识能..

能缘

具有认识作用之主体为“能缘”,被认识之客体对象为“所缘”。缘乃依赖、依靠、攀缘等意,即表示心识非独自生起,必攀缘外境(客体对象)方能产生作用。唯识家又称能缘为见分,所缘为相分,而以..

能缘缚

“所缘缚”之对称。为二缚之一。能缘缚,乃所缘之境为能缘之心所缚,故称之;反之,能缘之心为所缘之境所拘碍则称为所缘缚。[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本] p4298 ..

能缘断

烦恼断灭的四因之一。谓断灭能缘之惑,而所缘之惑自亦断灭。见惑之中,苦、集、灭、道等四谛各有所断之惑,其四谛之中亦各具有二类,例如苦、集二谛之下有自界缘惑、他界缘惑两者,他界缘之惑为..

能静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一。能静之名,盖使蒙难者远离灾难,获得安静之意。相当于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所载之(大九·五六下)“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车[(王*巨/木]、马瑙、珊瑚、虎珀、真珠..

能薰

为“所薰”之对称。即能薰习者。例如七转识及其心所,称为能薰;第八异熟识为所薰,其内之种子则因七转识及其心所之薰习而生长。(参阅“薰习”6612) p4299 ..

能薰四义

法相宗论薰习时所立之能薰条件有四种,即:(一)有生灭,凡能薰之法,必显现生灭现象,由此生灭而有变化作用,不生灭则无变化作用,犹如种子之有生灭作用而能开花结果。(二)有胜用,能薰之法有能..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