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蛇首尾

乃譬喻众生愚痴,常为人我之争,而堕于三途恶道。据杂譬喻经载,昔时有一蛇,其头尾自诤不已,皆以己为大。头言:“我有耳能听,有眼能看,有口能食,行时在前,故应为大。”尾道:“我使汝去,..

一通

指鸣鼓,打板,或击磬之时,以缓打为始,而后次第调整,使之渐有间隔,后再急速敲打一回,如此称为一通。禅苑清规卷二上堂(卍续一一一·四四三上):“闻一通鼓,首座、大众上法堂内。” p68 ..

一麦

乃古代印度之长度单位。相当于一麦之大,即一丁点儿长度之意。俱舍论卷十二(大二九·六二中):“七虱为穬麦,七麦为指节,三节为一指。” p68 ..

一麻一米

世尊出家求道之初,以苦行自修,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大智度论卷三十四(大二五·三一一上):“释迦文佛于沤楼频螺树林中,食一麻一米。诸外道言:‘我等先师虽修苦行,不能如是六年勤苦。’” p..

一喝

喝为张口叱吒之声。禅林中,师家为令参学者开悟所发出之叱吒声,称为一喝。于此,尽有其大机大用,自不同于普通之一喝。临济录(大四七·五○四上):“师问僧:‘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

一喝万机罢三朝两耳聋

禅林用语。谓师家一喝时,则学人之所有分别意识皆停止,于三日间,两耳不能听闻一切音声。此乃百丈怀海在马祖道一门下大悟之体验。景德传灯录卷六百丈怀海章(大五一·二四九下):“老僧昔再蒙..

一唾消世界火

乃佛藏经中所列之譬喻,系譬喻佛陀说无生无灭法以令人信解,其事甚为希有。诸经论列举之譬喻有若干事例,“一唾消世界火”即其中之一。佛藏经卷上(大一五·七八三上):“譬如有人嚼咽须弥,能..

九界

乃指十法界中之九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 p142

一寻

乃古代之长度单位。伸张两臂为一寻,约等于八尺或六尺。亦有称七尺者。 p69

一揣食

又作一抟食、节量食。乃圆状之食物。佛教行者一次仅能接受一揣食之供养。为十二头陀行之一。(参阅“头陀”6362) p69

一期

(一)谓制定一修行期限。例如常行三昧之修行,其期限为七日至九十日。中国禅宗丛林,以元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一期,再由七月十五日至元月十五日又为一期。尤以七月十五日前后数日为调换各序职..

一期纵横

天台宗之判教语。天台宗将佛陀一代之说法判为五时四教。一期,指佛说法度生之时间;纵横,指五时四教。五时乃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时等,以其说法有次第,故谓之纵;四教为化法之藏..

一棒

禅林用语。乃师家接引弟子所用之机法。以拄杖棒打,是为警策之用,与“一喝”同义,乃为师者提撕学人所用之法。赵州录卷下(卍续一一八·一六六上):“师从殿上过,见一僧礼拜,师打一棒。云:..

一棒打杀

禅林用语。乃挥拳棒喝,表现禅机之禅语。系禅师接引弟子所用之严格机锋,以之驱除学人之恶见妄想。云门录卷中(大四七·五六○中):“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

一款便招自领出头

禅林用语。谓自己招认自己之缺点。一款,即一纸召唤状。“自领出头”,本为我国法庭所用之语,指自己出席法庭招认罪状。从容录第十八则(大四八·二三八中):“僧云:‘既有,为甚么却撞入这个..

一无碍道

体得“生死即涅槃”后,能融和此两者而无碍之悟道。[往生论注卷下) p70

一发意顷

指发起一个意念之间,形容时间之短暂。与“一念之顷”同义。 p70

一等

乃一样、平等、无差别心之意。与“无别”、“无异”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乃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各皆一等。” p70 ..

一笔三礼

谓雕绘佛像或书写经文时,每下一笔则礼拜三次,以表内心之虔敬。 p70

一笔勾

谓破除一切尘缘。莲池大师曾作七笔勾谱诀劝世,有“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等七首,谓一切尘缘皆能破除。今人言前事不提亦谓一笔勾。 p70 ..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