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念

(术语)念系于一处而不思他也。宝积经四十七曰:书夜常系念,勿思于欲境。观无量寿经曰: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

罥索

(物名)取鸟兽之具。以为佛菩萨摄取众生之象征。不空罥索观音之罥索,及不动尊所持之罥索是也。梵语杂名曰:罥索,梵语播舍。大日经疏五释不动之罥索曰:罥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以此执系不降..

断善阐提

(术语)永不成佛之机,谓之阐提。有二类。为救众生之大悲,永不成佛,谓之大悲阐提。为极悲恶断善根,永不成佛,谓之断善阐提。

萨埵

(术语)Sattva,译曰情,或有情,众生(起世经)有生命者之称。又作萨多婆,萨和萨,萨婆萨埵,萨怛嚩,索埵。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释有情云:梵言萨埵。萨此云有,埵此云情,故云有情言众生者。..

萨婆萨埵

(杂语)译曰一切众生。见大日经疏十。Sarvasattva。

医王

(术语)医中之王。称赞佛譬以医王。无量义经曰:医王大医王,分别病相,晓了药性,随病授药,令众生服。涅槃经五曰:成等正觉,为大医王。..

四弘誓愿

(术语)梵语僧那,译曰誓愿。诸佛有总愿别愿,四弘誓愿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真谛而发此四愿也。止观大意谓一众生无边..

四生苦轮

(杂语)一切众生,由此四种之生而出生,受迷界生死之苦,彼此轮回转生也。

四化法

(术语)四无碍辩也。是为化度众生之法,故名化法。见璎珞本业经上。

四天王经

(经名)一卷,宋智严等译。说每月六斋日四天王从七曜二十八宿下四洲,伺察众生之善恶,而报告于帝释。

四一

(术语)依台家之释,开显法华经方便品中五佛之一乘,就教行人理四者,各明唯一无二之旨,故称之为四一之开显。一教,能诠之经典也,能诠之经典唯说一佛乘,谓之教一。经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

一切男女我父母

(杂语)心地观经二曰: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李炳南答:‘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做了菩萨还要有畏呢?(慧妙)

李炳南答:‘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做了菩萨还要有畏呢?(慧妙)

问: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做了菩萨还要有畏呢?(慧妙)李炳南答:菩萨等级甚多,不到无为无缘境界,还有造作。自必仍加体察,此体察即是畏,如俗谨慎之意,此其一。菩萨泛指觉者,见果知因,见因知果,了..

内界

(术语)众生之身心,分内外二界,身体为外界,心意为内界。又,六界中地水火风空之五界为外界,第六之识界为内界。
李炳南答:山河大地是众生共业所造,现钴弹可以毁灭全人类及生物,设全人类及生物悉数死亡,然则地球亦随之毁灭乎

李炳南答:山河大地是众生共业所造,现钴弹可以毁灭全人类及生物,设全人类及生物悉数死亡,然则地球亦随之毁灭乎

问:山河大地是众生共业所造,现钴弹可以毁灭全人类及生物,设全人类及生物悉数死亡,然则地球亦随之毁灭乎?月球半月为昼,半月为夜,昼则酷热,夜则奇寒,不生生物,何来业力,不知此球何以成之哉乎?先有..
李炳南:随顺众生应要怎样?

李炳南:随顺众生应要怎样?

问:随顺众生应要怎样?(黄徐招)答:原则不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不执著我见,不障碍他人行为,大体如是,详情难尽。但应最注意者,随顺其善,不但赞叹之,且须助成之,君子成人之美,亦犹..
不是众生不是相

不是众生不是相

◎ 大川禅师不是众生不是相,春暖黄莺啼柳上。说尽山河海月情,依前不会还怅惆。摘自《唐诗宋词》

四事法门

(名数)菩萨有四事之入法门:一入禅思门,菩萨将说法,先入禅定观察众生之根器也。二智慧门,菩萨将说法,以智慧照了义理,令闻者生法喜之心也。三入总持门,菩萨将说法,于诸善法持而不使忘,..

四法施

(杂语)如来为不使众生起邪见给与四种之法施也。四法者,万物皆归无常,所有悉为苦毒,诸法皆无我,有形悉至空是也。

四佛知见

(名数)一开佛知见,二示佛知见,三悟佛知见,四入佛知见。法华经方便品所说,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者,以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此佛知见也。是曰开示悟入之四佛知。..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