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热地狱

焦热,梵名 Tapana,巴利名同。又作烧热地狱、烧炙地狱、炎热地狱、热恼地狱、热地狱。八热地狱之一。若烹煮蚕茧,或煎炒有命之众生,死堕此狱。若堕此狱,火随身起,烧炙罪人,皮肉焦烂,苦痛..

焦芽败种

指不能发无上道心之二乘。因与草芽之枯焦、种子之腐败者无异,故称为焦芽败种。如维摩诘经谓,二乘如焦芽败种,不能发无上道心。 p5146 ..

为涅槃之异称。又作炎。如来度众生之机缘既尽,即入于涅槃。故藉托薪尽火随灭,而称涅槃为炎。称涅槃经为炎经,称悉昙字中之“涅槃点”为炎点。[摄大乘论释卷十(玄奘译)] p5065 ..

焰口

(一)饿鬼名。又称焰口、面然。其体枯瘦,咽细如针,口吐火焰。以生前悭吝之故,遂有此一果报。曾于阿难入定中显现,并因而成为佛教“放焰口”仪式之缘起。[焰口饿鬼经] (二)为一种根据救拔焰..

焰摩天

焰摩,梵名 Yama,西藏名 G?in-rje。护世八方天之一,十方护法神王之一,十二天之一,外部二十天之一。于密教中特将阎魔王称为焰摩天,而列之于天部。然焰摩天之形像与阎魔王不同。于现图胎藏界..

焰摩天曼荼罗

以焰摩天为中心所建立之别尊曼荼罗。乃为祈冥福、延寿除灾而修焰摩天法时所用之曼荼罗。其图相有数种,据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所载,主尊焰摩天乘水牛,右手执人头幢,左手仰掌,垂右脚;有二天女..

焰网庄严

又作焰网庄严。焰,火焰;网,指帝释天之网。焰网庄严乃比喻佛之光明重重交彻而无尽际,犹如帝释天之珠网。 p5067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禅林用语。原指真正之珍宝即在自家之中;禅林中,转指开悟之大事最重要关键乃在于本具之佛性,若不明此理,反而向外寻求,终必无所获得。碧岩录第五则(大四八·一四五上):“嵓头喝云:‘尔不..

从香

禅林中,于开堂祝圣时,侍者插瓣香后,更拈一炷香。或新住持为其本师插香于炉,插完归位后,侍者进前再插一炷香或撮香烧之。以小瓣香随从于大瓣香之后,故称从香。敕修百丈清规卷一(大四八·一..

从伦

元初曹洞宗禅僧。号林泉。生卒年不详。参谒燕京报恩寺万松行秀有省悟,为其法嗣,初住万寿寺,并继其师主持报恩寺。世祖九年(1268)奉诏入内殿,尝与帝师论道,发挥禅学大要,委婉奏上宗密之禅..

从容录

凡六卷。南宋万松行秀撰。又称万松老人评唱天童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将天童山宏智正觉禅师所作颂古百则附加示众、着语、评唱而成。从容,为万..

从义

(1042~1091)北宋僧。温州(浙江永嘉)平阳人,俗姓叶。字叔端。八岁出家,十七岁师事扶宗继忠,研习天台教义,后遍历诸方,先后住持大云、真白、五峰、宝积、妙果等五刹。二十七岁于妙果寺讲..

从仪师

僧职之一种。又作从威仪师。授戒或法会中,于威仪师之下职掌纠正众僧威仪之僧。若在纲所(职务所行之场所),则辅佐三纲。(参阅“威仪师”3772) p4558 ..

从谂仍旧

禅宗公案名。从谂,指唐代之赵州从谂禅师;仍旧,谓沿用、依循、效法前人之习惯、法则、求证方法、工夫等。赵州从谂教导学人不必以思索工夫强求开悟,若踏循前人之踪迹,亦能自达悟境。禅苑蒙求..

从谂洗脚

禅宗公案名。唐代赵州从谂行脚时,参谒临济义玄,恰遇临济洗脚之故事。据禅苑蒙求卷中载,赵州问(卍续一四八·一二七上):“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临济答以:“恰值老僧洗脚。”赵州欲更近前作..

从显入密

即初修显教,后转入密教。此种修行者,又称从显入密之机或迂回之机,与最初即修学真言门的直往之机有所区别。 p4559

御水取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御松明。系日本东大寺罥索院(二月堂)所举行之“修二月会”。在为期十四天法会中之第十二日后半夜举行。参加法会之僧,手拄柳制“牛王杖”,持法螺贝、金刚铃等,另有一童子..

御衣木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御素木、佛木。为制作佛像之木材。御衣之“御”,于日文中表示尊敬之意,指佛之法衣,引申为制造佛之形体,其材料则称御衣木。另依材料不同,而有御衣绢等名称。 p4560 ..

御佛名

日本佛教用语。日本佛教界,以称念阿弥陀佛及诸佛之名号为御佛名。但在用语上,特指在法会中,将称念佛、菩萨、祖师等名号之敬礼文,谱以曲调而唱咏者。 p4560 ..

御身拭

日本京都右京区嵯峨清凉寺(又作释迦堂),每年三月十九日所举行为佛像擦身之仪式。又平常拭净佛像上之灰尘,亦称御身拭。 p4560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