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无明】 p1384
如二种无明中说。
二解 成唯识论五卷七页云:非贪等俱者;名独行无明。是主独行,唯见所断。如契经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非生独行,亦修所断。忿等皆通见所断故。恒行不共,余部所无。独行不共,此彼俱有。
【独行无明】 p1384
如二种无明中说。
二解 成唯识论五卷七页云:非贪等俱者;名独行无明。是主独行,唯见所断。如契经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非生独行,亦修所断。忿等皆通见所断故。恒行不共,余部所无。独行不共,此彼俱有。
【功行修】 p0529显扬十六卷三页云:十七、功行修。谓勤方便修无相时,由功用行,无有间缺,起无相修。是名功行修
【有因缘】 p0539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复次佛世尊法,有因缘者:谓有缘起,制立一切所学处故。
【有因法】 p0539瑜伽六十六卷七页云:复次若善不善无记诸法所有种子,未被损害;彼一切法,皆由能生生起因故;名有因法。又先所作诸业烦恼,于三界中,异熟果熟。此异熟果,由业烦恼引发因故;名有因法。又由三处,正现在前,引发因故;..
【有果法】 p0539瑜伽六十六卷八页云:复次此中能生生起因法,彼由各别等流果故;名有果法。若诸后有业及烦恼,彼由各别异熟果故;名有果法。若有三处正现在前,若湿和合正现在前,若卵[谷-禾+卵]藏,若眼色等,若彼俱生诸心心法,若近恶..
【有缘生】 p0540瑜伽十卷八页云:问:生亦以精血等为缘;何故此中唯说有缘生耶?答:由有有故,定有余缘,无阙。又有胜故;唯说彼为缘。二解 法蕴足论十卷二十八页云:云何有缘生?谓有一类,由贪瞋痴缠缚心故;造身语意三种恶行。此三..
【有根身】 p0540成唯识论二卷十六页云:有根身者:谓诸色根及根依处。又云:有根身者:谓异熟识。不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根及根依处。即依大种及所造色,有共相种成熟力故;于他身处,亦变似彼。不尔;应无受用他义。此中有义,亦变..
【有情生】 p0540集论四卷一页云:何等有情生?即有情世间。谓诸有情,生在那落迦,傍生,饿鬼,人、天趣中。人谓东毗提诃,西瞿陀尼,南赡部洲,北俱卢洲。天谓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
【有对触】 p0540俱舍论十卷四页云:眼等五触,说名有对。以有对根,为所依故。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九卷三页云:云何有对触?答:五识身相应触。问:何故此触,名有对?答:以有对法为所缘故。问:增语触亦以有对法为所缘;何故此触..
【有对想】 p0540瑜伽五十三卷十七页云:能取行碍,名有对想。二解 显扬二卷七页云:有对想者:谓彼所依四大想,及余所造色想。三解 集异门论十八卷十一页云:有对想者:云何有对想?答:四识身相应诸想等想,乃至广说;是名有对想。复次..
【有味着】 p0541显扬五卷十六页云:问:何义,几种,是有味着?答:爱见多分自在转义故。一切少分,是有味着。
【有爱味】 p0541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义,几蕴,是有爱味?答:多随爱见自在转义。一切一分是有爱味。
【有喜乐】 p0541瑜伽九十二卷十五页云:谓诸可爱所缘境界,将得现前,最初生起染污欣悦;名有喜乐。又于未来,起希求故,及于已得,生领纳故;名有喜乐。
【有欢喜】 p0541瑜伽九十二卷十五页云:从有喜乐已后,乃至未得,有彼多住作意思惟。设复已得,而未受用;于其中间,即由喜乐增上力故;住染欣悦。名有欢喜。于过去世,随意念故;名有欢喜。..
【有染着】 p0541瑜伽九十二卷十五页云:于受用时,多生贪爱;名有染着。又云:于已获得,正受用时,生贪爱故;名有染着。
【有怨对】 p0541瑜伽五卷三页云:有怨对者:谓斗讼违诤所依处故。
【有怖畏】 p0541瑜伽五卷三页云:有怖畏者:谓惧当生苦所依处故。
【有灾横】 p0541瑜伽五卷三页云:有灾横者:谓老病死所依处故。
【有烧恼】 p0541瑜伽五卷三页云:有烧恼者:谓由此乐,性不真实,如疥癞病,虚妄颠倒所依处故。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故。二解 如现法过患中说。
【有余罪】 p0541瑜伽一百卷二页云:五罪聚中,除他胜外,四种罪聚,名有余罪。
【有障过】 p0541瑜伽二十一卷三页云:云何有障过?谓如有一,虽生中国;广说如前。亦值诸佛出现于世,遇诸善友说正法者。而性愚钝,顽騃无知。又复喑痖,以手代言。无力能了善说恶说所有法义。或复造作诸无间业。或复长时起诸烦恼。是名..
【有非有】 p0541瑜伽八十四卷六页云:当知此中,若现在世,若未来世,名之为有。又云:所言有者,谓此义中,当知于其三界所摄诸相作意。言非有者,于无相界作意思惟。..
【有趣入】 p0541瑜伽二十一卷十七页云:云何有趣入?谓住种姓补特伽罗,最初获得昔所未得于诸如来正觉正说法毗奈耶所有正信,受持净戒,摄受多闻,增长惠舍,调柔诸见。是名趣入。..
【有超越】 p0541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有超越者:制立远离受用欲乐自苦行边,随顺士用,令成就故。
【有可依】 p0541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名有可依。一、依智不依识故,二、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故。
【有出离】 p0541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有出离者:谓有犯已;制立如法,还出离故。
【有学业】 p0541瑜伽九十卷四页云:有学业者:谓圣弟子,于时时间,依增上戒,依增上心,依增上慧,修学无漏;及此后得,善有漏业。名有学业。
【有学慧】 p0541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有学慧者:如理作意;复能引发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又于后时,诸有学慧。谓预流果,及一来果,不还果摄。
【有神变】 p0541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有神变者:谓由三种所现神变,为令获得速疾神通,无间制立正教授故。
【有所对】 p0541瑜伽六十二卷十页云:若法,所治若有;生已无灭。所治若无;灭已有生。彼法名有所对。
【有所缘】 p0541如诸心心所有众多名中说。二解 俱舍论二卷六页云:论曰:六识,意界,及法界摄诸心所法,名有所缘。有所缘故。三解 俱舍论四卷十三页云:谓心心所,皆名有所缘。取所缘境故。..
【有所依】 p0541如诸心心所有众多名中说。二解 如诸心心所具有三种所依中说。又成唯识论四卷十二页云:若法,决定,有境,为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缘;乃是所依。即内六处,余非有境,定、为主故。此但如王,非如臣等。故诸圣教,唯心心..
【有行相】 p0541俱舍论四卷十三页云:谓心心所,皆名有行相。即于所缘品类差别,等起行相故。
【有相想】 p0542集论一卷四页云:何等有相想?谓除不善言说,无想界定,及有顶定想,所余诸想。释云:不善言说想者:谓未学语言故;虽于色起想;而不能了此名为色。故名无相想。无相界定想者:谓离色等一切相,无相涅槃想故;名无相想。..
【有剎那】 p0542俱舍论十三卷二页云:得体无间灭,有此剎那法;名有剎那。如有杖人,名为有杖。诸有为法,才得自体,从此无间,必灭归无。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故不可言动名身表。若有为法,皆有剎那;不至余方,义可..
【有为界】 p0542法蕴足论九卷二十四页云:云何有为界?谓五蕴是名有为界。
【有分识】 p0542成唯识论三卷十四页云:上坐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有、谓三有。分、是因义。唯此恒遍为三有因。
【有动修】 p0542显扬十六卷三页云:十六,有动修。谓勤方便修无相时,于中间起诸有相修。是名有动修。
【有异熟】 p0542大毗婆沙论五十一卷四页云:问:有异熟者:义何谓耶?为与自异熟法俱,名有异熟?为与他异熟法俱,名有异熟?设尔;何失。若与自异熟法俱名有异熟;则因果应并。伽他所说,复云何通?如说:作恶不即受,非如乳成酪。犹灰..
【有为法】 p0542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有为法云何?谓十处,一处少分。
【有上法】 p0542瑜伽六十六卷十三页云:云何有上法?谓除涅槃,余一切法。二解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有上法云何?谓一切有为法,及虚空非择灭。
【有色法】 p0542瑜伽六十六卷十一页云:若四大种,及彼所造,当知唯此名有色法。二解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有色法云何?谓十处,一处少分。
【有对法】 p0542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有对法云何?谓十处。
【有见法】 p0542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有见法云何?谓一处。
【有量法】 p0542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有量法云何?谓若法,果及异熟俱有量。
【有罪法】 p0542法蕴足论七卷十三页云:云何有罪法?谓三恶行,三不善根,十不善业道,是名有罪法。二解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有罪法云何?谓不善,及有覆无记法。..
【有记法】 p0542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有记法云何?谓善不善法。
【有寻法】 p0542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有寻法云何?谓寻相应法。
【有伺法】 p0542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有伺法云何?谓伺相应法。
【有喜法】 p0542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有喜法云何?谓喜根相应法。
【有离法】 p0542品类足论六卷十三页云:有离法云何?谓一切有为。
【有诤法】 p0542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有诤法云何?谓十处,二处少分。
【有灭法】 p0542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三页云:有灭法者:谓一切有为法,皆有出离故。
【有尽法】 p0542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有尽法者:谓一分尽故。又有尽法者:谓全分灭故。
【有没法】 p0542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三页云:有没法者:谓全分灭故。又有没法者:谓相续变坏故。
【有取法】 p0542杂集论一卷四页云:问:何故界处,说有取法?答:应如蕴说。当知界处,与取合故;名有取法。
【有漏法】 p0543瑜伽六十六卷十三页云:问:如世尊言:云何有漏法?谓意世间,法世间,意识世间。此何密意?答:世尊依彼不断应断世间意,法、及与意识,说如是言。此中世尊说多种有。谓欲有,色有,无色有。彼广建立,如闻所成慧地,佛..
【有漏界】 p0543法蕴足论九卷二十四页云:云何有漏界?谓有漏五蕴,是名有漏界。
【有漏种】 p0543成唯识论二卷九页云:诸有漏种,与异熟识,体无别故;无记性摄。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
【有漏乐】 p0543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有漏乐者:欲色无色三界系乐。
【有漏色】 p0543品类足论八卷五页云:有漏色云何?谓若诸色,有漏有取;于此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或欲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应生时生;是名有漏色。..
【有暴流】 p0543如四暴流中说。二解 集异门论八卷五页云:云何有瀑流?答:除色无色界系诸见无明,诸余色无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有瀑流。三解 品类足论七卷六页云:有暴流云何?谓除色无色界系见及无明,诸余色无色界系结缚随眠..
【有贪心】 p0543瑜伽十一卷二十二页云:有贪心者:谓贪相应心。或复随逐彼品粗重。二解 如二十种心中说。
【有味受】 p0543瑜伽九十六卷十七页云:有味受者:诸世间受。二解 集论一卷四页云:何等有味受?谓自身爱相应受。三解 法蕴足论九卷十页云:云何有味受?谓有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有味受。云何无味受?谓无漏作意相应诸受,..
【有身见】 p0543法蕴足论八卷十三页云:云何有身见?谓于五取蕴,起我我所想;由此生忍乐慧观见。名有身见。二解 大毗婆沙论四十九卷十一页云:问:何故名有身见?答:此见,于有身转,故名有身见。问:余见亦有于有身转,彼应名有身见..
【有欢乐不】 p0543瑜伽八十八卷十九页云:有欢乐不者:此问得住无罪触耶。
【有及非有】 p0543瑜伽二十八卷三页云:谓所知境,略有二种。有、及非有。有、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于有为中,且说三界所系五蕴。于无为中,且说涅槃。如是二种有为无为,合说名有。若说于我,或说有情,命者,生者等,是名..
【有过去业】 p0544瑜伽六卷七页云:又虽说言:有过去业,由此业故,诸有情受有损害受,无损害受;此亦依彼习气,密意假说为有。谓于诸行中,曾有净不净业,若生若灭。由此因缘,彼行胜异,相续而转。是名习气。由此相续所摄习气故;爱不..
【有我论者】 p0544瑜伽八十八卷二十六页云:云何名为有我论者?谓如有一,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于色等行,建立为我。谓我有行。行是我所。我在行中,不流不散,遍随支节,无所不至。是故色等诸行性我,依诸行田,生福非福;因兹领受爱不..
【有第二住】 p0544瑜伽九十二卷十五页云:由二因缘,当知名为有第二住。谓有爱故;为欲生起第二自体,受习其因。此自体灭,第二自体,次生起故。云何有爱?谓诸可爱所缘境界,将得现前,最初生起染污欣悦,名有喜乐。从此已后,乃至未得..
【有求有五】 p0544瑜伽六十四卷三页云:有求有五。一、法尔求,二、祈愿求,三、愚痴求,四、厌患求,五、思择求。
【有支有二】 p0544成唯识论八卷八页云: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
【有支差别】 p0544瑜伽十卷一页云:欲有云何?谓欲界本有、业有、死有、中有、生有、及那落迦傍生饿鬼人天有,总说名欲有。此复由先所作诸行烦恼摄受之所熏发。色有云何?谓除那落迦傍生饿鬼人有,所余是色有应知。无色有云何?谓复除中..
【有支习气】 p0544成唯识论八卷八页云:三、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
【有色有情】 p0544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有色有情者:谓从欲界,乃至第四静虑。
【有想有情】 p0544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有想有情者:谓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除无想天。
【有情缘慈】 p0544如三种修四无量中说。二解 如慈有三种中说。
【有情缘起】 p0544俱舍论九卷十二页云:契经何故唯说有情?颂曰:于前后中际,为遣他愚惑。论曰:为三际中,遣他愚惑;三际差别,唯在有情。如何有情前际愚惑?谓于前际,生如是疑:我于过去世,为曾有非有?何等我,曾有?云何我曾有?..
【有杀生者】 p0545法蕴足论一卷七页云:何等名为有杀生者?谓于杀生,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杀生者。
【有相散动】 p0545世亲释四卷十八页云:有相散动者:谓此散动,即以其有为所缘相。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不见有菩萨。此经意说:不见菩萨以遍计所执及依他起为体。..
【有贪随眠】 p0545品类足论七卷九页云:有贪随眠云何?谓于色无色,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躭着爱乐。
【有随眠心】 p0545如大毗婆沙论二十二卷二页至十页广说。彼云:问:何故心于相应随眠,已断未断,俱得建立有随眠名;于所缘随眠,唯未断位,可得建立有随眠名;非已断位耶?答:前来已说心于随眠,由二事故,名有随眠。一、随增性,二、..
【有敌对法】 p0545法蕴足论七卷十四页云:云何有敌对法?谓贪,无贪,互相敌对、瞋,无瞋,互相敌对,痴、无痴,互相敌对。是名有敌对法。
【有执受法】 p0545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有执受法云何?谓有执受九处少分,除声意法处。
【有所缘法】 p0545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有所缘法云何?谓一切心心所法。
【有警觉法】 p0545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有警觉法云何?谓作意相应法。
【有俱有法】 p0545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有俱有法云何?谓有漏法,及与有漏法俱生诸无漏法。
【有相续法】 p0545品类足论六卷十三页云:有相续法云何?谓若法,以灭法为先而已生。此复云何?谓除过去现在阿罗汉命终时五蕴,诸余过去现在法。如是前法,有后相续法,是名有相续法。..
【有相应法】 p0545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有相应法云何?谓有漏心心所法。
【有因缘法】 p0545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页云:若所说法,得处有因,制立学处;是故此法,名有因缘。
【有所依法】 p0545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页云:若所说法,四依所摄,施设无倒法律正行;是故此法,名有所依。
【有神变法】 p0545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页云:若所说法,作三神变,一切所说,终不唐捐;是故此法,名有神变。
【有勇决法】 p0545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页云:若所说法,能正显示出一切苦不退还行;是故此法,名有勇决。
【有出离法】 p0545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页云:若所说法,于所受学有毁犯者,施设还净;是故此法,名有出离。
【有异熟法】 p0545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有异熟法云何?谓有异熟十一处少分,除声处。
【有色诸法】 p0546瑜伽六十五卷七页云:复次云何有色诸法?谓若略说,有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由彼诸色,具色自相,即以此事,还说此事;是故说名有色诸法。
【有为无为】 p0546瑜伽六十五卷十五页云:复次由五相故;建立有为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后际未生故,二、前际已灭故,三、中际自相安住故,四、因缘相续故,五、果相续故。又由五相,建立无为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与上相违,应知即..
【有能无能】 p0546此胜论师义。唯识述记五卷七页云:有能,无能,体许有多。实德业三得果之时,或共不共故。又云:有能体者:实德业三,或时共一,或时各别,造各自果因,定所须因。若无此者;应不能造果。无能体者:实德业三,或时共一..
【有见无见】 p0546俱舍论二卷一页云:论曰:十八界中,色界,有见。以可示现此彼差别。由此义凖说余无见。如是已说有见无见。
【有对无对】 p0546俱舍论二卷一页云:唯色蕴摄十界有对。对、是碍义。此复三种。障碍,境界,所缘,异故。障碍有对,谓十色界。自于他处,被碍不生;如手碍手,或石碍石。或二相碍。境界有对,谓十二界,法界一分;诸有境法,于色等境。..
【有覆无记】 p0546成唯识论五卷一页云:障碍圣道,隐蔽自心,说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无记。二解 集论二卷七页云:有覆无记者:谓遍行意相应烦恼等,及色无色界系诸烦恼等。..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