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藏

(一)譬喻佛之说法。佛法大海无美丑之别,亦不论有情、非情,一切尽包容其中,故以海藏喻之。[八十华严经入法界品] (二)唐代僧。生平不详。据续高僧传卷二十一觉朗传载,师识信坚正,宗仰律学..

涅槃经义疏

凡十五卷。隋代昙延(516~588)撰。唐代道宣(596~667)谓本书之内容优于净影寺慧远所撰之涅槃经义记,惜本书早已散逸。昙延十六岁时,因听僧妙讲涅槃,深有所悟,立志出家。其后,博闻华严经..

涅槃经义疏

凡十五卷。隋代昙延(516~588)撰。唐代道宣(596~667)谓本书之内容优于净影寺慧远所撰之涅槃经义记,惜本书早已散逸。昙延十六岁时,因听僧妙讲涅槃,深有所悟,立志出家。其后,博闻华严经..

涅槃佛

华严经十佛之一。又作涅槃像。佛之应身,化缘既毕,乃示现灭度之相者。 p4151

涅槃佛

华严经十佛之一。又作涅槃像。佛之应身,化缘既毕,乃示现灭度之相者。 p4151

涅槃分

指涅槃之分位,亦即得涅槃之因。分乃“全”、“满”之对称。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谓,凡夫之人虽有烦恼,亦得往生彼净土,则三界之系业毕竟不牵,即是不断烦恼而得涅槃分。解释涅槃分之义有三种:..

涅槃分

指涅槃之分位,亦即得涅槃之因。分乃“全”、“满”之对称。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谓,凡夫之人虽有烦恼,亦得往生彼净土,则三界之系业毕竟不牵,即是不断烦恼而得涅槃分。解释涅槃分之义有三种:..

真法

(术语)真如实相之法也。华严经十六曰:正觉远离数,此是佛真法。临济录曰:真佛无形,真法无相。教行信证行卷曰:至理真法,一如化物利人。..

真法

(术语)真如实相之法也。华严经十六曰:正觉远离数,此是佛真法。临济录曰:真佛无形,真法无相。教行信证行卷曰:至理真法,一如化物利人。..

鬼魅

(杂语)灵鬼之害人者。华严经六十五曰:风痫消瘦,鬼魅所著,如是诸有一切诸病。

鬼魅

(杂语)灵鬼之害人者。华严经六十五曰:风痫消瘦,鬼魅所著,如是诸有一切诸病。

乌窠禅师

(人名)乌窠道林禅师,姓潘,名香光,富阳人也。九岁出家。二十一,于荆州果愿寺受具。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处,学华严经起信论。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代宗诏国一禅师至阙下。师谒之,发..

乌窠禅师

(人名)乌窠道林禅师,姓潘,名香光,富阳人也。九岁出家。二十一,于荆州果愿寺受具。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处,学华严经起信论。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代宗诏国一禅师至阙下。师谒之,发..

堙罗那

(植物)Airāvaṇa,又作伊罗钵多罗,伊罗钵那,伊罗婆拏,黳罗叶,医罗叶,伊兰等。元为草名。以名天帝之象。华严疏钞四十三曰:伊罗钵那,此云香叶,常居第一金山之胁。可洪音义三曰:翳罗,..

堙罗那

(植物)Airāvaṇa,又作伊罗钵多罗,伊罗钵那,伊罗婆拏,黳罗叶,医罗叶,伊兰等。元为草名。以名天帝之象。华严疏钞四十三曰:伊罗钵那,此云香叶,常居第一金山之胁。可洪音义三曰:翳罗,..

象王

(杂语)象中之王。以譬佛者。涅槃经二十三曰: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尽其底。大象王谓诸佛也。法苑珠林曰:佛有八十种好相,进止如像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师子王。华严经曰:象王行处落花红。..

象王

(杂语)象中之王。以譬佛者。涅槃经二十三曰: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尽其底。大象王谓诸佛也。法苑珠林曰:佛有八十种好相,进止如像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师子王。华严经曰:象王行处落花红。..

众生界尽

(杂语)令一切众生界尽成佛也。华严经十地品曰:佛子!此大愿以十尽句而得成就。所谓众生界尽、世界尽、虚空界尽、法界尽、涅槃界尽、佛出现界尽、如来智界尽、心所缘界尽、佛智所入境界尽、世..

众生界尽

(杂语)令一切众生界尽成佛也。华严经十地品曰:佛子!此大愿以十尽句而得成就。所谓众生界尽、世界尽、虚空界尽、法界尽、涅槃界尽、佛出现界尽、如来智界尽、心所缘界尽、佛智所入境界尽、世..

义湘

(人名)新罗人。唐总章二年,游中国,至长安终南山,随智俨,学华严经。时吉藏亦同学。交游研钻,深入玄微。归国阐扬华严一乘之宗风。年寿并缺。著有一乘法界图等。为海东华严之初祖。..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