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院

犯罪之僧侣,罢免其职,并驱出其所居住之寺院。禅苑清规卷十百丈规绳颂(卍续一一一·四六六下):“准律合用梵坛治之,当驱出院,清众既安,恭信生矣。” p4335 ..

追善

又作追荐、追修、追福、追善供养。为消除亡者之苦,祈求冥福,于后事妥善安排后,所进行的各种法会,或造立佛像堂塔,或捐施法具财物,或诵经、持咒、供斋等各种作法。一般于逝后七日至四十九日..

追说追泯

天台宗判涅槃经说相之语。所谓追说,废止先前法华之会座,再取四教之说;所谓追泯,于法华会座之后,即谈佛性常住之理,以泯亡四教之差别,而会归于一实。法华玄义卷二下(大三三·七○一下):..

追荐七分获一

为亡者修善事,祈求冥福,称作追荐。亡者于死后四十九日之间,迷于中有,果报未定,此时最宜代为追善修福,以免其受三涂之苦报,而得往生十方无量刹土。然据灌顶经卷十一之说,若亡者生前不信三..

追严

又称大行追严。即为天子行追荐之佛事。大行,指天子之去世;严,庄严功德之义。又禅林中,为天子行追荐佛事时,师家上堂对众宣说法语,称为大行追严上堂。[禅林象器笺丧荐门] p4335 ..

悉昙字(hah)。乃摧魔菩萨之种子。共具四义:(一)一切法本不生之义,(二)因之义,(三)人我之义,(四)法我之义。由迷于一切法本不生之理,而为一切烦恼之因,烦恼之因遂起二种之我,所谓人我、..

郢匠

比喻相应成巧之事。典故出自庄子徐无鬼篇,郢地有人涂石灰于鼻端,薄若蝇翼,使匠石砍之;匠石运斧成风,随手砍去,砍尽石灰而丝毫不伤鼻,郢地人亦面不改色。国君闻之,命匠石曰:“试为寡人为..

破地狱文

依法力得免地狱苦难之讽诵文。其主要根据如下:(一)出于新译华严经卷十九(大一○·一○二上):“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唐文明元年(684)洛阳之王明干未持戒修..

破地狱印

指可令地狱之门开启,而使受苦众生得以解脱之印契。又作多罗菩萨破地狱印。依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载,结此印时,将两手之二中指、无名指屈在掌中,呈相背之状,复伸二大拇指、食指、小指,相距半..

破地狱法

即藉佛菩萨之本誓、印契、真言、陀罗尼等功力,救助亡者脱离地狱众苦之法门。诸经轨所载,其方法有光明真言破地狱法、佛顶尊胜陀罗尼破地狱法、宝箧印陀罗尼破地狱法、大随求陀罗尼破地狱法、地..

破有

有,指三有或二十五有;破有,即破三界之生死。如来为破三界之生死而出世,故称破有之法王。[法华经药草喻品、心地观经卷一] p4233 ..

破有法王

佛以无碍智之善巧方便,破有情万有实有之执着,令诸众生出离三界,了脱生死,故称破有法王。[法华经药草喻品、心地观经卷一](参阅“破有”4233) p4233 ..

破戒

梵语duh?īla。又作犯戒。与“持戒”相对。即毁破所受持之戒律。所犯之戒法不同,治罚亦异。大智度论卷九十一揭出二种破戒,即因缘不具足戒、因缘具足戒。前者为贫穷之人,不能具足衣食之缘,心..

破戒五过

破坏戒律之五种过失。即自害、为智者所诃斥、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趣。[四分律卷五十九](参阅“破戒”4233) p4233

破见

谓以邪见破坏正见。如外道以六十二邪见破坏佛之正见。其意义与谤法相同,在佛法则为至极之重罪。 p4233

破邪论

凡二卷。唐代法琳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书中评破道教之邪说。唐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上书高祖,以为寺塔、僧尼多于国有害,列述十一条,极力排佛,主张废除佛教、沙门还俗。时法..

破邪显正

为破邪与显正之并称。又作破邪申正、摧邪显正、破显、破申。即破斥邪道,彰显正理。宇宙森罗万象,诸法无量无边,概括之不外邪、正二者。滞邪者流转于黑暗世界;会正者逍遥于光明世界。故先圣前..

破和合僧

略称破僧。即破坏和合之僧伽。为五逆罪之一。可分二种:(一)破法轮僧,立邪法以破坏听闻佛陀教法之和合僧。(二)破羯磨僧,在同一结界内,别立羯磨,以破坏僧伽之和合。[四分律卷四十六、五分律..

破法

众生以邪见破斥如来之正法。与“谤法”同义。[法华经卷五踊出品](参阅“异端”5156) p4234

破法遍

又作破诸法遍、能破法遍、破遍。为天台宗所立十乘观法之第四;系以空假中三观,遍破诸法执之谓。心既安住于法界之理,以其执着故,犹未能悟入,今遍破其执;虽名破法,然仅除其病,非破除其法。..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