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这样才是老实念佛

宣化上人:这样才是老实念佛

我们很不幸生在这个魔强法弱、去佛甚远的末法时代,可是在不幸之中又幸遇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既省钱,又不费精神,很容易而且方便,因为念佛就能成佛。为什么念佛会成佛呢?这是因为藉著阿弥陀佛在无..
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大安法师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演莲法师记得数年前,到马来西亚某地弘法,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信徒们对听经闻法远不如参加办法会做法事那么争先恐后、兴致勃勃。大概信徒们认为想灭罪求福、消灾延寿、超度祖先,就得前往参加法..
歧路指归八 念佛人临终的准备

歧路指归八 念佛人临终的准备

【问】照上面所说的念佛方法好好念去,等到寿终以后,一定生到西方去,没有别的问题吗?【答】修行的人,临死的时候,格外的要紧,应该预先作一个准备才好。【问】怎么好好的人,忽然预先准备起死时的事..
一切忏法念佛最胜

一切忏法念佛最胜

◎ 大 安 我们造作的无量无边的恶业要忏除,靠其他的忏法,效果都不是很好。无论是事忏、理忏、作法忏,忏法很多,但是一切忏法当中最殊胜的忏法就是念佛,至心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
达真堪布:怎样念佛才如法?

达真堪布:怎样念佛才如法?

达真堪布:怎样念佛才如法?很多人还认为自己在修净土宗,随便念一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愚痴!念佛也离不开戒定慧三学。 戒学。若是一点佛理都不懂,怎么受戒啊?..
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

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

毛凌云居士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亲切,念佛则是净念,换一个清净念,以治向来染浊之念。并令一心念之,又是以纯一之念,治向来杂乱..
念佛能消业障

念佛能消业障

圆瑛业障乃三障之一,依惑障而造业障,由业障而受报障,你我各轮回六道,具足三障,若得宿业消除,新业不作,则果报自可不受,我佛教人念佛,即是改往修来之法,于一句弥陀名号,专心系念不辍,..
不可思议,这个念佛方法妙啊!

不可思议,这个念佛方法妙啊!

1.只要能够念念不离弥陀,真闭关啊,不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地方啊,是要把妄想杂念把它关到外面去,决定它不能干扰我,我念念就一句阿弥陀佛,白天也念,晚上也念,一切时一切处什么妨碍都没有。2...
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

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

马契西记念佛法门,其大无外。至圆至顿,至简至易。但须明白其所以然。苟明其理,生信发愿,无不得益。否则随别种境界所转,不生真信切愿。虽有念佛工夫,亦不能得佛之利益。佛说法门,均须仗自力往生,..
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全部变成自己功德

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全部变成自己功德

道证法师持名功夫之深浅,看各人对这一句佛号的体认--念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我们曾经讲过很多次,持名深浅,看各人对这一句佛号的体认。佛的能力是连等觉菩萨都不能知道一..
成就念佛法门的资粮三福业

成就念佛法门的资粮三福业

惟贤法师《无量寿经》讲的三福业是念佛的资粮,就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上的助行。阿弥陀佛在往昔因中发四十八愿,修三福业,这三福业与现实是相结合的。念佛人修行,除了念佛以外,还要结合现实、结..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大安法师印祖常常说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四句话,是对我们行为的一种规范。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敦,是行持,伦,是伦..
念佛心归

念佛心归

念佛心归◎ 印 光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 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故经中屡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此大觉世尊最切要之开示..
参禅念佛礼拜诵经,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参禅念佛礼拜诵经,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虚云老和尚《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
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道证法师满天霁月光风,尽入一方水中;如来无量功德,尽入一念心中。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我心..
示念佛切要

示念佛切要

示念佛切要◎ 憨 山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念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念?若念佛的心,断不得生死根株..
念佛的几种心态

念佛的几种心态

念佛的几种心态◎ 大 安我们开始念佛,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念佛?我们常常讲发心,要发什么样的心?一个念佛人要发四种心:第一是惭愧心,第二是欣庆心,第三是悲痛心,第四是感恩心。怎么叫惭..
诵经念佛应该注意的五个原则

诵经念佛应该注意的五个原则

倓虚法师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异。皆由浅而深,取其最易者,莫若诵经念佛。念至功夫纯熟,心中自然清净。平日应注意者:(1)即佛之戒律须守..
今心念佛乐无穷

今心念佛乐无穷

今心念佛乐无穷妙莲老和尚要想转凡成圣、满菩提愿,还得大家老实念佛。如何念法?普通皆知有四法,所谓:实相、观想、观像、持名。实相无相,末世凡夫根基陋劣,尚无般若慧念实相佛;至于观想、..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