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童行

训诲童少行者。即禅林于每月之一日、十五日等,召集各局务之行者于寝堂听受训示。敕修百丈清规卷二训童行条载,凡旦望五参上堂罢,参头行者令喝食行者报各局务,于行堂前挂牌报众,鸣昏钟,行堂..

训点

日人以和音诵读汉文时,注在汉文旁边之假名与标点。古称“乎古止点”,乃于文字之四边加朱点,后世以“返点”、“送假名”代用。此系日本模仿唐朝区别四声所用之点法。其用例所示称为点图,有诸..

讫利多种

讫利多,梵名Krīta,意译为买得,奴隶之意。依大唐西域记卷三所载,阿难弟子末田底迦阿罗汉于迦湿弥罗国建立五百伽蓝时,向诸异国买鬻贱人,以充役使。末田底迦入寂后,彼诸奴自立君长,邻近诸..

讫栗枳王

讫栗枳,梵名Krkī。又作讫哩吉王、吉利王、吉利枳王、吉基罗王。为迦叶佛出世时之国王名,乃迦叶佛之父。俱舍宝疏卷九译为作事王。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下译为哀愍王。王之爱女名金鬘女,皈..

财供养

二种供养之一。以香华、珍宝等世间之财宝,供养诸佛菩萨。或以饮食、衣服、医药等物施惠他人。[集异门足论卷二] p4321

财施

三施之一。“法施”之对称。不犯他人财物,且以己财,如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物质施与他人。(参阅“三施”580、“布施”1901) p4321 ..

财慧

梵名 Vasumati。音译作缚苏摩底。又作地慧。为文殊师利之使女,乃文殊五使者之一。(参阅“地慧童子”2314) p4321

起尸鬼

又作起尸鬼。行毗陀罗法所用之鬼名。毗陀罗为印度古代之咒法,诵此咒能使死尸起而杀人。[法华文句卷十下](参阅“毗陀罗鬼”3851) p4322 ..

起心立行

发起菩提心,修成万行之意。安乐集卷上(大四七·一二下):“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即谓欲于今世得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将所修万行之功德,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

起心立德

发起菩提心而成立功德之意。安乐集卷上(大四七·一二中):“言易行道者,谓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起心立德,修诸行业。” p4322

起止处

即指厕所。禅林象器笺殿堂门:“起止处者,正屙粪之处也。”毗尼母经卷六(大二四·八三八中):“上厕有二处,一者起止处,二者用水处。用水处坐起褰衣,一切如起止处无异。” p4322 ..

起世经

凡十卷。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其内容叙述世界之组织、状态、起源、成坏等过程。分阎浮洲品、郁单越洲品、转轮圣王品、地狱品、诸龙金翅鸟品、阿修罗品、四天王品、三十三天品、斗..

起死人咒

诵咒使新死之尸起立,以杀害所怨者之魔咒,为印度古代之咒法。五分律卷二十六(大二二·一七四中):“诸比丘学起死人咒,佛言不听,犯者偷兰遮。”(参阅“毗陀罗鬼”3851) p4323 ..

起行

由菩提心之中,发起身、口、意三业之行。于身─礼拜恭敬;于口─称名赞叹,于意─忆念观察。发起此三业之行,通常有五念门与五正行之说,前者指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者,后者指读诵..

起行一心

修起行之时,思念专一,不起妄想之谓,即不起虚妄颠倒之心,以分别诸法之相。(参阅“一心”21) p4323

起事心

凡夫所未能去除之心有三,起事心为其一。于四住地所起之烦恼粗强,能发起业事,故称起事心。此心能障佛之化身。菩萨修习伏结之道,可伏除此心而得化身。[大乘义章卷十九、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

起者

十六神我之一。外道中执持我见之人,计度自能起后世罪福之业,故称起者。[大智度论卷三十五、大乘义章卷六] p4324

起信二门

又作真生二门。大乘起信论说明众生之如来藏心时,分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二门;心真如门系从众生心之本体方面而说明,心生灭门则从众生心之现象方面说明之。即:(一)真如之理体不生不灭,不增不..

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

全一卷。南朝陈代智恺撰。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为真谛所译大乘起信论之注疏。智恺曾参与真谛之译场,故颇能探得起信论之奥旨。本书即以极短之篇幅,阐释起信论中“一心”、“二门”之大意。一..

神凑

(744~817)唐代僧。蓝田(陕西)人,俗姓成。大历年中(766~779),应选得度,配住九江兴果精舍。后入庐山东林寺,登坛传法,历三十年。师居常戒律精深,长于诗文,每与白居易诗文往还,颇能..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