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

达真堪布: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

达真堪布: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达真堪布问: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答:做火施的时候,打手印的力量,念咒语的力量,内心清净观想的力量,这三个力量合在一起..

无恼害福

【无恼害福】 p1061瑜伽三十五卷十五页云:二者、初发菩提心已;即能摄受无恼害福。由此菩萨,成就如是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一切魍魉药叉宅神..

无恼害福

【无恼害福】 p1061瑜伽三十五卷十五页云:二者、初发菩提心已;即能摄受无恼害福。由此菩萨,成就如是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一切魍魉药叉宅神..
向无限的众生回向,才会得到无限的福泽

向无限的众生回向,才会得到无限的福泽

皈依佛门,想清净涅槃的人,要把积累的一切福泽,去为众生做完全的回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涅槃的果位。“回向”在梵语里叫做“巴热那达”,意思是“完全变成”或“发展”。由智者把一切善根都..

菩萨以何作意

【菩萨以何作意】 p1130瑜伽七十九卷三页云:问:菩萨当言以何作意?答:悟入所知境界边际,及作一切利众生事,以为作意。

菩萨以何作意

【菩萨以何作意】 p1130瑜伽七十九卷三页云:问:菩萨当言以何作意?答:悟入所知境界边际,及作一切利众生事,以为作意。
索达吉堪布:随顺众生是否意味着佛教修行人尽量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生活?

索达吉堪布:随顺众生是否意味着佛教修行人尽量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生活?

索达吉堪布:随顺众生是否意味着佛教修行人尽量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生活?问:修行人应“随顺众生”,这是否意味着,佛法修行人应尽量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生活? 索达吉堪布:世间习俗大多是随..

无恶无恶缘见

【无恶无恶缘见】 p1076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八卷十二页云:诸有此见:造教造煮教煮害教害,杀诸众生,不与取,欲邪行,知而妄语,故饮诸酒,穿墙解结,尽取所有,守厄断道,害村害城,害国生命,..

无恶无恶缘见

【无恶无恶缘见】 p1076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八卷十二页云:诸有此见:造教造煮教煮害教害,杀诸众生,不与取,欲邪行,知而妄语,故饮诸酒,穿墙解结,尽取所有,守厄断道,害村害城,害国生命,..

众生胜类

【众生胜类】 p0980法蕴足论一卷八页云:且辩众生胜类差别:谓诸异生、说名众生;世尊弟子、说名胜类。又诸有情、有贪瞋痴;说名众生。若诸有情、离贪瞋痴;说名胜类。又诸有情、有爱有取;说名..

众生胜类

【众生胜类】 p0980法蕴足论一卷八页云:且辩众生胜类差别:谓诸异生、说名众生;世尊弟子、说名胜类。又诸有情、有贪瞋痴;说名众生。若诸有情、离贪瞋痴;说名胜类。又诸有情、有爱有取;说名..

无相行

【无相行】 p1055显扬二卷十七页云:无相行者:谓即于诸行中,众生无我性可得;及诸相中,世俗分别法无性可得;及于灭中灭静妙离行。又云:缘智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行。..

无相行

【无相行】 p1055显扬二卷十七页云:无相行者:谓即于诸行中,众生无我性可得;及诸相中,世俗分别法无性可得;及于灭中灭静妙离行。又云:缘智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行。..
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昌臻法师)

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昌臻法师)

释昌臻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了生死,证菩提,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但是,由于时节因缘不同,众生根机各异。如同治病,心须对症用药,方能获得疗效。从这个意义讲,当前提倡修习净业,更具有适..

唯法无众生而有杀罪

【唯法无众生而有杀罪】 p1009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八卷十六页云:问惟法无众生,云何而有杀罪?尊者世友说曰:如虽无众生,而有众生想;如是虽无众生,而有杀罪。复次此蕴界处,能起我想有情想命者..

唯法无众生而有杀罪

【唯法无众生而有杀罪】 p1009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八卷十六页云:问惟法无众生,云何而有杀罪?尊者世友说曰:如虽无众生,而有众生想;如是虽无众生,而有杀罪。复次此蕴界处,能起我想有情想命者..

唯识真如作意

【唯识真如作意】 p1008显扬三卷九页云:三唯识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所依,思惟诸法唯识之性。既思惟已;如实了知唯心染故众生染,唯心净故众生净。..

唯识真如作意

【唯识真如作意】 p1008显扬三卷九页云:三唯识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所依,思惟诸法唯识之性。既思惟已;如实了知唯心染故众生染,唯心净故众生净。..

众生所爱所乐所喜所悦

【众生所爱所乐所喜所悦】 p0982集异门论十卷十页云:众生所爱众生所乐众生所憙众生所悦者:谓所发语、令多有情、爱乐憙悦。是名众生所爱乃至所悦。..

众生所爱所乐所喜所悦

【众生所爱所乐所喜所悦】 p0982集异门论十卷十页云:众生所爱众生所乐众生所憙众生所悦者:谓所发语、令多有情、爱乐憙悦。是名众生所爱乃至所悦。..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