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受日出界逢难法

亦名:受日出界逢难法随机羯磨·诸众安居篇:“受日出界逢难法。律中比丘受七日出界,为父母兄姊等至意留过日,或水陆道断,遂即过限,佛言不失岁。僧祇云,若受日在道,不得迂回,当日若了,即..

安居受日十八缘

亦名:受日十八缘羯磨疏·诸众安居篇:“四分缘中十八不同,十四是檀越,余者佛法僧事也。”济缘记释云:“十八缘者:一、大臣夺僧供养白王,二、求同诵经人,三、大臣凿渠白王,四、檀越请布施..

安居受日对首法

亦名:受日对首法、受七日对首法、对首受日法子题:心念受日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对首受法,应具仪对比丘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今受七日法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三说。..

安居受日尼唯开七日

亦名:受日尼唯开七日法子题:尼无羯磨受日法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四分尼律中,开受七日,不云多。僧祇,尼无羯磨受日法,若塔事僧事游行者,受七日去。……尼是女弱,不假多游;入俗外化,生..

安居受日心念法

亦名:受日心念法、心念受日法、受七日心念法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心念法。(一、明缘法)十诵,五种人,谓独住等,心念受日。若界中有人堪来,不待,心念不成。若待不得,界又无人,具仪,心..

安居受日悬受非法

亦名:受日悬受非法羯磨疏·诸众安居篇:“言悬受者。本有前事,可牒缘成;既无实缘,不可虚牒。一、则不可倚傍,二、则本无实缘,三、则不知期限,四、则妄受侥幸。一向不合也。如律,无事及减..

安居受日法

亦名:受日法、受日出界法子题:三种受日并不通夜、受日三种随机羯磨·诸众安居篇:“时有佛法僧塔事,及父母檀越召请受戒忏悔等缘,并瞻病求药问疑请法,如是诸事,不知云何。佛言,不及即日还..

安居受日法诸部不同

亦名:受日法诸部不同子题:受七夜法、七夜法、受三十九夜法、三十九夜法、雨安居、四分受日日没法谢、十诵受日夜尽方失资持记·释安居篇:“问:‘诸律立法,差别何相?’答:‘五分三品则同四..

安居受日白二羯磨法

亦名:安居受日半月一月法、受日出界白二法、羯磨受日法、受过七日法随机羯磨·诸众安居篇:“羯磨受日法。佛法东流,数本羯磨乞受日法全缺不同,皆自意言,未寻正教,今学所宗,但依律本,本既..

安居受日约事长短

亦名:受日约事长短子题:夏末一日在亦作七日法行事钞·安居策修篇:“约事长短,纵令前事唯止一日二日,皆须七日法。律云,不及即日还,听受七日去;夏末一日在,亦作七日法。立法楷定,作法应..

安居受日约四位总简

亦名:受日约四位总简子题:七日法者别人所持、羯磨受日唯僧所作、七日法两界通成、羯磨受日须作法界羯磨疏·诸众安居篇:“且总简约四种不同。一、对人,二、约界,三、前后,四、相摄。初中,..

安居受日缘相是非

亦名:受日缘相是非行事钞·安居策修篇:“(一、为他缘)凡受日缘务,要是三宝、请唤、生善灭恶者,听往。若请唤为利,三宝非法,破戒有难,虽受不成。妄数为夏,计为年德,冒受利养,随有结罪..

安居受日重受

亦名:受日重受子题:事缘如法无问多少一切通开受日重受、安居须出界外一切听受七日、安居更请七日出界宿、不及即日还听受七日、满七日已乃复更受日行事钞·安居策修篇:“重受者,(一、昔解)..

安居受日随缘长短

亦名:受日随事不同、夏中夏末受日法子题:七日十五日须及夜分还返本界、及法、三位受日并须最后一日身在界中不尔破夏、十五夜分不还即是破夏、破夏羯磨疏·诸众安居篇:“随缘长短者。(一、夏..

安居命梵二难出界法

亦名:命梵二难出界法子题:移夏不破安居随机羯磨·诸众安居篇:“命梵二难出界法。律中若安居中,本二、大童女、淫女,伏藏欲来诱调比丘,又有恶鬼、怨贼、毒虫、恶兽,不得如意医药使人,我若..

安居夏闰延促

亦名:夏闰延促、夏闰延促分三位子题:依闰安居、闰五月六月为一位、闰四月分三位、闰七月分二位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夏闰延促者。(一、引示不同)(一、准多论依闰)依闰安居,无有正文。比..

安居对首法

亦名:对首安居法子题:前安居对首法、中安居对首法、后安居对首法、安居通诸界、七日得往返处心念遥依安居、心念遥依安居、遥依安居行事钞·安居策修篇:“(一、前安居对首法)对首者,此通诸..

安居心念法

亦名:心念安居法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心念者律中,无所依人可白,佛令心念,当具仪,至灵庙前,发愿乞安隐修道等,心念口言:‘我某甲,依某僧坊,前三月夏安居。房舍破,修治故。’三说。住..

安居忘不受日开制

亦名:安居忘不受日行事钞·安居策修篇:“问:‘遇缘出界,忘不受日,经宿,破夏不?’答:‘诸部无文。五百问云,夏中忘不受七日,出界行,忆即悔者得。一坐中不得过三悔,过三悔不成岁。悔谓..

安居忘成法

亦名:忘成安居法、忘结便成安居法随机羯磨·诸众安居篇:“忘结便成法。时有比丘来至所住处安居,忘不结,佛言若为安居故来,便成安居。律中为客比丘本有要期,外来托处,有忘开结;必有住人,..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