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寺

(一)位于陕西西安。唐代贞观十九年(645)因设华严宗初祖杜顺之墓塔,而建华严寺。明代改称今名,嘉靖年间遭天灾,万历年间重修。华严寺最初位于城外神禾原,据明代赵崡所撰“访古游记”,谓记..

开福道宁禅师语录

凡二卷。宋代僧开福道宁撰,月庵善果编。全称潭州开福禅寺第十九代宁和尚语录。又称潭州开福报慈禅寺道宁师语录、开福宁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开堂晋院拈香法语、上堂、小参、垂..

开废俱时

天台宗以开权、废权同时而无前后之分,称为开废俱时。此系天台宗对于法华经所作判释之语。盖天台宗为明法华开显之旨,遂就妙法莲华经题号之“莲华”二字,开立本门三喻及迹门三喻,“开废俱时”..

开废会

指法华经之“本迹二门”开会之三义。此系天台宗对于法华经所作判释之语。乃天台大师智顗就佛陀之“教说”及“佛身”问题,于论及“真实”与“方便”之关系时所归结之三种概念。法华经前十四品迹..

开敷华王如来

梵名 Sajkusumita-rāja-tathāgata。音译三句苏弭多罗惹怛他誐多。又称为娑罗树王华开敷佛、开敷华佛、华开敷佛。乃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南方之如来。住于离垢三昧,以菩提心种子,长养..

开遮

即开与遮。开,许可之意;遮,禁止之意。又作开制、遮开。为戒律用语。即于戒律中,时或开许,时或遮止。小乘戒之戒法较严,并无开许;大乘戒法则本慈悲愿行,与活用戒法之精神,时有开许,称为..

开坛

谓开曼荼罗坛,行传法灌顶。而自开道场,授弟子灌顶之师,称为开坛阿阇梨、开坛者。 p5313

开导依

为心、心所产生作用时,所须依靠的三种缘之一。系法相宗讨论有关心与心所彼此间依存的关系时所立之名相。又称开避法、开导根、等无间缘依(梵samanantara-pratyaya)、等无间依。心,又作心王,..

开静

开,开觉、开放二义;静,静睡、静虑(坐禅)二义。(一)开觉静睡。禅林晨朝鸣板,催促僧众起床。有大小开静之分,小开静又称开小静,于五更四点之后,鸣库前之板,此时行者先起床。大开静又称开..

开题

(一)解释经论之题而说明该经之纲要者,称为开题。如大日经开题、金刚经开题等。与玄谈、玄义之义相同。又重新书写经文而加以供养讲赞,称为开题供养。 (二)翻开经文。(参阅“开经”5310) p531..

开宝寺

位于河南开封。寺建于北齐天保十年(559),初名独居寺。唐代开元十七年(729),玄宗东游至此,改名封禅寺。北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复改今名,太宗端拱年间于寺内建塔。今寺已废。开封之祐..

开炉

古代禅宗寺院为防寒月,于阴历十月一日开启寮房暖炉,称为开炉;该日即称开炉日、开炉节。至次年阴历二月一日关闭,称为闭炉。开炉之日,住持上堂说法,称为开炉上堂。[禅苑清规卷四圣僧侍者炉..

开觉

开发觉知之意,亦即开发自己本具之佛性,以证悟法之本源。[八十华严经卷六] p5315

开权显实

开除权教之执着,显示真实之义。“开”含开除、开发、开拓等义;开除乃除却权执,开发乃由内机缘纯熟而脱权执,开拓乃权即实而广其体之义。即开除三乘之权便,显示一乘真实之义。此系天台宗对于..

开显

开,开除之意,即开除执着;显,显示之意,即显示真义。此系天台宗对于法华经所作判释之语。关于法华开显之思想,于大智度论、法华论等印度诸师之述作中并未诠明,而我国则早于东晋竺法旷即倡法..

云岩竖起扫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岩扫地、云岩拂地。本则公案记述云岩昙晟接化道吾圆(宗)智,令其觉醒本来面目之因缘。从容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二四○下):“云岩扫地次,道吾云:‘太区区生!’岩云:..

闲不闲

指有闲与无闲修习佛道之两种境地。闲又译作有暇,即有闲暇可修行佛道之处,如人道;不闲又译作无闲、无暇,即无暇修行佛道之处,指生于八难之处,即生地狱、饿鬼、畜生、长寿天、北郁单越、盲聋..

闲古寺

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之少室山。乃三论学者道诠之住地。梁武帝时,高丽道朗尝至此弘传三论,武帝甄选学徒十人从其学,唯独道诠有成就。道诠初止闲古寺,后移苏州虎丘山。 p5316 ..

闲供养

指无真实心之供养。即以福报为目的,纯为利己之供养。 p5316

闲尘境

禅林用语。指无意义、无价值之外在诸条件;尤指不用之文字、言语。尘境之“境”,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对象六境(色声香味触法),以其有染污心之性质,故称尘境。前述之文字配以色尘境,言..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