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论

(书名)一卷,陈那菩萨造(Diṅnāga),唐义净译。论三界唯有假名,实无外境,引蛇绳麻之譬。

掌石

(譬喻)海底有石名掌,无一微尘之不平,经中以为国土平正之喻。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曰:地平如掌。法华文句七曰:经直言如掌不言手掌,手掌不平则非所引,海底有石名掌,此石无有一微尘不平,..

掌光

(杂语)道昂慧解夙成。掌中常有光,不劳灯烛。

掌果

(譬喻)掌中之庵摩罗果也。以譬物之易见。止观一曰:如观掌果无有僻谬。

掌珍论

(书名)具名大乘掌珍论,一卷,清辩菩萨造,唐玄奘译。明诸法无相之义,破护法之诸法有相,即破相宗之根本论也。

(术语)梵语Karuṇā,或跛哩泥嚩Parideva,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大乘义章十一曰:爱怜名慈,恻怆曰悲。又曰: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梵语杂名曰:悲,跛哩泥嚩。..

悲心

(术语)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观四曰:悲心彻骨,如母念子。

悲手

(术语)表慈悲心之手相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救意菩萨。作悲手置心上,谓水空相捻,当心,余令申散也,其捻指向心。(水为无名指,空为拇指)。..

悲引

(术语)大悲之引导也。教行信证六本曰:浊恶群萌,齐悲引也。

悲田

(术语)三福田之一。可悲愍之苦难贫穷境界,向此境界而惠施,则得无量之福,故名悲田。法论谓供父母曰恩田,佛僧曰敬田,贫穷曰悲田。唐有悲田养病坊,见旧唐书武宗纪。悲田之名本此。..

悲田院

(堂塔)养鳏寡孤独穷民之处也。法论谓供父母为恩田,供佛为敬田,施贫为悲田。后世谓养济院曰悲田院。本此唐有悲田养病坊,见旧唐书。俗作卑田院。..

悲生曼荼罗

(术语)三重之曼荼罗,从中胎八叶之大悲而生,故有此称。大日经一曰:胎藏正均等,藏中造一切悲生曼荼罗。

悲母

(术语)垂悲于我之母也。心地观经二曰: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悲智

(术语)慈悲与智慧也。此为佛菩萨所具一双之德,称曰悲智二门。智者,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者,下化众生,属于利他。以之配于人身之两手,则悲为左手,智为右手。又配于真言之两部,则悲为胎..

悲智圆满

(术语)慈悲与智慧完全具足也。

悲旋润菩萨

(菩萨)胎藏界除盖障院上第七位,密号曰悲念金刚。以旋大悲智水润众生干田为三昧。菩萨以大悲缠其心,故名大悲缠,又名悲念,悲愍慧,悲发生。菩萨形肉色,左手执未敷莲,右手大中相捻,坐于赤..

悲华经

(经名)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宝海梵志,劝无诤念王及其千子诣宝藏如来所,发无上心,使各取净土。无诤念王受无量寿佛之记,王之第一子,受观世音之记,第二子受大势至之记,乃至千子悉受记也。..

悲无量心

(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于一切众生起悲心而无量也。

悲敬二田

(名数)悲田与敬田也。加恩田则为三福田。

悲幢

(物名)大悲之摩竭幢也,于幢头安摩竭幢,故名摩竭幢,以标爱金刚之三昧也。五秘密轨曰:爱金刚摩竭幢为大悲金刚锁,度一切众生以为其道。..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