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法我

即计着人之实有为人我,计着法之实有为法我。与我法二执同义。全称人我执法我执。又作人法二我、生我法我。人我为法我之果,二乘仅断果之人我,菩萨更断因之法我执而入初地。又大乘起信论谓我见..

人身

指生于人界之身体。八十华严卷六十四(大一○·三四六中):“得人身难。”梵网经菩萨戒序(大二四·一○○三上):“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大一二·四九八下):“人身难..

人身牛

指未闻佛法又无智慧之人。此人虽具人身,而心智如牛。大智度论卷五(大二五·一○一中):“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中略)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义。(中略)无闻亦无智,是名人身牛。” p25..

人命不停

指人之生命无常,应当常勤观照,离诸恶心。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大一二·四九八下):“人命不停,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云何纵心,令住恶法?” p255 ..

人定

即六时中之初夜。印度分一昼夜为六时,其中之初夜,我国古代称为亥时,即午后九时至十一时,禅林以之为就寝时刻,故称人定。 p255

人法

即人与法之并称。(一)人指说教者或受学者,法指所说之教或所学之教。 (二)具有心之作用者为人,不具心之作用者为法。例如,众生依因缘和合而成立,是为人;五蕴为构成众生之要素,是为法。 p255..

人法二空

即人空、法空。又称我法二空、生法二空。无人我之执,以身为五蕴假和合,实无常一主宰之我体,称为人空,观此真理,则称人空观。无我法之执,以色等诸法亦归于空而无实性,称为法空。一般而言,..

人物始义论

东晋僧康法畅撰。系论述清谈人物之作,今已佚失。康法畅与般若学者康僧渊、支敏度等,于成帝在位(326~342)时渡江南游,常持麈尾闲步街头,每遇名士,即由晨朝清谈至日暮。当代名士庾亮曾问(..

人非人

(一)人与非人之并称。“非人”谓天龙八部、夜叉、恶鬼王众等。(二)乐神名。乃天龙八部众之一,为印度俗神紧那罗(梵 Kijnara)之别名,以其形态似人,而实则非人,故称人非人。又作紧捺罗、紧陀..

人施设论

巴利名Puggala-paatti(补特伽罗坋那坻)。系分类说明补特伽罗(人)之书。即主要论述蕴、处、界、根、谛、人我等六施设中之人我施设及人我之各种类。为南传佛教上座部巴利七论之一。内容分论母..

人师

乃指凡夫之具有教化他人能力者。不指佛菩萨等圣者。 p257

人格神

乃具人格之神。有神论宗教,多立有人格之神;然佛教是一种“法信仰”,并不立人格神。诸弟子系透过释尊之人格,而信奉其教法。释尊入灭之后,弟子追慕之心坚定不移,故有佛陀观、佛身论之发展。..

人记品

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九品。乃“授学无学人记品”之略称。本品记载佛授予阿难、罗睺罗等二千位学与无学将来作佛之记莂 。又“学”,指未断尽一切烦恼,尚须修学无漏的戒定慧之人;“无学”,指..

人祭

梵语purusamedha。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苏摩祭之一种。以人为牺牲。与马祭类似,乃为祈求获得马祭所不能达成之更大欲望而行之祭礼。白夜柔吠陀第三十章列举用作牺牲之百八十四种人,其中有盗窃者、..

人造华

取绢、木、纸、黄铜等材料造花,以金银色庄严之,常年供在佛前。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之灌沐尊仪中,谓日日浴佛时,应布列种种名花香草,然于缺乏鲜花之冬季,剪缯彩造花,置于佛像前亦甚佳。首楞..

人鸟明暗

眼赤鸟见黑夜为美而光耀之色,而人类惟见一片闇黑之色。此喻立场不同,所见亦互异。显密二教论卷上(大七七·三七五上):“文随执见隐,义逐机根现而已;譬如天鬼见别,人鸟明暗。” p257 ..

人尊

乃对佛之尊称。意为人中之尊。增一阿含经序品(大二·五五○上):“人尊说六度无极。” p257

人华

依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大九·二○中):“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各得成实。”此品乃佛以三草二木(小药草、中药草、上药草;小树、大树)喻佛以智方便演说一相一味之法(如..

人间

梵语 manusya。音译摩[少/兔]沙、末奴沙、摩奴阇、摩[少/兔]史。指人所住之界域。乃六道、五趣、十界之一,又称人间界、人界、人趣、人道或称世间。印度原语与汉译之语,皆以复数来表示;盖人之..

人药王子

释迦牟尼佛前生所修菩萨行之一。依菩萨藏经卷下载,阎浮提有一摩醯斯那王,其夫人生一子,病人触之即愈,故称人药王子。如是于千岁中治众人之病以至命终,死后碎其骨,涂病人之身亦能令病愈。 p..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