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心戒

为圆顿戒之异名。又作梵网菩萨戒、菩萨金刚宝戒、一乘戒。即依法华经开显之妙旨,而授受梵网经中所举之十重戒与四十八轻戒。此戒系回转小乘心而趣向大乘道者所受之戒,故称回心戒。(参阅“圆顿..

回心直进

指回心教、直进教二种。又作回心直进。乃华严五教之第二始教中之区别。为渐悟之机而施设者,称回心教;为顿悟之机而施设者,称直进教。[华严五教章卷二、五十要问答卷上、卷下] p3783 ..

回伏难

回伏,又作洄澓、回复、洄洑、回复、回伏,为水之旋流或逆流之意;引申为轮回或退转之意。难,为灾难之意。回伏难,即指轮回之难,或退转之难。亦即指于生死海中旋流轮回之难,或指至佛果之途中..

回向

(一)梵语parīnāma。又作回向、转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一)依般若空..

回向文

又作回向文、回向偈。乃课诵或法会结束时,将读经之功德回向于自他或死者,使其成佛往生之文。例如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载之偈(大九·二四下):“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回向利益他行

又作回向利益他行、利益他回向行。指回施自己所得之功德,以利益其他众生之行为。乃往生净土之五念门中第五回向门之行业。五念门中,前四门乃自利之行业,唯此第五门为利他之行业。其行相有往相..

回向门

为五念门之一。又作回向门。即将自己之功德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以拔除众生之苦恼,并愿与众生同生安乐净土者,称为回向门。往生论注卷下,将此修行门分为往相、还相二种,即:(一)以己之功德..

回向陀罗尼

又作回向轮陀罗尼、回向陀罗尼。以诸善根回向一切众生,而消灭彼等恶业重罪之陀罗尼。其真言为:唵(oj,归命)娑么啰娑么啰(smara smara,忆念忆念)微么曩(vimāna)沙啰(sara,坚牢)摩诃..

回向发愿心

又作回向发愿心。为三心之一。指行者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回向于西方净土,而发往生净土之愿心;属自力三心之一。出自观无量寿经。又回转自力之执情,向于他力本愿之大道,而作得生之想者,亦称回..

回因向果

为道绰之安乐集卷下所说六种回向之一。即回转所修之因行,转向所求之果。(参阅“六种回向”1304) p3785

回大入一

谓回转方便之大乘心而归入一佛乘。又作回大入一。据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所载,长者以羊车、鹿车、牛车等三车予其三子,复予以一大白牛车,以期三子自门内而出门外。此一譬喻中,长者喻指佛,三车喻..

回物

又作回物。指信徒所布施之物。永平清规卷上典座教训(大八二·三二一上):“施主入院舍财设斋,亦当诸知事一等商量。(中略)回物、俵散同共商量,不得侵权乱职也。” p3785 ..

回施

回转己之功德而施于众生,使往生净土。其意有二:(一)自佛回施予一切众生。(二)自一众生回施予其他之众生。[往生论注卷下] p3786

回施向善

将己之善根回施予一切众生,以期共同向善。(参阅“回向”3784) p3786

回财

又作回财。即施主先向寺院支借钱财以营办追荐、供养等法事,于事后施主如数偿还钱财,称为回财。禅林象器笺第二十九类钱财门:“施主就寺修荐,或未纳支费见钱,且借常住财营办,后时施主如数偿..

回祭

又作回祭。与“回财”同义。即先报请库司营办祭食,事后再偿还其费用者,称为回祭。敕修百丈清规卷六亡僧条(大四八·一一四八上):“预报库司造祭食,差人铺排祭筵,乡人法眷作祭文,纳库司钱..

回诤论

梵名Vigraha-vyāvartanī(论破质疑之意)。全一卷。龙树(梵 Nāgārjuna)着,汉译系后魏毗目智仙与瞿昙流支于兴和三年(541),在邺都金华寺所译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为龙树所著..

回机

又作回机。即回转机用之意。亦即指传持佛心印者,回转自己之机用,而赴于三界六道轮回苦界,以行救度众生之方便利行。 p3786

回迟向速

回转万劫所修成就之迟行,向一生即能成就之速行。(参阅“回向”3784) p3786

形相功德

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之中,属十七种国土功德庄严之一。天亲之净土论谓(大二六·二三○下)“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一语,即指此一德相。昙鸾之净土论注卷上释之为(大四○·八二八下):“..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