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所缘

【发心所缘】 p1161瑜伽三十五卷九页云:又诸菩萨、缘大菩提、及缘有情一切义利,发心希求;非无所缘。是故发心、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切义利、为所缘境。..

发愿便得往生

【发愿便得往生】 p1162瑜伽七十九卷一页云:问:若无异生菩萨及非异生声闻独觉得生彼者;何因缘故,菩萨教中,作如是说:若菩萨等,意愿于彼;如是一切,皆当往生?答:为化懈怠种类、未集善根..

发心能为菩提根本

【发心能为菩提根本】 p1163瑜伽三十五卷九页云:又诸菩萨、要发心已;方能渐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非未发心。是故发心、能为无上菩提根本。..

发心坚固菩萨所摄善法有二种胜

【发心坚固菩萨所摄善法有二种胜】 p1163瑜伽三十五卷十五页云: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由初发心求菩提故;所摄善法,比余一切所摄善法、有二种胜。一者、因胜。二者、果胜。谓诸菩萨所摄善法、皆是..

喜无量

【喜无量】 p1164显扬四卷二页云:三、喜无量。谓喜心俱,乃至广说。喜心俱者:于有乐众生,随喜彼乐阿赖耶心相应故。无怨者:即彼对治欲与苦具不喜乐故。无憎者;即彼对治障碍乐具不喜乐故。无..

喜俱行三摩地

【喜俱行三摩地】 p1166瑜伽十二卷十四页云:云何喜俱行三摩地?谓初二静虑诸三摩地。

虚诳语

【虚诳语】 p1166法蕴足论一卷十四页云:于第四中、且何名为虚诳语者?如世尊说:有虚诳语者,或对平正,或对大众,或对王家,或对执理,或对亲族,同检问言:咄哉男子,汝知、当说;不知、勿说..

虚妄分别有相无相

【虚妄分别有相无相】 p1170辩中边论上卷一页云:颂曰: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论曰: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别,永无所取..

寻求毗钵舍那

【寻求毗钵舍那】 p1179瑜伽七十七卷四页云:云何寻求毗钵舍那?谓由慧故;遍于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为善了故,作意思惟,毗钵舍那。..

集应永断

【集应永断】 p1180大毗婆沙论七十九卷五页云:如契经说:苦集圣谛、应以慧永断。阿毗达磨说:应永断者:谓有漏法。若说唯爱是集谛者;应问彼言:诸有漏法、皆应永断;如对法说。何故世尊唯说爱..

集福王定

【集福王定】 p1181成唯识论九卷十六页云:二、集福王定。谓此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

【丧】 p1187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丧者:若于是时尸骸犹在。又丧者,据色身故。

【诈】 p1187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心怀染污,为显己德,或现亲事;或行软语;故名为诈。

犹豫不成

【犹豫不成】 p1189因明入正理论云:于雾等性起疑惑时,为成大种和合火有而有所说;犹豫不成。如疏六卷五页释。

烦恼过患

【烦恼过患】 p1192瑜伽八卷七页云:烦恼过患者:当知诸烦恼有无量过患。谓烦恼起时,先恼乱其心。次于所缘,发起颠倒。令诸随眠、皆得坚固。令等流行、相续而转。能引自害。能引他害。能引俱害..

烦恼所缘境有二十种

【烦恼所缘境有二十种】 p1196显扬十九卷三页云:烦恼所缘境、有二十种。一、缘有事境,二、缘无事境,三、缘自相境,四、缘共相境,五、缘现见境,六、缘不现见境,七、缘外门境,八、缘内门境..

极微薄寂静苦

【极微薄寂静苦】 p1198集论四卷七页云:云何极微薄寂静苦?谓诸无学、命根住六处。

爱结

【爱结】 p1200杂集论六卷十六页云:爱结者:谓三界贪。爱结所系故;不厌三界。由不厌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苦相应。当知此中宣说诸结若相、若用、若位、办结差别。且如..

爱敬

【爱敬】 p1201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十三页云:云何爱敬?答:如有一类、于佛、法、僧,亲教、轨范,及余随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爱乐心悦,恭敬而住。若于是处,有爱及敬;是谓爱敬。此中一类者..

爱为集谛

【爱为集谛】 p1203分别缘起初胜法经八页云:复言:世尊!若取缘有、有缘生者;何缘不说取之与有、以为集谛?世尊告曰:爱能造作四种业故。一者、此爱于其自体境界受中,能作贪味系缚业故。二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