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钩

即菩萨为救度众生,以欲牵引之;比喻欲为钩,故称欲钩。维摩经卷中佛道品载,菩萨为救度众生而行善巧方便,示现种种身,或现作淫女,诱引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引,终令入佛智。 p4654 ..
广钦老和尚:众生随业转,到现在才变成人,这是很难得的

广钦老和尚:众生随业转,到现在才变成人,这是很难得的

【这世间是一场迷梦 在家修】·众生随业转,有的转牛、猪、鸡、蝴蝶等,胎卵湿化,有人因为看不到,就不相信有六道轮回。其实我们是可以看到的,如牛、猪,那是谁去投胎的?在花花世界中也可看..

中观论疏卷第七

中观论疏卷第七(本)释吉藏撰苦品第十二上云无生死及无本际。外云。经言生死是苦涅槃为乐。今既有苦即有生死。若有生死必有始终中间也。二者明如来初生即唱三界皆苦。故知此说是佛教之原。今既有..

中观论疏卷第七

中观论疏卷第七(本)释吉藏撰苦品第十二上云无生死及无本际。外云。经言生死是苦涅槃为乐。今既有苦即有生死。若有生死必有始终中间也。二者明如来初生即唱三界皆苦。故知此说是佛教之原。今既有..
无论你是否忆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在加持众生,不会有丝毫增减

无论你是否忆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在加持众生,不会有丝毫增减

诸佛菩萨的加持周遍法界,但是能够得到多少加持,则取决于各人的根机,即取决于我们的信心之上。但是有些人在这方面的理解,恐怕又会有出现一些偏颇。例如现前很多人心目当中都有这样的愿望,希..

鱼子

(譬喻)因多而果之成熟者少,譬之鱼之子。智度论四曰: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又】佛念众生,譬之鱼母之念鱼子。智度论三十七曰:以佛念故,而不堕落。譬如鱼子母..

鱼子

(譬喻)因多而果之成熟者少,譬之鱼之子。智度论四曰: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又】佛念众生,譬之鱼母之念鱼子。智度论三十七曰:以佛念故,而不堕落。譬如鱼子母..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二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初篇盗戒第二将释此戒十门同前。初制意者。略辨十种。一业道重故。谓非理偷劫障道尤深。负此重愆岂堪入道。二坏禁法故。古来诸国无不同制盗为重罪。佛教..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二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初篇盗戒第二将释此戒十门同前。初制意者。略辨十种。一业道重故。谓非理偷劫障道尤深。负此重愆岂堪入道。二坏禁法故。古来诸国无不同制盗为重罪。佛教..

菩萨戒本疏

菩萨戒本疏卷下(之本)新罗沙门义寂述释轻戒中大分亦三。一结起总摽。二次第别释。三说竟总结。就别释中。四十八轻随文所结。凡为五段。段末皆指余文。应有广说。此五段中随文剋取皆通三聚。段段..

菩萨戒本疏

菩萨戒本疏卷下(之本)新罗沙门义寂述释轻戒中大分亦三。一结起总摽。二次第别释。三说竟总结。就别释中。四十八轻随文所结。凡为五段。段末皆指余文。应有广说。此五段中随文剋取皆通三聚。段段..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一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一沙门一行阿阇梨记悉地出现品第六尔时世尊复观诸大众会。为欲满足一切愿故。复说三世无量门决定智圆满法句者。观察大众非无因缘。先以佛心。而观察彼众生种相体性。堪..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一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一沙门一行阿阇梨记悉地出现品第六尔时世尊复观诸大众会。为欲满足一切愿故。复说三世无量门决定智圆满法句者。观察大众非无因缘。先以佛心。而观察彼众生种相体性。堪..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沙门一行阿阇梨记息障品第三之余秘密主若说诸彩色诸漫荼罗彼尊尊色。先佛所说者。谓本尊各有形色。下当更说之。如上说随本位而作事业。今复说色也。谓于会中所有诸尊。..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沙门一行阿阇梨记息障品第三之余秘密主若说诸彩色诸漫荼罗彼尊尊色。先佛所说者。谓本尊各有形色。下当更说之。如上说随本位而作事业。今复说色也。谓于会中所有诸尊。..

贫女宝藏

(譬喻)一切之凡夫具佛性,譬之贫女之有宝藏也。涅槃经七曰: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

贫女宝藏

(譬喻)一切之凡夫具佛性,譬之贫女之有宝藏也。涅槃经七曰: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

维摩经义疏卷第五

维摩经义疏卷第五胡吉藏撰观众生品第七大明经意。凡有二门。一者能化。二者所化。不思议品。辨能化教门。观众生品。次明所化。又不思议品。多明推慧。故有无方妙用。观众生品。多明实慧。谓众生..

维摩经义疏卷第五

维摩经义疏卷第五胡吉藏撰观众生品第七大明经意。凡有二门。一者能化。二者所化。不思议品。辨能化教门。观众生品。次明所化。又不思议品。多明推慧。故有无方妙用。观众生品。多明实慧。谓众生..

维摩经略疏卷第七

维摩经略疏卷第七(小卷二十一)天台沙门湛然略问疾品之二且置下四正明问疾。上来言谈是宾主相见之仪。非其正意。神解既齐辨无穷尽妨宣佛旨。故言且置是事。文为二。一前宣佛旨二文殊自述。本衔佛..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