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众生能度尽吗_为什么众生度不尽

佛学常识:众生能度尽吗_为什么众生度不尽

众生能度尽吗?身为一名佛弟子,都会把成佛度众生当作自己的口号,但是大家常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众生能够度尽吗?我们先从地球人口的角度来粗略估算一下:现在世界上约有7亿佛教徒,不到全球..

堪忍世界

(界名)娑婆世界之译名。此界众生忍为恶故,又诸菩萨,为教化忍受劳倦故,名曰堪忍世界。文句二下曰: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

堪忍世界

(界名)娑婆世界之译名。此界众生忍为恶故,又诸菩萨,为教化忍受劳倦故,名曰堪忍世界。文句二下曰: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

正法念处经卷第七十

正法念处经卷第七十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身念处品之七「复次,修行者观诸众生业之果报。如此众生应当啼哭,如何乃作歌舞戏笑,而不观于放逸?众生地狱受苦啼哭悲哀,不知众生爱网所缚,以身..

正法念处经卷第七十

正法念处经卷第七十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身念处品之七「复次,修行者观诸众生业之果报。如此众生应当啼哭,如何乃作歌舞戏笑,而不观于放逸?众生地狱受苦啼哭悲哀,不知众生爱网所缚,以身..

恚结

九结之一。众生因瞋恚广行不善,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于三界而不能出离。结者,系缚之义。为恚惑所系缚,故不能离生死之苦。(参阅“结”5179) p4105 ..

恚结

九结之一。众生因瞋恚广行不善,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于三界而不能出离。结者,系缚之义。为恚惑所系缚,故不能离生死之苦。(参阅“结”5179) p4105 ..
佛学常识:持地菩萨是谁?用神力帮助众生的地大圆通菩萨

佛学常识:持地菩萨是谁?用神力帮助众生的地大圆通菩萨

持地菩萨是密教中的菩萨,又称内修金刚、愿相金刚。佛经中称赞此菩萨能负荷众生,如同大地一样能持万物,所以称他为持地菩萨。在过去世中毗舍如来住世讲法,持地菩萨还是一位修行的比丘,他常出..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六

大智度论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余(卷三十六)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经】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过声闻、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净佛道?」【论】问曰:舍利弗何因作是问?答..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六

大智度论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余(卷三十六)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经】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过声闻、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净佛道?」【论】问曰:舍利弗何因作是问?答..
佛学常识:灯云法师:佛教说的众生平等是什么意思?

佛学常识:灯云法师:佛教说的众生平等是什么意思?

有人听到众生平等就会有疑问,明明众生贫富贵贱不一样,明明大家高矮胖瘦也不一样,明明大家善恶美丑也不一样,哪来的平等呢?众生不平等,那是因为众生努力的不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同的..

回机

又作回机。即回转机用之意。亦即指传持佛心印者,回转自己之机用,而赴于三界六道轮回苦界,以行救度众生之方便利行。 p3786

回机

又作回机。即回转机用之意。亦即指传持佛心印者,回转自己之机用,而赴于三界六道轮回苦界,以行救度众生之方便利行。 p3786

回施向善

将己之善根回施予一切众生,以期共同向善。(参阅“回向”3784) p3786

回施向善

将己之善根回施予一切众生,以期共同向善。(参阅“回向”3784) p3786

回施

回转己之功德而施于众生,使往生净土。其意有二:(一)自佛回施予一切众生。(二)自一众生回施予其他之众生。[往生论注卷下] p3786

回施

回转己之功德而施于众生,使往生净土。其意有二:(一)自佛回施予一切众生。(二)自一众生回施予其他之众生。[往生论注卷下] p3786

回向门

为五念门之一。又作回向门。即将自己之功德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以拔除众生之苦恼,并愿与众生同生安乐净土者,称为回向门。往生论注卷下,将此修行门分为往相、还相二种,即:(一)以己之功德..

回向门

为五念门之一。又作回向门。即将自己之功德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以拔除众生之苦恼,并愿与众生同生安乐净土者,称为回向门。往生论注卷下,将此修行门分为往相、还相二种,即:(一)以己之功德..

回向利益他行

又作回向利益他行、利益他回向行。指回施自己所得之功德,以利益其他众生之行为。乃往生净土之五念门中第五回向门之行业。五念门中,前四门乃自利之行业,唯此第五门为利他之行业。其行相有往相..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