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力

梵语 rddhi,巴利语iddhi 。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诸经中,多处载有佛菩萨显现神力之说,如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谓,世尊尝于百亿万人天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

神分

又作神下。意谓将法施分与天地诸神。修密教行法之际,为除尽恶神之障碍、祈请善神之保护,特向诸天或神祇读经,使其听闻佛法得法乐。一般皆诵般若心经一卷,称为神分心经。行于行法之初或表白之..

神文表白

密教修法之仪式。即于修法之先,诵神分以求诸天善神之保护,次对住持之三宝读表白文。其文表白六事:(一)赞修善之体。(二)叹施主之意。(三)愿成菩提。(四)愿成就听众之愿。(五)言以所修之善根,..

神文表白愿文

于表白之后所读之随愿文。此愿文乃随施主之意愿所造,故称随愿文。 p4245

神王形

佛教塑像之一。为威严的护法神之形像。通常著有甲胄。与忿怒形之动态形像相对,而呈静态形像。此类神王形可参见毗沙门天等四天王与帝释天图像。 p4245 ..

神仙思想

指我国古代之神秘思想。人皆向往长生不老,致产生神仙修炼及仙药之故事。根据考证,西元前三世纪,此种与山岳信仰结合之神仙思想已流行各地,可见于楚辞之昆仑山神仙、庄子之藐姑射山仙人。此一..

密迹力士

梵名Guhyapāda vajra,Sanda(音译散那)。即守护佛法之夜叉神。又作执金刚神、密迹金刚、金刚密迹、金刚力士、密迹士、密迹。据大日经疏卷一载,其为夜叉王,身、口、意等速疾隐秘难了知,故旧..

神光

(一)又称威神光。谓佛之光明灵妙不可思议。光明象征智慧,佛智离一切分别虚妄之相,为不可思议;从而其光明亦离形相,故称神光。[无量寿经卷下、赞阿弥陀佛偈(昙鸾)] (二)禅宗称自己本来之..

神我

梵语purusa。意即“人”,指个人之精神本体。又作神我谛、我知者。或单称“神”、“我”。印度数论学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二十五。即执“我”为“常住独存,受用诸法之实我一。盖数论于自性等立二..

神我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如六派哲学中之数论、胜论等说,谓人、天各自为常住独存者,彼等既可受用诸法,且为主宰万有之实我。主张此一说法者,佛教皆称之为神我外道。[金七十论卷上、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

神沙怒眼睛

神沙,侍奉阎魔王之鬼神;怒眼睛,愤怒之意。乃用以形容容貌极度恐怖、愤怒之词。 p4248

神秀

(605~706)唐代禅僧。汴州尉氏(河南开封之南)人,俗姓李。身长八尺,尨眉秀目,有巍巍威德,少览经史,博学多闻。既剃染受法,寻师访道。后至蕲州双峰东山寺,参谒五祖弘忍,誓苦节,樵汲自..

神足通

又作如意足通、神境智通、神境智证通。五通之一,六神通之一。即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载有三种神用:(一)运身神用,举身凌虚,犹如飞鸟,亦如壁上所画飞仙。(二)胜解神用,..

神足智通愿

为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九愿。圣众或可以天眼彻见净土,或以天耳远听其土之音声,然若欲身至,则不得如意,或山川遥隔,或海陆途绝,仅能瞻望。弥陀遂发此誓,愿一切往生净土者皆得神足通,可于一..

神供

密教供养诸鬼神之作法。修护摩时,于道场外净处设神供坛,诵十二天及鬼神等之真言,并献上供物。此种修法即称神供法。[大日经疏卷八、大日经义释卷六、诸尊要抄卷十一] p4249 ..

神明

无法思惟分别者,称为神;能照见者称为明。(一)指天地之诸神,诸神能明白察知善恶邪正,确实无误,故有此称。(二)指众生之神识(灵魂、精神之主体)。 p4249 ..

神昉

唐代僧。生卒、乡籍不详。初住法海寺,精通大小乘经论,唐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始于弘福寺译经,师奉召证义,尔后其门下常列位译场。显庆年间,玄奘于大慈恩寺翻译大毗婆沙论时,师曾参与笔受..

神迥

(566~630)唐代僧。冯翊(陕西)临晋人,俗姓田。聪慧绝伦,博通经典,年少出家。住京师大庄严寺,常于春夏之间云游山林,精进修业,致力于大乘教说之布衍,好嘲笑当代世人之重视武功,而努力..

神宫寺

又作神宫院、宫寺、神愿寺、神护寺、神供寺。指日本为服侍神祇,而于神社内所设之寺院而言。以本地垂迹说为基础之日本寺院,通常附属于神社。于神社中任职修行佛事者,称社僧。奈良时代,每于神..

神晏

唐末五代僧。生卒年不详。大梁人,俗姓李。幼恶荤膻,乐闻梵钟之音。十二岁染疾甚笃,梦神人赐药而顿愈。次年,复梦梵僧告之曰(大五一·三五一上):“出家时至矣!”遂从卫州(河南)白鹿山道..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