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道教

谓顺应法性平等之道理所说之法,而非针对众生之根机所说的善巧权实之法,称为平道教。为唐初印法师或敏法师所立二教之一。又称平等道教。为“屈曲教”之对称。例如卢舍那佛所说之华严经,即为顺..

平等大悲

指佛、菩萨之平等慈悲。即以普遍、平等无差别之悲心怜愍一切众生,称为平等大悲。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三十(大三五·七二五上):“谓方便偏多,故虽善修空无相,而慈悲不舍众生,故云平等大悲。..

外道十一宗

统摄印度古代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涅槃经卷十等,分印度古代之外道为九十五种,华严四祖澄观则将九十五种归纳为十一宗。今依其所撰之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三略述如下:(一)数论师,计从冥而生..

外外道

诸经论中,将各种外道大别为两大类,一为外外道,一为内外道。外外道即泛指佛法以外之各种教说、学派,与广义之“外道”同义。如印度数论、胜论等六派哲学,或富兰那迦叶、尼犍陀若提子等六师外..
华严经-总

华严经-总

华严经华严经,分为八部: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诏制译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天册金轮圣神皇帝 制华严经 一部分:01之10华严经 二部分:11之20华严经 三部分:21之30华严..

四师

华严宗以李通玄、子璇、净源、义和等为四师。李通玄于唐代开元七年(719),着新华严经论四十卷,宗运一时大振。至宋代,长水子璇以华严、楞严等经授徒,令华严宗再度兴盛,着首楞严义疏注经二..

四家大乘

又作四个大乘。指华严、天台、真言、禅等四宗。为大乘诸宗中之主要四宗。略称华、台、密、禅。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依归,天台宗系天台智顗依法华经而立者,真言宗(密宗)依大日如来之真言秘密立教..

四种华严

天台宗将华严经分为前分华严、后分华严、尽未来际华严、法界华严四种。(一)前分华严,又作初顿华严、寂场华严、三七日华严。谓佛陀成道后三七日间于寂灭道场菩提树下,对法身之大士所顿说之华严..

四种念佛

念佛(梵budhānusmrti),即忆念佛之意,又转为观念佛之相好或唱念佛之名号。据宗密之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举出四种念佛之法:(一)称名念佛,谓专心称念佛之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

四心

(一)指肉团心、缘虑心、集起心、坚实心等四种心。此说初见于宗密之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其后子璇之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一、师会之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卷上等皆承其说,至华严宗则人人多沿用此说..

四分律戒本疏

凡二卷。唐代定宾着。又称四分比丘戒本疏、四分戒本疏、戒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为注释四分律比丘戒本之书。定宾属唐代四分律法砺系统之相部宗,故本书多处驳斥南山律师道宣之说,且戒名与道..

五乐

(一)指出家乐、远离乐、寂静乐、菩提乐、涅槃乐等五乐。即:(一)出家乐,谓世人多业惑、烦恼,若出家办道,则永断苦痛。(二)远离乐,即初禅之乐。谓初禅能远离欲界之爱染烦恼,得觉观禅定而生喜..

四法界观

又作四法界观门。华严宗以“一真法界”总赅万有,欲入此无尽法界,有四种次第:(一)事法界观,观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华严宗三祖法藏之华严经旨归乃撮为教义、理事、境智、行..

四法

(一)指三宝中之法宝。有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四种,故又称四法宝。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等所举:(一)教法,三世诸佛之言教。(二)理法,教法所诠释之义理。(三)行法,..

北宗五方便门

与“观心”之说同为北宗禅思想之骨干。略称五方便、五方便门。出自于敦煌出土之大乘无生方便门,该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五方便即指:(一)总彰佛体离念门,即依大乘起信论之说而彰显佛体,远..

北山录

凡十卷。唐代梓州慧义寺沙门神清撰,北宋慧宝注。又称北山语录、参玄语录、北山参玄语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因慧义寺位于城北长平山之阳,故称“北山”;该书博综儒、释、道三教玄旨而为著..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一章 华严经的传译 第二节 八十《华严》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一章 华严经的传译 第二节 八十《华严》

第二节八十《华严》唐武则天,笃信佛法,知道晋译华严不全,听说于阗有梵本,就派人去取经,并聘请翻译的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喜学)是于阗国的一位知名的学者,他智度宏旷,利物为心。对大小乘经论,外道..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一章 华严经的传译 第三节 四十《华严》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一章 华严经的传译 第三节 四十《华严》

第三节四十《华严》般若(智慧)三藏,罽宾国人,身材魁伟,戒律情严,唐德宗时,来游我国,居京师,充义学沙门。德宗贞元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南天竺乌茶国师子王,派使来朝进贡致贺,上表云:“南天竺乌茶..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十五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十五卷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十五卷◎南亭法师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疏说:守王正法,始曰大臣。1大臣,如宰相尚书之流,皆辅佐国王而理国事者。倘卖官鬻爵,欺君枉法,则非大臣而..

器界说

(杂语)如来以不思议之神力,能使草木国土说法。如华严经之菩提树等能作佛事,极乐之树林说妙法。五类说法之一。见三藏法数二十。..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