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北宗论

全一卷。略称北宗论。为唐代流行之北宗禅籍。作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另有大英博物馆所藏敦煌本(史坦因第二五八一号)。本书标题之下有“大乘心”三个小字,内文篇幅极短,全论仅四六..

大乘四果

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通教菩萨历十地修行证果,有浅深始终之不同,借声闻四果之位以区别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六遂称之为大乘四果。即:(一)初地生如来家,是为须陀洹果。(二)八地得授记,是..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凡八卷。唐代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乃释迦如来于耆阇崛山,为文殊师利、弥勒等诸大菩萨叙述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计分序品、报恩..

大乘玄论

凡五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4~623)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全书以三论宗空观中道之基本思想论证大乘佛法。著者嘉祥大师不仅为三论学之集大成者,且对于当时佛教界所重视之法华(四部)..

大乘同性经

梵名 Mahāyānābhisamaya-sūtra。凡二卷。北周阇那耶舍译。又称同性经、佛十地经、一切佛行入智毗卢遮那藏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叙述如来之十地大乘同性之法门。初,佛于大摩罗耶精妙山..

大乘成业论

梵名 Karmasiddhi-prakarana。世亲着,唐代玄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异译本有毗目智仙所译之业成就论。系有关身口意三业之论书。全书站在大乘唯识思想之立场,以批判部派佛教诸派之学说..

大乘百法明门论

梵名 Mahāyāna-?atadharma-prakā?amukha-?āstra。全一卷。属印度大乘宗经论部。又称大乘百法明门论略录、百法明门论、百法论、略陈名数论。天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大乘佛教

大乘,梵语 mahā-yāna,意指大的交通工具。不以个人之觉悟(如小乘行者)为满足,而以救度众生为目的,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载乘众人,故称为大乘。以此为宗旨之佛教,即是大乘佛教。西元前后..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全一卷。又称法界无差别论。印度坚慧菩萨造,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阐明菩提心之义,并论述法界之无差别平等。初举归敬颂,次列菩提心之十二义(果、因、自性、异名、无..

大乘法相研神章

凡五卷。日僧护命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七十一册。略称法相研神章、研神章。叙述世界建立之相,并阐明“三界唯识”等法相宗之要义。计分十四门,大多为问答之体裁。 p817 ..

大乘法苑义林章

凡七卷(或作十四卷)。略称法苑义林章、义林章、法苑,别称七卷章。唐代窥基着。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书中对于唯识教义之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理论、果位等,均详加阐释..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原为十卷,今仅存三卷。又作大乘义林章补阙、补阙义林章、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大乘法苑林章补阙章。唐代僧慧沼(650~714)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八册。系慧沼增补、注释其师窥基所撰之大乘法苑义..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

全一卷。略称髻珠经。唐代菩提流志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乃就菩萨修行悟入所得之三摩地来说明其修行次第,并分别叙述护念者、愿求者、听闻者等之功德,与毁谤此法门之果报。[开元释教..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梵名 Mahāyānābhidharma-samuccaya。凡七卷。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略称集论。乃集解大乘阿毗达磨诸要项而成。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分为本事分与决择分,前者有三法、摄、相应、成..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梵名 Mahāyānābhidharma-samuccaya-vyākhyā。凡十六卷。安慧菩萨杂糅,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又称阿毗达磨杂集论、杂集论、对法论。乃随文注释无著菩萨之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而成..

大乘律

又作大乘毗尼、菩萨毗尼、菩萨律藏、菩萨调伏藏。指大乘菩萨受持之戒律。为“小乘律”之对称。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七中):“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三宝,愿得好师同学善友..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凡三卷。唐代智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略称菩萨行门诸经要集。系纂集诸经中,有关大乘菩萨行之要文而成,计有四十二经六十七条(或六十六条)。卷上引载象腋经、说妙法决定业障经等十一部..

大乘涅槃经

阐述法身常住,众生悉有佛性、阐提成佛等论题之大乘经典。据诸经录所载,历来汉译涅槃经有如下十五种:(一)胡般泥洹经,凡二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二)大般涅槃经,凡二卷,曹魏安法贤译。(三)大..

大乘起信论

全一卷。又称起信论。相传为印度马鸣(梵A?vaghosa)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阐明如来藏缘起之旨,及菩萨、凡夫等发心修行之相,系从理论、实践两方..

大乘起信论别记

全一卷。唐代法藏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系就真谛所译之大乘起信论中选择要目解释而成。计分三十五章。另据湛睿之起信论义记教理抄卷十五、顺高之听集记卷十三本、凤潭之起信论幻虎录卷四..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