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术语)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三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三德体是有法,大..

涅槃相

(术语)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众生,化缘既尽,于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于四禅定四空定及灭尽定..

浮囊

(物名)渡海人所带免没溺之物也。名义集七曰:五分云:自今听诸比丘畜浮囊,若羊皮若牛皮,传闻,西域渡海之人多作鸟翎毛袋,或齐巨牛脬,海船若失,吹气浮身。慧琳音义三曰:浮囊者,气囊也。..

(杂语)呗匿之略。梵音之歌咏也。

呗士

(杂名)又曰呗师。法会唱如来呗,云何呗等之梵呗者。

呗比丘

(人名)又谓之铃声比丘,妙声尊者。其形极为丑陋,而音声最好。其梵呗之声,能感动人畜,故称为呗比丘。曾于过去世在佛塔供养金铃,感此妙声。故又称为铃声比丘。贤愚经无恼指鬘品曰:时波斯匿..

呗匿

(仪式)单曰呗。又曰婆陟,婆师。梵音之歌咏也。引声咏偈颂,是为赞叹三宝之功德,故曰呗赞。佛在世有最巧于呗道者,称为呗比丘或铃声比丘。佛教来汉土,人未知呗道之音调,魏陈思王曹植,游鱼..

呗策

(物名)记梵呗之册子也。

呗器

(物名)锡杖,磬,铃等。总为法会讽诵所用之道具。呗者,歌咏也。

呗赞

(仪式)歌颂赞叹佛德也。梵语谓歌颂为呗匿。诸经要集四有呗赞篇。

哦哆也

(杂语)译曰行。去来不住之义。大日经疏七曰:梵云哦哆也,是名为行,行谓去来游进不住之义。Gatayaḥ。

(术语)觉之意。对于迷而言。即自迷梦醒觉也。与觉悟同义。

悟入

(术语)悟实相之理,入于实相之理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又】(人名)迦湿弥罗国有部宗之罗汉。众贤论师之师。梵名塞建地罗。..

悟本

(人名)曹洞宗初祖洞山良价禅师之谥号。见曹洞二师录。

悟忍

(术语)韦提希夫人以现见阿弥陀佛。廓然大悟,得无生之忍。是为悟忍。又曰喜忍,亦名信忍。十信位之忍也。观经定善义曰:阿弥陀佛国清净光明忽现眼前,何胜踊跃,因玆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

悟空

(人名)唐京兆云阳陕西省西安府泾阳县人。俗姓车氏。名法界。悟空其字。后魏拓跋氏之胤裔。天宝九年,罽宾大首领萨波达干与三藏舍利越魔来求和,朝廷遣中使张韬光等四十余人,师时授左卫,与其..

悟真寺

(寺名)在陕西西安府终南山中覆军山。隋净业开基之所。见续高僧传等。

悟刹

(杂名)开悟之人所住之国土。刹为梵语国土之义。圆觉经曰:若能归悟刹,先去贪瞋痴。

悟道

(术语)开真实之知见,证悟菩提之道也。

悟禅

(术语)参悟禅理也。苑咸诗:莲花梵宇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