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密语

又称咒、神咒、密咒、禁咒。能显神验御龙缚鬼之语,与印度之陀罗尼类似,故可视之为同义语。例如大悲咒又可称为大悲心陀罗尼。 p4209 ..

真言救世者

指悉昙字中之(a,阿)字,或(aj,暗)字。救世者,乃世尊之异称。阿字或暗字为一切真言之王,犹如世尊为救世之法王,故喻为真言救世者。[大日经疏卷六] p4209 ..

真言教法

即真言陀罗尼之教法。真言,意即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陀罗尼,梵语 dhāranī,意译总持,意即如来之言语,凡一字一文皆能总摄任持无量之教法义理。盖真言之教法,乃诸如来透过自(a,阿..

真言智

悉昙字 (a,阿)字乃一切真言之根本,故由阿字所生之智,即可体知诸法之实相,并可证得六大法界之体性三昧,称为真言智。大日经疏卷十七称此智为智中之智,无上无过。[大日经卷五] p4209 ..

真言传

凡七卷。日僧荣海撰。集录印度、中国、日本等国之真言密宗著名僧俗之事迹,并有关密教流布之传说等。第一卷举龙猛、龙智、金刚智、善无畏、不空、一行、惠果等七位祖师之传;第二卷记执持金刚陀..

真言藏家

真言宗以真言藏为所依,故对他宗而言,称为真言藏家。真言藏即六波罗蜜经所说五藏中之第五陀罗尼藏。[二教论卷上] p4209

真身

亦即诸佛之法身、报身之谓。大智度论卷三十(大二五·二七八上):“佛身有二种,一者真身,二者化身。众生见佛真身,无愿不满。佛真身者,遍于虚空,光明遍照十方,说法音声亦遍十方无量恒河沙..

真身观

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法之一。观想时,以如来遍法界平等之身为对象,称为真身观。观无量寿经谓,若观想阿弥陀佛之真身,即可见十方一切诸佛,故此一观想又称为遍观一切色身想。(参阅“十六观”..

真宗

(一)谓真实道理之宗旨。对儒教而言,佛教谓真宗;又各宗均称其自宗为真宗。此外,以判教之名别之,有如下之诸说: (一)为北齐大衍寺昙隐所立的四宗之一。其谓涅槃经、华严经乃为讲说佛性、法界..

婆梨耶

梵语 bhāryā。意译妇。又作婆梨耶、婆哩野、婆庾。即指妻、妇,妻妾、女、夫人等。据起世经卷十载,劫初之时,大地有地味、地皮、林蔓、粳米等,先后自然而生,色香味具足,众生以次第食用彼..

真性要集

梵名Tattva-sajgraha。又称真性要集颂(梵Tattva-sajgraha-kārikā)、摄真实论。印度寂护造。将印度一般哲学诸派及其他佛教诸派加以分类列举,逐一评破,以阐明自宗之说。凡分二十六品三六四..

真性偈

即菩提达摩所作有关心性之诗偈。其偈文为(大四八·三七三中):“圆明净至身,灭照忘空理;缘情性离真,极妙常终始。”[少室六门悟性论] ..

真法供养

指法华经药王品所载,药王菩萨往昔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时,尝烧身供养日月净明德如来,其时诸佛同赞之为真法供养。 p4214

真法界

法界之理体真如而绝虚妄,故称真法界。此外,密教则以真法界为一切诸法之本源,亦即 (a,阿)字本不生之理体,并谓如来之智水乃从其流趣世间,润诸等持,利益世间。[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 p42..

真知

真智之知。释氏稽古略卷三(大四九·八三三下):“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亡’之中道。” p4214

真空

(一)真如之理体远离一切迷情所见之相,杜绝“有、空”之相对,故称真空。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空真如、唯识所说之二空真如、华严所说三观中之真空观等均属之。又大乘以非有之有,称为妙有;非空之..

真空妙有

即唯识所说三性中之“圆成实性”。圆成实性系远离“我、法”二执所显现之真理。因远离二执,故称真空;亦非小乘所谓与“有”相对之“空”,而为一真实之有,故称妙有。以真空故,缘起之诸法宛然..

真空教

又作空道。清代民间宗教之一。同治(1862~1874)时由真空祖师廖帝聘创立。以“复本还原,归一归空”为主旨,采静坐、静悟之修行以达于自身与本体真空之融合境界。教徒不持斋,反以杀生茹荤为隐..

真空观

华严宗所立法界三观之一。即观四法界中之理法界。真,指无虚妄之念虑。空,指无形质妨碍色相。法界,指所观之境。观,指能观之心。即住于平等之观,观色非实色,举体是真空,观空非断空,举体是..

真金山

譬称佛身;佛身具有无量之光明,一如金山,故称为真金山。[十住毗婆沙论卷五] p4216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