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首法师法藏《佛祖历代通载》

贤首法师法藏。于东都佛授记寺讲新华严经。至华藏世界感大地震动。逾时乃息。即日召对长生殿。问帝网十重玄门海印三昧参合六相总别同异成坏之义。藏敷宣有绪玄旨通贯。则天骤闻茫然惊异。伸请再..

长者李通玄《佛祖统纪》

长者李通玄。唐开元七年。用新译华严经造释论四十卷。其立论以十处十会盛谈法界。与藏师疏旨不同。又以教主请主等十别对胜法华。而不知法华是开权显实之谈。不识华严是兼别说圆之典。故多为吾宗..

法师法藏《佛祖统纪》

法师法藏。其祖康居国(在葱岭铁门北境居音渠)人来居长安。藏年十六。诣四明阿育王舍利塔。炼一指誓学华严。则天朝为沙弥。策名宫禁。通天元年诏于太原寺开华严宗旨。感白光昱然自口而出须臾成盖..

善本《佛祖统纪》

善本。试华严经得度。自净慈诏住法云。赐号大通。后归杭州象坞专修净业。有僧定中见方丈弥陀佛示金色身。一日告门人曰。止有三日在。至期趺坐面西而化 。..

法师十德

(名数)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修行一切功德之愿行,为大法师,能守护如来之法藏,以无量之善巧智慧辩才能为大众演说法,使诸众生得大安乐。具此十德名为法师:一、善知法义,菩萨无..

十种智明

(名数)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菩萨以十种善巧之智明,明了通达一切众生之境界,以教化调伏,使出生死之苦海,而已成正觉也,此有二种:一、华严经十明品所说:一、善知他心智明,二、无碍天眼智..

十种依果

(名数)菩萨依菩萨乘而修行,其所得之功德有十种,谓为十种之依果:一、菩提心依果,究竟不忘失大乘,故名。二、善知识依果,随顺和合,故名。三、善根依果,长养诸善根,故名。四、诸波罗蜜依..

十万普贤

(杂名)谓为十万之普贤菩萨。普贤者,华严经中慈悲门之菩萨也。

入法界品

(经名)华严经之末品说善财童子证入法界理之始末也。

郁郁黄花

(杂语)秦道生法师之语。言草木尽具佛性,而述一真法界之理。祖庭事苑五曰:道生法师说:无情亦有佛性。乃云: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中略)禅客问南阳国师,青青翠竹尽是..

十种三世

(名数)一、过去世说过去世。二、过去世说未来世。三、过去世说现在世。四、未来世说过去世。五、未来世说现在世。六、未来世说无尽(于未来说未来亦曰未来无尽)。七、现在世说过去世。八、现..

十受生藏

(名数)受生者,即生于如来之家也。藏即含藏之义,含藏所修所证之理也。善财童子在华严会上,第三十九参妙德夜神,问言云何修菩萨行,生于如来家?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受生藏,若能修习圆满,..

华严释经十门

(名数)释华严经自十方面者: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品会,八传译感通,九总释经题,十别释文义。出华严大疏一。..

十地寄报

(术语)谓十地之菩萨,假诸天王之形守护正法也。出于华严经三十四。

十地品

(经名)华严经之品名。六十华严第二十二品,八十华严第二十六品,详说十地菩萨之修业。

十四神九王

(名数)华严经末会之初,文殊菩萨由善住楼阁出拜辞世尊时,随从之神王也。一、常随侍卫之诸金刚神,二、普为众生供养诸佛之诸身众神,三、久发坚誓愿常随从之诸足行神,四、乐闻妙法之主地神,..

九会说

(杂语)佛说华严经,依旧译六十卷经,则为七处八会,依新译八十卷经则为七处九会也。

九会

(术语)九番之法会。华严经之法会说。金刚界之九会曼陀罗等。

八万四

(杂语)八万四千之略名。华严经三十五曰:或说八万四,乃至无量行。同四十四曰:为发大悲心,具说八万四。般舟赞曰:门门不同八万四。..

一道

(术语)一实之道也。六十华严经六曰: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八十华严经十三曰: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涅槃经十三曰:实谛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大日经疏十七曰:一道者即是一切..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