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法阿罗汉

【思法阿罗汉】 p0852 显扬三卷十二页云:二、思法。谓成就如是软根;若思自害,即能不退;不思害时,即可退失。此人作是思惟:宁使我胜诸魔;不令诸魔胜我。如是思已,而思自害。此亦不能练根..

思是业非业道

【思是业非业道】 p0852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三卷二十一页云:问:何故不说思为业道?答:思、即是业。思所行故,名为业道。当知业道,非即是思。是故不说。如王所行,说名王路。而王路非王。此亦..

思择力能成二事

【思择力能成二事】 p0853 瑜伽九十八卷十页云:略于一切现法后法诸恶行中,深见过已;能正思择,息诸恶行,修诸善行;名思择力。当知此力、能成二事。一者、能往人天善趣,二者、能往现法涅槃..

遍计义自性四种

【遍计义自性四种】 p1125瑜伽七十三卷十三页云:云何遍计义自性?谓有四种。一、遍计自相。二、遍计差别相。三、遍计所取相。四、遍计能取相。遍计自相者:谓遍计此事、是色自性;乃至此事是识..

菩萨作意修

【菩萨作意修】 p1128显扬十六卷一页云:二、菩萨作意修。谓如有一、是菩萨住菩萨法性;或未入正性离生,或已入正性离生;观自他俱利;依安立非安立谛作意门,入真如理;自内缘无分量法;大悲增..

菩提有三障

【菩提有三障】 p1128辩中边论上卷十一页云:菩提有三障。一、不生善法。二、不起正思惟。三、资粮未圆满。

菩提分别障

【菩提分别障】 p1128辩中边论上卷十四页云:于菩提分有别障者:颂曰:于事不善巧,懈怠、定减二,不植、羸劣性,见麁重过失。论曰:于四念住,有于诸事不善巧障。于四正断,有懈怠障。于四神足..

菩萨八种异熟果

【菩萨八种异熟果】 p1131瑜伽三十六卷三页云:云何异熟果?谓诸菩萨、寿量具足故;能于长时修习善品,依自他利,积集增长无量善根。是名菩萨寿量具足果。若诸菩萨、形色具足故;大众爱乐。众爱..

菩萨不成就预流等果

【菩萨不成就预流等果】 p1132集论八卷八页云:何缘菩萨已入菩萨超升离生位,而非预流耶?由得不住道,一向预流行、不成就故。何缘亦非一来耶?故受诸有无量生故。何缘亦非不还耶?安住静虑,还..

善士施

【善士施】 p1138瑜伽三十九卷十七页云:云何菩萨善士所行名善士施?当知此施、略有五相。谓诸菩萨、净信而施;恭敬而施;自手而施;应时而施;不损恼他而行惠施。如是五相、是名菩萨善士所行;..

善识食

【善识食】 p1138集异门论一卷五页云:云何善识食?答:若善有漏思相应诸心意识,是谓善识食。

善通达

【善通达】 p1139瑜伽八十四卷五页云:善通达者:如实知故。二解瑜伽八十八卷二十二页云:善通达者:尽所有性故。

善知心住

【善知心住】 p1143瑜伽七十七卷十八页云:云何善知心住?谓如实知了别真如。

善见善知及善思惟

【善见善知及善思惟】 p1148瑜伽九十三卷二十页云:彼于先时于世间集及世间灭,由闻思慧,说名善见;亦名善知。由修慧故;名善思惟。..

善知心善知心回转

【善知心善知心回转】 p1148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卷四页云: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我不见一法、速疾回转、犹如心者。所以者何?心速疾回转、难作譬喻。是故汝等应学善知心、善知心回转。问:所说心..

最极自在净识为相

【最极自在净识为相】 p1156佛地经论一卷十二页云:如是净土因相圆满果相云何?最极自在净识为相。谓大宫殿最极自在佛无漏心、以为体相。唯有识故。非离识外别有宝等。即佛净心如是变现,似众宝..

恶行

【恶行】 p1157瑜伽八卷六页云:邪行自性、故名恶行。二解如三恶行中说。三解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非法行、不平等行、现在前故;说名恶行。四解瑜伽八十九卷十二页云:复次一切不善身业,名..

恶业道于何处起

【恶业道于何处起】 p1159俱舍论十六卷十页云:诸恶业道、何处起耶?颂曰:有情、具、名色、名身等处起。论曰:如前所说四节业道、三三一三、随其次第,于有情等四处而生。谓杀等三、有情数起。..

发遣

【发遣】 p1160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言发遣者;谓除五盖,内持心故。又由此故,发遣其心,令趣无上安隐处故。

发心行相

【发心行相】 p1161瑜伽三十五卷九页云: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如是发心、定自..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