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神九王

佛说华严经时,文殊师利菩萨从善住楼阁出,拜辞佛陀,往南方游行人间;时与文殊菩萨同行者有十四神及九王。其中,十四神系指:(一)常随侍卫之诸金刚神,(二)普为众生供养诸佛之诸身众神,(三)久..

十世界

(一)为旧华严经卷五十六所揭示,别存于三千界外,初地以上菩萨境界之十种世界。又作十重世界。即:(一)世界性,同类之义。(二)世界海,色类多、深广之义。(三)世界轮,齐用之义。(四)世界圆满,..

十发趣心

指地前菩萨为趣入大乘所发之十种心。略称十发趣。即:(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道昉之梵网经合注卷一,将此十心..

十无碍用

如相回向位菩萨具有之十种自在无碍之力用。即:(一)众生无碍用,(二)国土无碍用,(三)法无碍用,(四)身无碍用,(五)愿无碍用,(六)境界无碍用,(七)智无碍用,(八)神通无碍用,(九)神力无碍用,..

十无碍

(一)为华严经卢舍那佛品所说华藏庄严世界海所具足之十种无碍。即:(一)情事无碍,谓应情显现,事超情外。(二)理事无碍,谓全同真性而刹相宛然。(三)相入无碍,谓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

十益

又作闻经十益。据华严经疏卷一载,听闻华严经有十种益,即:(一)见闻益,谓见闻如来常说遍说此大经,佛佛道同,法应如是,令诸众生入佛境界,成见闻益。(二)发心益,谓闻如来说本因中大愿大行,..

十海

(一)乃指佛陀开悟之十种境界。其境广大无边而难以量度,故以海譬喻。据旧译华严经卷二卢舍那佛品所载,即:(一)世界海,为佛陀教化之场所。(二)众生海,教化对象之众生。(三)法界方便海,此法界..

十门释经

唐代澄观着华严经疏,先总启十种义门,悬谈一经之大意,使知教法之兴起,有所自来,称为十门释经。即:(一)教起因缘,即明此经教法兴起之因缘。谓如来以清净智眼,了知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

十宗

乃华严宗对佛教教义之分类批判。通常与五教合称五教十宗;五教系自教上分类,十宗则自理上分类。依华严五教章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一所载,十宗即:(一)我法俱有宗,此宗主张主观之我与客观之事..

十住经

梵名Da?abhūmika。凡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册。系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即七处八会中之第六他化自在天会之部分。本经乃金刚藏菩萨承佛威神力,为解脱月菩萨宣说菩萨修行之位次十..

十住毗婆沙论

梵名Da?abhūmika-vibhāsā-?āstra。凡十七卷。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略称十住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系要约华严经十地品(十地经)经文之大意所作之诠释。汉译本中,罗什将十..

八觉

又作八种恶觉、八不善觉。谓众生所生之八种恶念,即欲、瞋、害、亲里、国土、不死、族姓、轻侮。觉者,新译作“寻思”,犹言念。(一)欲觉,贪欲之念。(二)瞋觉,瞋恚之念。(三)害觉,又称恼觉,..

人法二空

即人空、法空。又称我法二空、生法二空。无人我之执,以身为五蕴假和合,实无常一主宰之我体,称为人空,观此真理,则称人空观。无我法之执,以色等诸法亦归于空而无实性,称为法空。一般而言,..

二请

言请与念请。据华严经疏卷一载,二请即:(一)言请,谓以言说而请问。即华严第一会三昧品中,普贤菩萨以言重请下之三品(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毗卢遮那品)。(二)念请,谓不假言说,唯以念想..

二种显示

指言显示、使修行显示。显,即显露;示,即晓示。据华严经疏卷一载,众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然以相变体殊,情生智隔,不能显发,故谈华严大经,令其知心合体,智显情亡,故有二种显示。即..

二种数

指数量数、色心有为数。据华严经疏卷五载:(一)数量数,即一、多之数量。谓由一、多之数,而能安立一切诸法。(二)色心有为数,色,指色身;心,即所起之心。二者皆有生灭,故称有为。此色心二法..

二种广利

指利今、利后。华严经疏卷一谓:(一)佛陀在世时,当机之众,闻法悟道,获得大利益,此称利今。(二)佛陀示寂之后,一切众生亦得闻经受法,修行悟道,获得大利益,此称利后。 p238 ..

二种无碍

据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载,菩萨有二种无碍,即:(一)智慧于境无碍,境,即法界之理。指菩萨以平等智,证于法界之理,理事融通,无有障碍。(二)神通作用无碍,指菩萨由内心证于法界之理,故能以种种..

二种非器

指二种不能听闻华严经之根器。据华严经疏卷三载,佛说华严经时,有二种非其根器:(一)二乘非器,指一切声闻、缘觉二乘根器狭劣,不能听闻此经,故虽在座,如聋如瞽。(二)众生非器,指一切邪见众..

二种法身

于佛、菩萨之法身所立之理法身、智法身二种;在诸经论中,其种类及名称有下列数种:(一)据华严经疏卷十、金光明经所举之二种:(一)理法身,理即性德;谓本觉之理性,性净明体,本来离念,等同虚..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