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出

又作踊出。从地下涌出。诸经中多处载有宝物或佛菩萨突然从空无一物之地下涌出之神妙事迹,例如法华经见宝塔品有多宝塔自地下涌出之记述,同经从地踊出品亦载有无量恒沙大菩萨自地下涌出之情形。..

涌泉

梵语sūtra(修多罗)含有五义,此为其第三义;谓修多罗之文义不尽,如泉水之流注。[法华玄义卷八](参阅“经”5548) p4148

涌泉骑牛

禅宗公案名。乃涌泉景欣禅师(石霜庆诸之法嗣)破除强、德二禅客的分别知见之故事。景德传灯录卷十六涌泉景欣章载,有强、德二禅客欲访师,于途中见师骑牛不识师,乃随口道(大五一·三二九下)..

涉境心

又作分别心。即对现前之事物产生是非、善恶、人我、大小、美丑、好坏等种种之差别观感,此种取舍分别之心乃障碍佛道修行之妄想情执。 p4158 ..

浮山九带

宋代禅僧浮山法远(991~1067)提示学人之宗门语句。由学人编集之,名为“佛禅宗教义九带集”,略称浮山九带。即:(一)佛正法眼藏带,谓带贯一切理脉,直截佛之正法。(二)佛法藏带,谓佛法乃教..

浮山十六题

宋代禅僧浮山法远辨别宗旨之十六种范畴:(一)识自宗,须识本来之宗旨,不落言诠思量。(二)死中活,绝思量。(三)活中死,执着言语,则远离真相。(四)不落死活,不堕二边,不住一色,逍遥自在。(..

浮木

人身之难得,佛法之难闻,譬如海中盲龟之逢浮木,千载难有一遭。[杂阿含经卷十五、北本涅槃经卷二、卷二十三](参阅“盲龟浮木”3457)p4159 ..

浮世

又作忧世、浮生。本谓世间动荡不定,充满忧苦;亦即无常之世。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上(大一四·八三○上):“浮世匪坚,如梦所见。”又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于日本,..

浮丘山

位于河南浚县城南一公里处。山有叠峰三层,突出平原,若舟漂浮海中,故称浮丘山。山上松柏苍郁,幽径曲回,山石壁立,景色秀丽。山之西北有千佛寺,寺内有千佛洞,现存唐至明代石刻造像九百六十..

浮石寺

位于韩国庆尚北道荣川郡。山号太白山。依三国遗事卷四所载,新罗文武王十六年(676),时为唐仪凤元年,留学我国之新罗僧义湘归返太白山,奉旨开创本寺,并以此为根本道场,大阐华严一乘之旨,..

浮陀跋摩

梵名 Buddhavarman。又作佛陀跋摩。意译觉铠。西域人。自幼履操明直,聪悟拔群,博习三藏,尤善阿毗昙毗婆沙论,常诵持此部以为心要。后于刘宋元嘉年中来北凉。沙门道泰自葱岭附近获得阿毗昙毗..

浮屠祠

指祭祀佛陀之祠,即我国早期之佛寺。浮屠,梵语 buddha 之古译,新译为佛陀。我国最古之浮屠祠,据传为东汉末年笮融于徐州地方所建,其中供有外表涂金之铜造佛像,为我国最古之金铜像。另楚王英..

浮云

维摩经十喻之一。浮云聚散不定,变幻莫测,以此比喻人身如浮云,须臾变灭。[维摩经方便品] p4161 请勿翻制

浮图

又作浮屠、佛图、蒲图、休屠。(一)梵语 buddha(佛陀)之讹译。我国古代称佛陀为“浮屠氏”,称佛教为“浮屠教”。魏书释老志:“浮屠,正号曰佛陀,佛陀与浮图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

浮尘

一切有为之诸法,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称浮尘。[楞严经卷二] p4161

浮囊

渡海人所带防溺之物,渡海人若无浮囊则有溺水之忧。诸经论每以浮囊喻指戒律,谓菩萨奉持禁戒,其心坚固,犹如金刚;譬如渡海之人,护惜浮囊,惟恐命丧,丝毫不懈。[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

浴亡

即汤灌。尸体入棺之前,以温水沐浴,使之清净,称为浴亡。丛林中,每有病僧入寂,多行此仪式。敕修百丈清规卷六亡僧条(大四八·一一四七下):“如病僧瞑目,延寿堂主即报维那,令堂司行者报烧..

浴主

又作知浴、浴司。禅林西序六头首之一。禅院中司浴室之职务。凡遇开浴,于斋前挂开浴牌,并铺设浴室,点视柴火炭煤等。其下有浴头行者受其使令。[敕修百丈清规卷四知浴条、禅林象器笺职位门] p..

浴池

为浴身所设之池塘。于印度,除浴室之外,有承受雨水作池,或盛清流洗浴。印度为热带,故随处设之,以供澡浴之用。[释氏要览卷中] p4161 ..

浴衣

巴利语udakasātikā。又作浴裙、内衣、明衣、雨浴衣。入浴时所著之衣服。浴具七物之一。依五分律卷二十六、十诵律卷十八、摩诃僧祇律卷四十等,比丘、比丘尼不得裸形而浴,必着浴衣,若不着之..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