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曼荼罗

指密教用于修法之金刚界、胎藏界两曼荼罗。又作两部曼荼罗、两界曼陀罗。略称两界。密教以一念一尘之无尽法界乃金刚界、胎藏界两曼荼罗所示,天台宗、华严宗则以之为唯说其理,而未显示其实体者..

抑止门

抑止,压制之意;门,法门、教法。即指佛为抑止众生为恶,故暂将其慈悲心隐藏不显,而说凡作恶者不得往生之教法。无量寿经卷上载,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谓,犯五逆及诽谤正法者不得往生..

抑止门

抑止,压制之意;门,法门、教法。即指佛为抑止众生为恶,故暂将其慈悲心隐藏不显,而说凡作恶者不得往生之教法。无量寿经卷上载,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谓,犯五逆及诽谤正法者不得往生..

扶惑润生

谓菩萨为济度众生,故不断烦恼,反由烦恼之扶助而于三界利益众生。乃大悲阐提之行。 p2947

扶惑润生

谓菩萨为济度众生,故不断烦恼,反由烦恼之扶助而于三界利益众生。乃大悲阐提之行。 p2947

扶习润生

又作誓扶习生。为天台宗显示三乘通教第十地中之第九地菩萨修相之语。通教菩萨为成佛之故,必利益三界之众生而修利他行,然既已于第七地断除见思二惑,故不再生于三界,是以必须立誓,凭其愿力扶..

扶习润生

又作誓扶习生。为天台宗显示三乘通教第十地中之第九地菩萨修相之语。通教菩萨为成佛之故,必利益三界之众生而修利他行,然既已于第七地断除见思二惑,故不再生于三界,是以必须立誓,凭其愿力扶..

我空

梵语ātma-?ūnyatā。了知我体乃五蕴之假和合者,称为我空。又作人空、生空、假名空、人无我、众生无我。系二空之一。凡夫于五蕴法强立主宰,称为我执;若推求色、受、想、行、识等五法,皆无..

我空

梵语ātma-?ūnyatā。了知我体乃五蕴之假和合者,称为我空。又作人空、生空、假名空、人无我、众生无我。系二空之一。凡夫于五蕴法强立主宰,称为我执;若推求色、受、想、行、识等五法,皆无..

汾阳五门句

为比喻五种佛道修行阶段之五句,乃宋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所施设。五句即:(一)入门句,谓初入佛道,犹如独在异乡邂逅知己,不胜喜悦;但学人却不可停滞于此阶段而懈怠修行。(二)门里句,谓既入..

汾阳五门句

为比喻五种佛道修行阶段之五句,乃宋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所施设。五句即:(一)入门句,谓初入佛道,犹如独在异乡邂逅知己,不胜喜悦;但学人却不可停滞于此阶段而懈怠修行。(二)门里句,谓既入..

决定性

“不定性”、“无性”之对称。众生所具五种天性中之菩萨定性、缘觉定性、声闻定性等三性,决定成佛果、辟支佛果、阿罗汉果,故称决定性。(参阅“五姓”1107) p2969 ..

决定性

“不定性”、“无性”之对称。众生所具五种天性中之菩萨定性、缘觉定性、声闻定性等三性,决定成佛果、辟支佛果、阿罗汉果,故称决定性。(参阅“五姓”1107) p2969 ..

身形无间地狱

五种无间地狱之第五无间狱。又作形无间地狱。五无间地狱系属八大地狱中之阿鼻地狱。无间,即无间隙之意。地狱之广有八万四千由旬,狱中众生之身形亦有八万四千由旬,故众生身形填满地狱之空间,..

身形无间地狱

五种无间地狱之第五无间狱。又作形无间地狱。五无间地狱系属八大地狱中之阿鼻地狱。无间,即无间隙之意。地狱之广有八万四千由旬,狱中众生之身形亦有八万四千由旬,故众生身形填满地狱之空间,..

见浊

梵语drsti-kasāya。五浊之一。指末世时,众生执住于诸恶见,而浊乱世间。如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见等。其体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菩萨地持经卷七以今世若法坏法灭之后..

见浊

梵语drsti-kasāya。五浊之一。指末世时,众生执住于诸恶见,而浊乱世间。如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见等。其体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菩萨地持经卷七以今世若法坏法灭之后..

见行

众生二种根性之一。指不随他人教语,任由己意而行者。反之,随顺他人教语而行者,称为爱行。众生机品虽有万差之别,大抵不过此二类。又“行”乃有为法之总名,特取以为烦恼之别称,举凡身见等五..

见行

众生二种根性之一。指不随他人教语,任由己意而行者。反之,随顺他人教语而行者,称为爱行。众生机品虽有万差之别,大抵不过此二类。又“行”乃有为法之总名,特取以为烦恼之别称,举凡身见等五..

初禅天

为色界四禅天之一。乃修初禅定之人命终后所生之处,或指居于此天之众生。以此天之众生已远离欲界之恶法,而生起喜、乐之感受,故此天又称为“离生喜乐地”。据俱舍论卷八、卷二十八、顺正理论卷..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