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进九退

喻佛道难行,十人进修中,有九人会退堕。五秘密轨(大二○·五三五中):“于显教修行者,久久经三大无数劫,然后证成无上菩提,于其中间十进九退。”[二教论卷下] p477 ..

十想

乃指十思想或十种观想。即:(一)无常想,观一切有为法皆新新生灭,无常变坏。(二)苦想,观一切有为法无常,常受三苦、八苦所逼迫。(三)无我想,观想一切法为苦,亦不自在;皆由因缘所生而无自性..

十岁减劫

十岁为减劫人寿之极短,故有十岁减劫之称。住劫二十中劫之中,最初第一劫为减劫,减劫乃人寿从无量岁减至十岁之期间。[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俱舍论卷十二](参阅“劫”2811) p478 ..

十万亿土

全称十万亿佛土。指从此娑婆世界至西方极乐世界间,佛国土之数目。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六下):“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上):“法藏菩萨今..

十圣

指在十地位之菩萨,乃对三贤而称为十圣。仁王般若经合疏卷中谓,三贤即地前之三十心,十圣即十地之菩萨。以十地之菩萨皆已断惑,证会正性,故称十圣。[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法华玄义卷五上、..

十圣处

乃小乘行人所修之十种法。此十法能生圣者,又为圣者所依,故称圣处。即:(一)断五法,指断五上分结,得阿罗汉。(二)成六法,指成六妙行。(三)守一法,指系念而观身之无常、苦等。(四)依四法,指..

十号

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虽称十号,然一般皆列举十一号,即:(一)如来(梵tathā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二)应供(梵 arh..

十大德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于慈悲寺设立僧官十人,命名为十大德,以统筹管理僧众、教团等事。其中,觉朗、保恭、吉藏、法侃、慧因、海藏、智藏、明瞻等大德,皆为出身于南朝陈代之高僧,且与长安..

十大数

系以一阿僧祇为单位,渐次转倍,至不可说不可说等之十种大数。即阿僧祇、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阿僧祇表示极大之数,俱舍论谓为五十二数或..

十大论师

注释世亲“唯识三十颂”之十位论师。全称唯识十大论师,又作十论匠。即:(一)护法,梵名Dharmapāla(音译达磨波罗)。(二)德慧,梵名Gunamati(音译窭拏末底)。(三)安慧,梵名Sthiramati(音..

十大愿

十种大愿。又作十愿。(一)指普贤之十大愿。(参阅“普贤”5000) (二)初地菩萨所发之十大愿,据菩萨地持经住品载,即:(一)供养愿,常愿以清净心供养诸佛。(二)受持愿,愿受持诸佛之教、行、证..

十山王

谓十山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故称十山王。用以比喻十地菩萨之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据华严大疏卷四十四列举十山王,而喻之为宝山,即:(一)雪山王(梵Himālaya-girir..

十不二门

(一)乃指天台宗所立十种不二法门,以显示观心之大纲者。湛然据智顗之法华玄义所说之十妙,赋与实践之解释,即由门十妙立色心不二乃至受润不二等十门,称为十不二门。一般认为十不二门是互不相..

十不二门指要钞

凡二卷。北宋四明知礼(959~1028)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乃注释湛然之十不二门,为后世天台正统教义之重要典籍。唐代湛然曾着玄义释签,解释法华玄义之本门十妙与门十妙。另又刊行“十..

十不知境

小乘之果佛,因未断“不染污无知”,故闇昧于世间事法;其事虽多,以十不知境为首。即:(一)味,指诸法之味。(二)势,指损益之势。(三)熟,指物之成熟。(四)德,指物之德用。(五)数,指物之数量..

十不净

梵语da?a-a?ubha,巴利语dasa-asubhā。指尸体自腐烂至成白骨之十种状态,即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又脱离肉体之执着,观察肉身..

十不增长业

不故思业与故思业中,受他人之强制或由于无智所造之轻业,不薰增业种子,称为不增长业。据瑜伽师地论卷九载,十种不增长业即:(一)梦所作业,谓梦中所为,非意思所起,亦非身口所作,是为不增长..

十五依处

又称十五种因缘依处。即唯识宗之随说因等十因所依之处。(一)语依处,指与法、名、想而起之语性,依此处而立随说因。(二)领受依处,指所观待之能所受性,其能受为受之心所,所受通一切法;依此处..

十五鬼神

指恼乱童子之十五鬼神。常游行于世间,惊吓孩童。即弥酬迦(梵Majuka)、弥迦王(梵Mrgarāja)、骞陀(梵Skanda)、阿波悉魔罗(梵 Apasmāra)、牟致迦(梵Mustikā)、魔致迦(梵Mātrikā)..

十五尊

真言行者身上应安布之十五尊。即:(一)观身如佛形,此乃先以全身为佛身,即理法身。(二)根本命金刚,发心最初金刚萨埵之身,为智法身,摄五佛。(三)释轮以为座,以帝释天所住之忉利天为座,此为..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