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三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三长者李通玄撰第二释三昧之名者。于此三昧名之中。义分为三。一释三昧名。二释三昧体用。三叹三昧之德。一释三昧之名者。名毗卢遮那如来藏身。毗卢云光明。遮那云种种。如来是..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三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三长者李通玄撰第二释三昧之名者。于此三昧名之中。义分为三。一释三昧名。二释三昧体用。三叹三昧之德。一释三昧之名者。名毗卢遮那如来藏身。毗卢云光明。遮那云种种。如来是..

新华严经论卷第九

新华严经论卷第九长者李通玄撰第十会在法界品者。明此一会普含诸会及十方刹海法界虚空界。总为一会。重重无尽。一切诸佛海及一切众生之海。总以此法界一品。总为一体。一切境界随众生心。以此为..

新华严经论卷第九

新华严经论卷第九长者李通玄撰第十会在法界品者。明此一会普含诸会及十方刹海法界虚空界。总为一会。重重无尽。一切诸佛海及一切众生之海。总以此法界一品。总为一体。一切境界随众生心。以此为..

法华经玄赞卷第八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八(本)沙门基撰经「诸比丘(至)深入禅定」。赞曰:上说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下显今果,令知舍权以取实。文分为三:初法,次喻,后合说故。初文有二:初明今实,后释先权所由..

法华经玄赞卷第八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八(本)沙门基撰经「诸比丘(至)深入禅定」。赞曰:上说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下显今果,令知舍权以取实。文分为三:初法,次喻,后合说故。初文有二:初明今实,后释先权所由..

假合之身

(术语)谓人之身,是众缘之假和合物也。大乘同性经曰:众缘和合,名曰众生。原人论曰:此身但是众缘假和合相,元无我人。

假合之身

(术语)谓人之身,是众缘之假和合物也。大乘同性经曰:众缘和合,名曰众生。原人论曰:此身但是众缘假和合相,元无我人。

假名世间

(界名)又曰众生世间,有情世间。三世间之一。于世间法中一切之有情云假名世间。以有情者是于五蕴上假设之名字,无有情之实体也。即十界之有情是。止观五上曰:众生世间,既是假名无体,分别揽..

假名世间

(界名)又曰众生世间,有情世间。三世间之一。于世间法中一切之有情云假名世间。以有情者是于五蕴上假设之名字,无有情之实体也。即十界之有情是。止观五上曰:众生世间,既是假名无体,分别揽..

(术语)假者借之义,诸法各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诸蕴而有众生,借栋梁而有家屋。故假者,虚妄不实之义也。

(术语)假者借之义,诸法各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诸蕴而有众生,借栋梁而有家屋。故假者,虚妄不实之义也。
第二十四节 了解世界的本质,向众生宣示解脱之道

第二十四节 了解世界的本质,向众生宣示解脱之道

第二十四节 了解世界的本质,向众生宣示解脱之道我所能做的,就是了解世界的本质,并向众生宣示解脱之道即使我涅槃了,我的教导仍是世间的甘露法雨。佛陀在众比丘尼的陪同下,年已八十七岁高龄..

阴魔

(譬喻)五阴能害众生佛性,故譬之魔。四魔之一。

阴魔

(譬喻)五阴能害众生佛性,故譬之魔。四魔之一。

授记光

(术语)佛为授行者记别,照行者身之光明也。智度论三十三曰:诸佛法欲与众生授记,先微笑,无量光从四牙中出,所谓青黄赤白绿紫等也。..

授记光

(术语)佛为授行者记别,照行者身之光明也。智度论三十三曰:诸佛法欲与众生授记,先微笑,无量光从四牙中出,所谓青黄赤白绿紫等也。..

四种授记

(名数)一未发心而与授记,或有众生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佛知是人自此过若干阿僧祇劫,发无上菩提心,又过若干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度无量众生令住于菩提,又过若干阿僧祇劫成无上菩提..

四种授记

(名数)一未发心而与授记,或有众生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佛知是人自此过若干阿僧祇劫,发无上菩提心,又过若干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度无量众生令住于菩提,又过若干阿僧祇劫成无上菩提..

二种授记

(名数)一无余记,佛现前授记某甲众生于某劫中作佛,号某如来,如是有国土眷属等了了说之,故名无余记。如世尊复言:若我在世,或灭度后,闻诸法华经一句一偈者,我皆为授无上菩提之记,是名无..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